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土改良肥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0762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土改良肥料,包括如下成分按照重量比构成:颗粒剂0.2-1、腐殖酸全溶液体有机肥0.2-1、生物改良有机肥0.2-1;所述的颗粒剂包括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构成:粉煤灰0.2-0.85、硅藻土0.1-0.75、沸石0.05-0.7;所述的腐殖酸全溶液体有机肥包括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构成:0.1-0.9的蚯蚓原液和0.1-0.9的腐殖酸;所述的生物改良有机肥包括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构成:含霉培养基0.01-0.5、粉碎秸秆0.5-0.99,所述的含霉培养基为培养有极端耐碱嗜盐曲霉(Aspergillus sp.)的培养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盐碱土改良肥料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不影响或提高土壤通透性的情况下,形成防返盐碱犁底层结构,在隔盐、通气、透水的同时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且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实现用养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种±壤改良肥料,特别是设及一种盐碱±改良肥料。本专利技术还设及 上述肥料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阳00引盐碱±的概念: 盐碱±是盐±和碱±的总称,是指在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活动因素综合作用下, 盐类直接参与±壤形成过程,并W盐(碱)化过程为主导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盐化层或碱化 层,±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从而抑制作物正常生长的±壤,或称盐溃±。我国农民在 同盐碱化长期的斗争过程中,对盐碱±的特征有如下形象的总结:"盐随水来,盐随水去"、 "溃盐相随"、"小雨勾碱,大雨压盐","屯月八月地如筛,九月十月又上来"。其中,盐上是指 分布于溫带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均大于1,在盐生植被下形 成的,具有足W妨碍植物生长的可溶性盐分聚积层的±壤。±体、特别是表层(0~20厘 米)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0.6~2%或盐碱±更多),主要有Cl、S〇42、肥〇3、C〇32与化\ K\Ca2\Mg2+等离子,^在±壤中相互化合而形成的氯化钢(化C1)、硫酸钢(化2SO4)、氯化巧 (化Cl2)和氯化儀(MgClz)等中性盐类为主。一般在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地势低平、地 下水位高、矿化度大等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此外还有由古代积盐而成的残积 盐±。在盐±上仅能生长少数盐生和耐盐性强的植物,地表常见有盐霜、盐结皮或盐结壳, 其下是疏松的盐±混合层,再下为盐斑层。而碱±是指分布在溫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在草甸草原或草原植被下形成的,上体中含较多的苏打(NazCOs),使±壤呈强碱性(pH〉9), 钢饱和度在20%W上,并具有足W妨碍植物生长的被化+分散的胶体聚集的碱化淀积层的 ±壤。±体中盐分组成比较复杂,但普遍含有肥〇3和CO32,且与化+结合形成化2〔〇3和 Naffi:〇3,二者占碱±总盐量的50%W上。±壤吸收性复合体吸附一定数量的交换性钢(占代 换总量的15~20%或更高),通常处在高平的地形部位,地下水位较深。典型碱±的特征 是:表层多为灰色,呈片状或鱗片状结构,含盐量< 0. 5%,无定形二氧化娃相对富集;表层 之下为柱状或棱块状结构的碱化层,pH> 9,±粒高度分散,质地较为粘重,湿时泥巧,干时 板结坚硬;碱化层下为盐分积聚居,含盐量高。碱±与盐±的区别是:碱±含有较多的碱性 盐类(如苏打,NazCOs)而使±壤呈强碱性(9形9),盐±的盐分一般是中性盐类。 阳00引盐碱±的危害: 盐碱±的危害作用一般是指±壤中可溶性盐分过多,使±壤颗粒分散、通气性变差、质 地粘重,通透性、可耕性极差,并导致种子和作物根系吸收水分与养分困难,严重影响作物 的正常生育。具体来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植物从±壤中吸收水分, 主要是靠细胞的渗透压。盐碱化±壤溶液中易溶盐增加,增高±壤溶液的渗透压,细胞很难 吸收到水分,引起植物生理干旱,会导致叶片变厚,气孔孔径减小,营养失调和各种缺素症 等症状的发生。二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地的盐碱化,减少了地表植被,增大了蒸发量,造 成局部地区湿度下降和干旱的发生,形成干热风的危害,制约生态平衡的正常发展。 盐碱地的分布: 盐碱±是一种重要的广泛分布于地球陆地表面的±壤后备资源类型,盐碱化已成为世 界性问题,盐±和碱±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6 %,总计约8369Xl〇3km2,分布在世界各大 洲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西部。我国约有盐碱地750X103km2,其中盐 ± 735X103km2,约占8%,碱± 15X103km2,约占0. 16%,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干 旱、半干旱地区W及长江W北沿海地带,台湾省、海南省等岛蜗沿岸的滨海地区也有分布。 阳0化]盐碱±的治理与改良: 盐碱±的危害与治理由来已久,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欧美及己基斯坦、印度、埃及、W色列及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主要在盐害机理和植物耐盐机理方面做了比较突出的工作, 提出了原初盐害和次生盐害的理论,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植物耐盐机制。我国的 现代盐碱地改良利用工作起步较晚。在盐碱地治理上侧重水工措施,W排为主,重视灌概冲 洗。后来,发展出排水为基础,培肥为根本"的观点,目前W水利工程措施、农业耕作措 施和生物培肥措施相互结合,综合治理的方式为主要治理措施和体系。同时,也申请了不少 关于盐碱±治理方面的专利,如专利CN101481281B(2011. 11. 23)W腐植酸、沸石、酸性调 理剂(硫酸、盐酸、硝酸或憐酸)、粉煤灰、慷醒渣为改良剂,结合发酵鸡粪、粉碎賴杆和木酢 液在水稻插秩前施用,在降低±壤抑值的同时,提高CEC含量,形成防返碱準底层结构;专 利CN101012380A(2007. 8. 8)利用过憐酸巧、硫酸巧、透气材料和腐熟粗有机物的组合物作 为盐碱±的改良剂;专利CN1923949A(2007. 2. 7)W聚丙締酸(PAA)混合木酢液、植物激素 组合作为改良剂,考虑到在降低抑值的同时促进作物生长;专利CN1676570A(2005. 10. 5) W硫酸侣为主要成分,在春播前撒施,在降低±壤抑值时恢复±壤理化性质。 目前来看,治理盐碱±的措施和改良剂都是在较小范围内及±壤表层进行,在一 定程度上或一定时间内可W降低或减轻盐化或碱化的危害,但由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地区 中、重度苏打盐碱±所存在区域的地下水平衡与水溶性盐分的扩散平衡是AG<0,其盐分运 动造成返盐碱是自然存在且必然发生的过程;同时,已有的改良剂含有一定数量的非环保 产品,如慷醒渣、木酢液等,其生产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威胁。 因此,在进行盐碱±的治理时,不但要具有防返盐碱措施,而且应对生态环境友 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生物技 术降低表层±壤抑值、配合物理颗粒改良剂形成防返盐碱準底层,且在治理的同时进行± 壤培肥的盐碱±改良肥料。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肥料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碱±改良肥料,包括如下成分按照重量比构成:颗粒剂0. 2-1、腐殖酸全溶液体 有机肥0. 2-1、生物改良有机肥0. 2-1 ; 所述的颗粒剂包括W下成分按照重量比构成:粉煤灰0. 2-0. 85、娃藻± 0. 1-0. 75、沸 石0.05-0. 7;其中粉煤灰由于微细玻璃体状颗粒的物理特性,粘质±壤施入粉煤灰后,可 降低容重、增加孔隙度、提高地溫、缩小膨胀率,改善±壤水分物理性质,提高粘质±壤通气 透水能力,同时其化学组分含有多种植物可利用的营养成分,利于农作物增产,但考虑到粉 煤灰的制作工艺,使用时应注意其施用量的把控,防止改良±壤上的作物巧粒中重金属含 量超标;娃藻±内部W微米级空穴为主,由于其不规则多面体、坚硬状、轻质多孔颗粒的物 理特性,渗入±壤中易于吸(收)释(放)空气、水分和营养液,降低±壤密度,增加±壤 热容和含氧量,同时所富含的娃元素可促进植物和根系的健康生长;沸石内部W中孔结构 为主,微孔、中孔、大孔之间的匹配性好,比表面积大,毛细管效应明显,因此施入±壤后水 分向内部的渗透性增强; 所述的腐殖酸全溶液体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盐碱土改良肥料,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成分按照重量比构成:颗粒剂0.2‑1、腐殖酸全溶液体有机肥0.2‑1、生物改良有机肥0.2‑1;所述的颗粒剂包括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构成:粉煤灰0.2‑0.85、硅藻土0.1‑0.75、沸石0.05‑0.7;所述的腐殖酸全溶液体有机肥包括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构成: 0.1‑0.9的蚯蚓原液和0.1‑0.9的腐殖酸;所述的生物改良有机肥包括以下成分按照重量比构成:含霉培养基0.01‑0.5、粉碎秸秆0.5‑0.99,所述的含霉培养基为培养有极端耐碱嗜盐曲霉(Aspergillus sp.)的培养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洋朱家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谷金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