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0740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钻机,包括固定在支撑台上的油缸支撑座和钻杆支撑座,推进油缸的缸体与油缸支撑座铰接,推进油缸的活塞杆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与回转油缸壳体连接,回转油缸输出轴与通用钻杆后端连接,通用钻杆前端与钻头后端连接并设置在钻杆支撑座的安装孔内,自收放高压软管一端与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发生系统出口相连,自收放高压软管另一端与液压接头相连,回转油缸输出轴、通用钻杆和钻头设有相互连通的内流道,液压接头通过内流道与钻头上的喷嘴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全液压驱动,结构简单紧凑,推进和回转油缸体积小、动力大,高压水密封简单、可靠,超高压旋转磨料射流辅助下可以实现普氏硬度系数高的岩石钻进切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钻机,最适用于普氏硬度系数高的岩石钻孔或破碎。
技术介绍
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安全、高效、低碳”集中体现了现代能源技术的特点,也是抢占未来能源技术制高点的主要方向。《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用无限的科技解决有限能源资源的约束,着力提高能源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规划将能源勘探和开采技术作为四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明确要求研发复杂地质条件下资源安全、高效、节约、环境友好型开采技术与装备,如研制适用于岩石抗压强度100MPa的掘进机,高效井下动力与破岩系统等。随着各类岩石开挖机械在矿山开采、隧道掘进、油气井钻进等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对坚硬岩石破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机械破岩具有破碎块度大、作业效率高等优点,其已被广泛运用于矿山开采、建筑工程及资源勘探等领域。然而,采用机械方法破碎硬岩(抗压强度大于60MPa)时,岩石破碎机构和刀具受到的冲击和磨损加大,使设备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可靠性和工作效率降低,如何实现硬岩的高效破碎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亟需研究新的岩石破碎方法实现坚硬岩石的高效破碎,对实现矿山高效开采、隧道高效掘进乃至我国能源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往主要通过增大机械驱动功率实现机械破碎坚硬岩石,但机械截齿破岩能力没有发生改变,仅增大功率会导致岩石破碎机构的磨损加剧、工作面粉尘量增大,难以有效提升机械的破岩效率,且安全隐患增大。高压水射流破岩是一项利用高能“水箭”冲击破碎、侵蚀及水楔作用的破碎岩石技术,已经被用于石油钻探、矿山开采及岩石破碎等工程中,且水射流辅助作用已经被证实可以降低刀具的受力,提高刀具的破岩能力,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但受到高压水旋转密封性能的限制,以往超高压水射流辅助机械破岩的旋转密封装置存在寿命短、可靠性低等突出问题,且纯水射流破岩能力有限也制约了高压水射流辅助机械破岩的推广应用,因此难以实现坚硬岩石的安全、高效破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超高压水旋转密封以及纯水射流破岩能力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钻机,实现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辅助机械破碎普氏硬度系数极高的岩石,降低岩石破碎的粉尘浓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钻机,包括水射流装置、钻头驱动机构和钻头机构,所述水射流装置为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发生系统,所述钻头驱动机构包括油缸支撑座、推进油缸、回转油缸、自收放高压软管和液压接头,所述钻头机构包括通用钻杆、钻杆支撑座和钻头;所述油缸支撑座和钻杆支撑座均固定在支撑台上,推进油缸的缸体与油缸支撑座铰接,推进油缸的活塞杆与连接块销接,连接块通过螺栓紧固件与回转油缸壳体连接,回转油缸输出轴与通用钻杆后端通过防脱U型卡箍连接,通用钻杆前端与钻头后端通过防脱U型卡箍连接并设置在钻杆支撑座的安装孔内,自收放高压软管一端与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发生系统出口相连,自收放高压软管另一端与安装在回转油缸输出轴上的液压接头相连,回转油缸输出轴、通用钻杆和钻头设有相互连通的内流道,液压接头通过内流道与钻头上的喷嘴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油缸输出轴后端内孔设有内螺旋凹槽,回转油缸活塞前端设有与内螺旋凹槽相配合的外螺旋齿形,回转油缸输出轴后端内孔孔壁开设有液压油通孔,回转油缸输出轴前端圆周上设有安装液压接头的螺纹孔,回转油缸输出轴内流道为设置在回转油缸输出轴前端的直角形水道,直角形水道与螺纹孔连通,回转油缸输出轴前端设有方形凸台I;所述通用钻杆后端设有与方形凸台I相配合的方型凹槽I,通用钻杆前端设有方型凸台II,通用钻杆内流道为设置在通用钻杆中心的中心水道,中心水道与直角形水道连通;所述钻头后端设有与方型凸台II相配合的方型凹槽II,钻头内流道为设置在钻头中心的分流水道,分流水道与中心水道连通,钻头前端交替布置多个机械截齿和喷嘴,每个喷嘴均与分流水道连通;所述方型凸台I和方型凸台II上均设有多个安装防脱U型卡箍的通孔I,所述方型凹槽I上设有多个安装防脱U型卡箍的通孔II,所述方型凹槽II上设有多个安装防脱U型卡箍的通孔III。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油缸活塞和回转油缸输出轴中部圆周上均设有动密封圈凹槽,动密封圈凹槽内设有组合密封圈;回转油缸输出轴的螺纹孔开口处设有端面静密封圈凹槽,端面静密封圈凹槽内设有密封圈;回转油缸输出轴的方形凸台I端部设有密封轴段I,通用钻杆的方型凹槽I底部设有与密封轴段I相配合的圆柱形凹槽I,通用钻杆的方型凸台II端部设有密封轴段II,钻头的方型凹槽II底部设有与密封轴段II相配合的圆柱形凹槽II,密封轴段I和密封轴段II上均设有静密封圈凹槽,静密封圈凹槽内均设有O型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截齿包括硬质合金头和齿体,硬质合金头镶嵌在齿体上,硬质合金头具有双刀具切削面。进一步的,所述自收放高压软管呈螺旋状盘放在高压软管保护壳内,高压软管保护壳固定在回转油缸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油缸的往复转动角度为270°或360°。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全液压驱动,整体尺寸小,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拆卸方便,推进和回转油缸体积小、动力大,高压水密封简单、可靠,超高压旋转磨料射流辅助下可以实现普氏硬度系数高的岩石钻进切削;(2)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作用可以极大地增加射流冲击岩石形成圆环型割缝的深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坚硬岩石的抗切削能力,降低机械截齿破碎坚硬岩石的难度,提高了钻机钻进坚硬岩石的能力和效率;(3)超高压磨料水射流不仅可以很好地抑制岩石破碎产生的粉尘,还能实现机械截齿破碎坚硬岩石,延长机械截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能源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对我国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钻机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回转油缸输出轴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向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通用钻杆剖视图;图5是图4中的B-B向视图;图6是图4中的C-C向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钻头剖视图;图8是图7中的D-D向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机械截齿主视图。图中:1—支撑台;2—油缸支撑座;3—推进油缸;4—连接块;5—螺栓紧固件;6—回转油缸;7—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发生系统;8—自收放高压软管;9—高压软管保护壳;10—液压接头;11—防脱U型卡箍;12—通用钻杆;13—钻杆支撑座;14—钻头;15—O型密封圈;6-1—回转油缸入油口;6-2—回转油缸活塞;6-3—回转油缸输出轴;6-4—回转油缸出油口;6-5—推力滚子轴承;6-6—回转油缸壳体;6-7—组合密封圈;6-3-1—内螺旋凹槽;6-3-2—液压油通孔;6-3-3—动密封圈凹槽;6-3-4—直角形水道;6-3-5—端面静密封圈凹槽;6-3-6—静密封圈凹槽;6-3-7—通孔I;6-3-8—密封轴段I;6-3-9—方形凸台I;12-1—方形凹槽I;12-2—通孔II;12-3—中心水道;12-4—方形凸台II;12-5—圆柱形凹槽I;12-6—密封轴段II;14-1—机械截齿;14-2—喷嘴;14-3—分流水道;14-4—方形凹槽II;14-5—通孔III;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钻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钻机,包括水射流装置、钻头驱动机构和钻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射流装置为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发生系统(7);所述钻头驱动机构包括油缸支撑座(2)、推进油缸(3)、回转油缸(6)、自收放高压软管(8)和液压接头(10);所述钻头机构包括通用钻杆(12)、钻杆支撑座(13)和钻头(14);所述油缸支撑座(2)和钻杆支撑座(13)均固定在支撑台(1)上,推进油缸(3)的缸体与油缸支撑座(2)铰接,推进油缸(3)的活塞杆与连接块(4)销接,连接块(4)通过螺栓紧固件(5)与回转油缸壳体(6‑6)连接,回转油缸输出轴(6‑3)与通用钻杆(12)后端通过防脱U型卡箍(11)连接,通用钻杆(12)前端与钻头(14)后端通过防脱U型卡箍(11)连接并设置在钻杆支撑座(13)的安装孔内,自收放高压软管(8)一端与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发生系统(7)出口相连,自收放高压软管(8)另一端与安装在回转油缸输出轴(6‑3)上的液压接头(10)相连,回转油缸输出轴(6‑3)、通用钻杆(12)和钻头(14)设有相互连通的内流道,液压接头(10)通过内流道与钻头(14)上的喷嘴(14‑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压旋转磨料水射流钻机,包括水射流装置、钻头驱动机构和钻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射流装置为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发生系统(7);所述钻头驱动机构包括油缸支撑座(2)、推进油缸(3)、回转油缸(6)、自收放高压软管(8)和液压接头(10);所述钻头机构包括通用钻杆(12)、钻杆支撑座(13)和钻头(14);所述油缸支撑座(2)和钻杆支撑座(13)均固定在支撑台(1)上,推进油缸(3)的缸体与油缸支撑座(2)铰接,推进油缸(3)的活塞杆与连接块(4)销接,连接块(4)通过螺栓紧固件(5)与回转油缸壳体(6-6)连接,回转油缸输出轴(6-3)与通用钻杆(12)后端通过防脱U型卡箍(11)连接,通用钻杆(12)前端与钻头(14)后端通过防脱U型卡箍(11)连接并设置在钻杆支撑座(13)的安装孔内,自收放高压软管(8)一端与超高压磨料水射流发生系统(7)出口相连,自收放高压软管(8)另一端与安装在回转油缸输出轴(6-3)上的液压接头(10)相连,回转油缸输出轴(6-3)、通用钻杆(12)和钻头(14)设有相互连通的内流道,液压接头(10)通过内流道与钻头(14)上的喷嘴(14-2)连通;所述回转油缸输出轴(6-3)后端内孔设有内螺旋凹槽(6-3-1),回转油缸活塞(6-2)前端设有与内螺旋凹槽(6-3-1)相配合的外螺旋齿形,回转油缸输出轴(6-3)后端内孔孔壁开设有液压油通孔(6-3-2),回转油缸输出轴(6-3)前端圆周上设有安装液压接头(10)的螺纹孔,回转油缸输出轴(6-3)内流道为设置在回转油缸输出轴(6-3)前端的直角形水道(6-3-4),直角形水道(6-3-4)与螺纹孔连通,回转油缸输出轴(6-3)前端设有方形凸台I(6-3-9);所述通用钻杆(12)后端设有与方形凸台I(6-3-9)相配合的方型凹槽I(12-1),通用钻杆(12)前端设有方型凸台II(12-4),通用钻杆(12)内流道为设置在通用钻杆(12)中心的中心水道(12-3),中心水道(12-3)与直角形水道(6-3-4)连通;所述钻头(14)后端设有与方型凸台II(12-4)相配合的方型凹槽II(14-4),钻头(14)内流道为设置在钻头(14)中心的分流水道(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红祥刘送永杜长龙杨道龙胡九州高魁东刘增辉刘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