一种带雨水收集池的城市交通换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1165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雨水收集池的城市交通换乘系统,包括高架桥,所述高架桥包括一段主桥道和两段分别连接在主桥道的两端的通向地面的坡道,所述主桥道上具有左行车道和右行车道,所述主桥道上左行车道和右行车道之间的区域用作停车场;所述换乘室的下方设有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封闭式池体,所述封闭式池体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封闭式池体的上部还连接有溢水管、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溢水管均与市政雨水管相连通,所述房屋的屋顶设有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停车问题、方便换乘,可自收集雨水用于浇灌高架桥上的绿化植物以及清洗车辆和路面,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空气环境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雨水收集池的城市交通换乘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逐渐增大、汽车数量逐渐增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峻,而且越是接近城市中心,拥堵问题越严重,但是另一方面,城市中心的公共交通系统其实已经非常发达,完全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如果从城市周边或更远区域驾车进入市内的人员在即将进入城市中心时,能够换乘公共交通系统,或改选骑行、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则可以大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空气环境,对城市的经济、环境、文化等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城市的停车地点很少,而且公交车候车站台、地铁站站台等公共交通系统的枢转点是不能停放汽车的,因此在换乘时,汽车没有停放地点,导致上述措施不能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停车问题、方便换乘,可自收集雨水用于浇灌高架桥上的绿化植物以及清洗车辆和路面,不需要对已有交通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可直接在已有交通系统基础上实施的带雨水收集池的城市交通换乘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雨水收集池的城市交通换乘系统,包括高架桥,所述高架桥包括一段主桥道和两段分别连接在主桥道的两端的通向地面的坡道,所述坡道上具有上行车道和下行车道,所述主桥道上具有左行车道和右行车道,且左行车道和右行车道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所述主桥道上左行车道和右行车道之间的区域用作停车场,所述坡道上靠近主桥道的一端具有车辆调转区域,所述停车场内划分出有换乘区域,换乘区域建有房屋,换乘区域的下方设有换乘室,换乘区域内开有通向换乘室的第一入口,第一入口处设有通向换乘室地面的第一梯子;所述换乘室的下方设有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封闭式池体,所述封闭式池体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封闭式池体的上部还连接有溢水管、下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溢水管均与市政雨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由一根主管和两根以上的从主管分出的支管构成,其中主管与市政雨水管相连通,两根以上的支管与封闭式池体相连通,所述房屋的屋顶设有水箱,用于储存经排水管抽出的封闭式池体内的雨水。进一步的,所述高架桥架设在公交车道上,公交车道上具有公交候车站台,公交车道之下设有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所述换乘室分隔成两层,换乘室的上层地面开有通向换乘室的下层的第二入口,第二入口处设有通向换乘室的下层地面的第二梯子,所述第一入口通向换乘室的上层,所述第一梯子通向换乘室的上层地面,换乘室的上层位于地面以上并通向公交候车站台,换乘室的下层位于地面以下并通向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式池体的池壁与换乘室的墙壁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式池体的侧壁内表面设有过滤池,所述进水管的两根以上的支管通向过滤池的底部,过滤池的顶部敞开,过滤池内填充有过滤体,从两根以上的支管流出的雨水从过滤池的底部进入,然后从过滤池的顶部溢出并流入封闭式池体内。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式池体的顶部具有突出的人孔,所述人孔包括由封闭式池体的顶壁向上伸出的人孔侧壁和固定在人孔侧壁的顶部的顶盖,所述顶盖上开有第三入口,所述人孔伸入换乘室内,所述人孔位于过滤池的上方,过滤池的顶部伸入人孔内,且过滤池的顶壁与人孔的顶盖之间设有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不需要对已有交通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可直接在已有交通系统基础上实施,简单易行,比如将高架桥直接架设在公交车道上,可以方便换乘公交车,将高架桥直接架设在地铁站上,可以方便换乘地铁,最重要的是高架桥上划出一片区域用作停车场,可以有效解决换乘时的停车问题;另外,设置的雨水收集池不仅可以收集雨水,而且能够缓解城市排涝压力,在水量过多的情况下,设置的溢水管可以将多余的雨水重新引回市政雨水管,避免造成水压过大,两根以上的支管则能够减小进水压力,待封闭式池体内充满雨水时,通过泵将雨水抽至水箱,可以方便地利用雨水浇灌高架桥上的绿化植物以及清洗车辆和路面,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空气环境具有非常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a至图1b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a至图2b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雨水收集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雨水收集池的剖面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封闭式池体、11进水管、111主管、112支管、12溢水管、13排水管、14人孔、141人孔侧壁、142顶盖、143第三入口、15滤池、16滤网、2市政雨水管、41主桥道、411左行车道、412右行车道、413停车场、414换乘区域、42坡道、421车辆调转区域、51房屋、52换乘室、53第一入口、54第一梯子、55第二入口、56第二梯子、6公交候车站台、7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水箱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a、图1b、图2a和图2b。其中,图1b和图2b显示的是主桥道41的结构,图1a和图2a显示的是坡道42的结构,图1a的右端和图1b的左端是连接起来的,由于图纸尺寸所限,拆成两幅展示,图2a和图2b也是同样的情况。为简化起见,附图只展示了一段坡道42和大部分主桥道41,另一段坡道42和部分主桥道41的结构与已展示的结构相同,不做赘述。本技术的带雨水收集池的城市交通换乘系统,包括高架桥,所述高架桥包括一段主桥道41和两段分别连接在主桥道41的两端的通向地面的坡道42,所述坡道42上具有上行车道和下行车道,所述主桥道41上具有左行车道411和右行车道412,这里所述的“左”、“右”在不同的视角下会相互转换,且左行车道411和右行车道412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所述主桥道41上左行车道411和右行车道412之间的区域用作停车场413,所述坡道42上靠近主桥道41的一端具有车辆调转区域421,所述停车场413内划分出有换乘区域414,换乘区域414建有房屋51,换乘区域414的下方设有换乘室52,换乘区域414内开有通向换乘室52的第一入口53,第一入口53处设有通向换乘室52地面的第一梯子54;具体实施中,所述停车场413位于主桥道41的中轴线区域,所述换乘区域414位于停车场413的中部。所述车辆调转区域421的坡度不超过3%,坡度不超过3%,车辆在调转时更加容易控制,不易造成事故,更加安全。具体应用时,将高架桥架设在公共交通系统之上,或邻近公共交通系统,需要换乘的驾车人员可从坡道42的上行车道行驶到主桥道41上,然后即可将车辆停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雨水收集池的城市交通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架桥,所述高架桥包括一段主桥道(41)和两段分别连接在主桥道(41)的两端的通向地面的坡道(42),所述坡道(42)上具有上行车道和下行车道,所述主桥道(41)上具有左行车道(411)和右行车道(412),且左行车道(411)和右行车道(412)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所述主桥道(41)上左行车道(411)和右行车道(412)之间的区域用作停车场(413),所述坡道(42)上靠近主桥道(41)的一端具有车辆调转区域(421),所述停车场(413)内划分出有换乘区域(414),换乘区域(414)建有房屋(51),换乘区域(414)的下方设有换乘室(52),换乘区域(414)内开有通向换乘室(52)的第一入口(53),第一入口(53)处设有通向换乘室(52)地面的第一梯子(54);所述换乘室(52)的下方设有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封闭式池体(1),所述封闭式池体(1)上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封闭式池体(1)的上部还连接有溢水管(12)、下部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进水管(11)和溢水管(12)均与市政雨水管(2)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1)由一根主管(111)和两根以上的从主管(111)分出的支管(112)构成,其中主管(111)与市政雨水管(2)相连通,两根以上的支管(112)与封闭式池体(1)相连通,所述房屋(51)的屋顶设有水箱(8),用于储存经排水管(13)抽出的封闭式池体(1)内的雨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雨水收集池的城市交通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架桥,所述高架桥包
括一段主桥道(41)和两段分别连接在主桥道(41)的两端的通向地面的坡道(42),所
述坡道(42)上具有上行车道和下行车道,所述主桥道(41)上具有左行车道(411)和
右行车道(412),且左行车道(411)和右行车道(412)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所述主桥道
(41)上左行车道(411)和右行车道(412)之间的区域用作停车场(413),所述坡道(42)
上靠近主桥道(41)的一端具有车辆调转区域(421),所述停车场(413)内划分出有换
乘区域(414),换乘区域(414)建有房屋(51),换乘区域(414)的下方设有换乘室(52),
换乘区域(414)内开有通向换乘室(52)的第一入口(53),第一入口(53)处设有通向
换乘室(52)地面的第一梯子(54);
所述换乘室(52)的下方设有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封闭式池体(1),所
述封闭式池体(1)上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封闭式池体(1)的上部还连接有溢水管
(12)、下部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进水管(11)和溢水管(12)均与市政雨水管(2)
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1)由一根主管(111)和两根以上的从主管(111)分出的支管(112)
构成,其中主管(111)与市政雨水管(2)相连通,两根以上的支管(112)与封闭式池
体(1)相连通,所述房屋(51)的屋顶设有水箱(8),用于储存经排水管(13)抽出的
封闭式池体(1)内的雨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雨水收集池的城市交通换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桥
架设在公交车道上,公交车道上具有公交候车站台(6),公交车道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大勇沈佳欣闫红新罗志中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