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配汽阀,包括工作筒(1),工作筒(1)的内壁面设有内流孔(11),工作筒(1)的外壁面设有配汽孔(12),工作筒(1)内设有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能够调节从内流孔(11)流向配汽孔(12)的流体的流量,所述电控配汽阀还包括用于驱动调节组件(4)的电动组件(2)。该地面可调式分层注汽管柱含有上述的电控配汽阀。该电控配汽阀和可调式分层注汽管柱能够通过电信号控制的手段,在地面对地下配汽装置进行操作,避免了投捞问题,改善了井筒注汽条件,进而大大提高注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稠油蒸汽驱开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可以在地面通过电缆传输信号调整配汽量的电控配汽阀。
技术介绍
稠油蒸汽驱开采过程中,考虑砂岩地层的沉积状态等因素,需要进行分层注汽,不同层段之间采用不同强度的配汽量,以达到均匀动用储层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偏心配汽管柱中的偏心配汽阀,因其改变配汽参数需要对配汽嘴进行投捞作业,而这种作业的成功率极低,大大减小了这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传统的配汽阀操作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配汽阀,该电控配汽阀和可调式分层注汽管柱能够通过电信号控制的手段,在地面对地下配汽装置进行操作,避免了投捞问题,改善了井筒注汽条件,进而大大提高注汽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控配汽阀,包括工作筒,工作筒的内壁面设有内流孔,工作筒的外壁面设有配汽孔,工作筒内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能够调节从内流孔流向配汽孔的流体的流量,所述电控配汽阀还包括用于驱动调节组件调节流量的电动组件。工作筒的侧壁内设有安装腔,内流孔和配汽孔的位置均与安装腔相对应,调节组件位于安装腔内,且调节组件位于内流孔和配汽孔之间。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筒外筒和调节筒内筒,调节筒外筒套设于调节筒内筒外,调节组件上含有流道,从内流孔流向配汽孔的流体仅能够从该流道通过,当调节筒内筒相对于调节筒外筒转动时,该流道的过流面积能够被调节。工作筒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内流孔位于配汽孔的上方,调节筒外筒的轴线与工作筒的轴线平行,调节筒外筒和调节筒内筒均为上端封闭下端开放的筒形,调节筒外筒的上部含有外通孔,外通孔与内流孔连通,调节筒内筒的上部含有多个直径不同的内通孔,多个内通孔沿调节筒内筒的周向设置,调节筒内筒的下端与配汽孔连通,当调节筒内筒相对于调节筒外筒转动时,外通孔和内通孔连通后形成所述流道。多个内通孔的直径沿调节筒内筒的周向依次增大,外通孔的直径大于每一个内通孔的直径,调节筒外筒的内径等于调节筒内筒的外径,调节筒外筒通过密封圈与安装腔的表面密封连接,密封圈位于调节筒外筒的下端和外通孔之间。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筒外筒和调节筒内筒,调节筒外筒套设于调节筒内筒外,电动组件位于安装腔内,电动组件包括电机,该电机的电动机轴能够驱动调节筒内筒相对于调节筒外筒转动。在安装腔内,电动组件位于调节组件的上方,该电机的上端设有止推轴承,该电机的下端设有扶正轴承。该电机的电动机轴依次通过减速器和传动轴与调节筒内筒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和传动轴的连接处设有电机保护器。电机保护器包括筒形的保护器壳体,保护器壳体内套设有保护器内筒,电机保护器与工作筒固定连接,保护器壳体和保护器内筒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保护器内筒内套设有双向机械密封,减速器的输出轴和传动轴通过双向机械密封连接,电机保护器的上端密封,保护器壳体的下端与传动轴密封连接,保护器内筒的下端与保护器壳体的下端之间设有通道,保护器壳体的下部内设有隔离液,保护器内筒的下部内侧的隔离液和保护器内筒的下部外侧的隔离液通过该通道连通,保护器壳体上设有连接孔,工作筒的侧壁上设有通孔,工作筒的外部依次通过通孔和连接孔与该环形空间连通。工作筒的内表面的中心线偏离工作筒的外表面的中心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控配汽阀能够通过电信号控制的手段,在地面对地下配汽装置进行操作,避免了投捞问题,改善了井筒注汽条件,进而大大提高注汽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电控配汽阀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电控配汽阀的上部示意图。图3为电控配汽阀的下部示意图。图4为地面可调式分层注汽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工作筒,2.电动组件,3.电机保护器,4.调节组件;11.内流孔,12.配汽孔,13.安装腔;21.接线头,22.止推轴承,23.注油阀,24.电动机轴,25.定子,26.转子,27.扶正轴承,28.减速器;31.通孔,32.电机保护器壳,33.双向机械密封,34.密封胶圈,35.隔离液,36.传动轴密封头,37.传动轴,38.保护器内筒,39.连接孔;41.调节筒外筒,42.调节筒内筒,43.密封圈,411.外通孔,421.内通孔;50.电控配汽阀,60.封隔器,70.油层。【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种电控配汽阀50,包括工作筒1,工作筒1的内壁面设有内流孔11,工作筒1的外壁面设有配汽孔12,工作筒1内设有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能够调节从内流孔11流向配汽孔12的流体的流量,所述电控配汽阀还包括用于驱动调节组件4从而调节从内流孔11流向配汽孔12的流体流量的电动组件2,如图1所示。当需要注汽时,高温高压的蒸汽将从工作筒1内依次经过内流孔11、调节组件4和配汽孔12后注入工作筒1外的油层,如图1中箭头A所示,调节组件4通过电信号控制电动组件2的手段,在地面对地下该电控配汽阀进行操作,避免了投捞问题,改善了井筒注汽条件,进而大大提高注汽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工作筒1的侧壁内设有安装腔13,内流孔11和配汽孔12的位置均与安装腔13相对应,即内流孔11在安装腔13的内侧,配汽孔12在安装腔13的外侧,调节组件4位于安装腔13内,且调节组件4位于内流孔11和配汽孔12之间。调节组件4包括调节筒外筒41和调节筒内筒42,调节筒外筒41套设于调节筒内筒42外,调节组件4上含有流道,从内流孔11流向配汽孔12的流体仅能够从该流道通过,当调节筒内筒42相对于调节筒外筒41转动时,该流道的过流面积能够被调节,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节省空间,工作筒1为偏心筒,即工作筒1的内表面的中心线偏离工作筒1的外表面的中心线。具体的,当工作筒1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时,内流孔11位于配汽孔12的上方,调节筒外筒41的轴线与工作筒1的轴线(工作筒1的内表面的中心线或工作筒1的外表面的中心线)平行,调节筒外筒41和调节筒内筒42均为上端封闭下端开放的筒形,调节筒外筒41的上部含有外通孔411,外通孔411与内流孔11连通,调节筒内筒42的上部含有多个直径不同的内通孔421,多个内通孔421沿调节筒内筒42的周向设置,调节筒内筒42的下端与配汽孔12连通,当调节筒内筒42相对于调节筒外筒41转动时,外通孔411和内通孔421连通后形成所述流道,如图2所示。优选多个内通孔421的直径沿调节筒内筒42的周向依次增大,外通孔411的直径大于每一个内通孔421的直径,调节筒外筒41的内径等于调节筒内筒42的外径,调节筒外筒41通过密封圈43与安装腔13的表面密封连接,密封圈43位于调节筒外筒41的下端和外通孔411之间。当调节筒内筒42相对于调节筒外筒41转动时,外通孔411只能和一个内通孔421连通,外通孔411和内通孔421连通后形成所述流道即为该一个内通孔421的面积,外通孔411与不同的内通孔421连通,从而改变该流道的过流面积及从内流孔11流向配汽孔12的流体的流量。为了提高流量,调节筒外筒41上有两个外通孔411,两个外通孔411对应设置在调节筒外筒41的两侧,即两个外通孔411之间的连接线穿过调节筒外筒41的中心线,调节筒内筒42上设有两组内通孔421,每一组内通孔421与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配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配汽阀包括工作筒(1),工作筒(1)的内壁面设有内流孔(11),工作筒(1)的外壁面设有配汽孔(12),工作筒(1)内设有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能够调节从内流孔(11)流向配汽孔(12)的流体的流量,所述电控配汽阀还包括用于驱动调节组件(4)调节流量的电动组件(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阳,杨宝春,蔡龙浩,陈科妤,马振,吴晓明,方梁锋,杨昕,汪盈盈,孙振宇,曲绍刚,李红爽,曹伟,关欣,郭强,王胜骞,孙成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