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9996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3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及方法,涉及雨水回归大地技术领域。该装置由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输送系统与雨水回归大地系统组成。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一雨水井,雨水井的上端口设有端盖,雨水井中放置雨水收集袋;在雨水收集袋内部设有过滤装置。雨水输送系统包括一水泵,水泵连接电机,电机连接一电子式压力开关;水泵连接一井底水管的一端,井底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一立管的底端,立管的上底端连接一溢流管。雨水回归大地系统从上至下依次由路肩基层、蓄水层、渗透层和土地层组成;雨水收集袋底部设有漏水孔;电子式压力开关设置在雨水收集袋的下方。将收集在雨水收集袋中的水通过井底水管、立管与溢流管进入蓄水层,再通过渗透层进入土地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归大地
,具体是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技术是将雨水送入雨水井,通过设置在雨水井底部的管道,将雨水送到雨水管网排放;雨水被排放实际上也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水份逐渐减少,最后枯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土地,减少水土流失。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雨水回归大地系统,由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输送系统与雨水回归大地系统组成;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一雨水井,雨水井的上端口设有漏水孔的端盖,雨水井中放置能更换的雨水收集袋;在雨水收集袋内部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平行于雨水井井口 ;所述的雨水输送系统包括一水栗,与水栗连接的电机,电机通过导线连接一电子式压力开关;水栗连接一井底水管的一端,井底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一立管的底端,立管的上底端连接一溢流管; 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从上至下依次由路肩基层、蓄水层、渗透层和土地层组成;雨水收集袋底部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的电子式压力开关设置在雨水收集袋的下方且与雨水收集袋接触;所述的井底水管安装在雨水井的底端;所述的立管位于雨水井的一侧;所述的溢流管安装在蓄水层中。—种雨水回归大地的方法,采用上述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具体过程如下:雨水通过端盖进雨水井时,首先进入雨水收集袋,在雨水重量的压力下,达到电子式压力开关设定的压力的时,电子式压力开关开启并供电,电机带动水栗工作,将收集在雨水收集袋中的水通过井底水管、立管与溢流管进入蓄水层,再通过渗透层进入土地层;低于设定压力时,关闭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收集的雨水过滤后输送到土地中,减少水土流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雨水收集系统;11、雨水收集袋;12、端盖;13、雨水井;14、道路路面;15、路肩;16、路缘石;2、雨水输送系统;21、电子式压力开关;22、导线;23、电机;2、水栗;25、井底水管;26、立管;27、溢流管;3、雨水回归大地系统;31、蓄水层;32、路肩基层;33、渗透层;34、土地层,35、过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雨水回归大地系统,由雨水收集系统1、雨水输送系统2与雨水回归大地系统3组成。雨水收集系统1包括一雨水井13,雨水井13的上端口设有漏水孔的端盖12,雨水井13中放置能更换的雨水收集袋11。在雨水收集袋11内部设有过滤装置35,过滤装置35平行于雨水井13井口,可以进一步过滤从井口流入的树叶、石头、果皮、废纸等垃圾。如图2所示,过滤装置35采用小孔过滤网或小孔过滤筛,通过过滤装置35和端盖实现双层过滤,不会堵塞雨水井。雨水输送系统2包括一水栗24,与水栗24连接的电机23,电机通过导线22连接一电子式压力开关21 ;水栗24连接一井底水管25的一端,井底水管25的另一端连接一立管26的底端,立管26的上底端连接一溢流管27。电子式压力开关21是密闭的电气开关,当雨水收集袋11中存入的水达到规定的压力时,电子式压力开关21闭合送电,当雨水收集袋11中存入的水被排空,小于规定的压力时,电子式压力开关21断开停电。井底水管25、立管26与溢流管27是管状部件,优选采用直径为50毫米的PPR管制作。雨水回归大地系统3从上至下依次由路肩基层32、蓄水层31、渗透层33和土地层34组成,路肩基层32设置在路肩的下方。路肩基层32是在路肩下,渗透层33上的封闭层,渗透层33是在蓄水层31与土地层34之间的过渡层。其中,蓄水层31由透水性材料铺设构成。优选蓄水层31由砂石铺设构成。雨水收集袋11是袋装部件,优先采用皮革制作,耐用且方便更换。雨水收集袋11底部设有多个漏水孔;使用时,将雨水收集袋11的上端口固定在雨水井13的上边缘,且用端盖压住雨水收集袋11上边缘口。所述的电子式压力开关21设置在雨水收集袋11的下方;所述的井底水管25安装在雨水井13的底端;所述的立管26位于雨水井的一侧;所述的溢流管27安装在蓄水层31中。雨水井13设置在靠近路肩15处的路面上,且靠近路缘石16 ;端盖的上端面较路面略低。道路路面14、路肩15与路缘石16上经过的雨水都通过端盖12进入雨水井13。端盖12采用雨水口篦子,是篦子状部件,置于雨水井13的顶部,且顶部略低于路面,可以让雨水顺利通过,且能挡住异物,使异物不能进入雨水井13 ;雨水井13是联通雨水排水管道的水井。雨水回归大地的方法,采用图1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具体过程如下:雨水通过端盖12进雨水井时,首先进入雨水收集袋11,在雨水重量的压力下,达到电子式压力开关设定的压力的时,电子式压力开关21开启并供电,电机23带动水栗24工作,将收集在雨水收集袋11中的水通过井底水管25、立管26与溢流管27进入蓄水层31,再通过渗透层33进入土地层34,低于设定压力时,关闭电机。【主权项】1.一种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雨水收集系统(1)、雨水输送系统(2)与雨水回归大地系统(3)组成; 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1)包括一雨水井(13),雨水井(13)的上端口设有漏水孔的端盖(12),雨水井(13)中放置能更换的雨水收集袋(11);在雨水收集袋(11)内部设有过滤装置(35),过滤装置(35)平行于雨水井(13)井口 ; 所述的雨水输送系统(2)包括一水栗(24),与水栗(24)连接的电机(23),电机通过导线连接一电子式压力开关(21);水栗(24)连接一井底水管(25)的一端,井底水管(25)的另一端连接一立管(26)的底端,立管(26)的上底端连接一溢流管(27); 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3)从上至下依次由路肩基层(32)、蓄水层(31)、渗透层(33)和土地层(34)组成; 雨水收集袋(11)底部设有漏水孔;所述的电子式压力开关(21)设置在雨水收集袋(11)的下方且与雨水收集袋(11)接触;所述的井底水管(25)安装在雨水井(13)的底端;所述的立管(26)位于雨水井的一侧;所述的溢流管(27)安装在蓄水层(3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井(13)设置在靠近路肩处的里面上,端盖的上端面较路面略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12)采用雨水口篦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收集袋(11)采用皮革制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底水管(25)、立管(26)与溢流管(27)采用直径为50毫米的PPR管制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层(31)由透水性材料铺设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层(31)由砂石铺设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35)采用小孔过滤网或小孔过滤筛。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肩基层(32)设置在路肩的下方。10.一种雨水回归大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具体过程如下:雨水通过端盖(12)进雨水井时,首先进入雨水收集袋(11 ),在雨水重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回归大地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雨水收集系统(1)、雨水输送系统(2)与雨水回归大地系统(3)组成;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1)包括一雨水井(13),雨水井(13)的上端口设有漏水孔的端盖(12),雨水井(13)中放置能更换的雨水收集袋(11);在雨水收集袋(11)内部设有过滤装置(35),过滤装置(35)平行于雨水井(13)井口;所述的雨水输送系统(2)包括一水泵(24),与水泵(24)连接的电机(23),电机通过导线连接一电子式压力开关(21);水泵(24)连接一井底水管(25)的一端,井底水管(25)的另一端连接一立管(26)的底端,立管(26)的上底端连接一溢流管(27);所述的雨水回归大地系统(3)从上至下依次由路肩基层(32)、蓄水层(31)、渗透层(33)和土地层(34)组成;雨水收集袋(11)底部设有漏水孔;所述的电子式压力开关(21)设置在雨水收集袋(11)的下方且与雨水收集袋(11)接触;所述的井底水管(25)安装在雨水井(13)的底端;所述的立管(26)位于雨水井的一侧;所述的溢流管(27)安装在蓄水层(31)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翔孙良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