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盖板、外壳、抽气扇、紫外线灭菌灯、内筒、电导灭菌装置、滤料容纳壳一和滤料容纳壳二,所述内筒上端通过螺纹与外壳连接,所述抽气扇通过内部支架与内筒固定连接,所述电导灭菌装置通过螺纹与外壳底端连接,所述紫外线灭菌灯安装在抽气扇下方与内筒内壁连接,所述内筒与外壳之间从下至上依次为滤料容纳壳一和滤料容纳壳二,该发明专利技术装置采用物理灭菌装置,避免了灭菌不彻底而引起新型病菌的滋生,同时采用内筒与外壳的结合,增长空气在装置内部的循环时间,增强空气净化能力,同时内筒结构的采用能够降低抽气扇产生的噪音,而且该设备易于拆装,方便清洗和更换内部过滤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病房作为一个各种人流变动较大的敏感场所,其内部空气质量较其他公共场所较差,极易滋生各种病菌,但不同种类的病菌需要不同的处理手段,但目前现有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内部过滤材料种类繁多,若随便使用既不能起到杀菌的效果,更甚者还会滋生新型病菌,造成空气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盖板、外壳、抽气扇、紫外线灭菌灯、内筒、电导灭菌装置、滤料容纳壳一和滤料容纳壳二,所述内筒上端通过螺纹与外壳连接,所述进气盖板通过螺纹与内筒上端连接,所述进气盖板均匀开有进气孔,所述抽气扇通过内部支架与内筒固定连接,所述电导灭菌装置通过螺纹与外壳底端连接,所述紫外线灭菌灯安装在抽气扇下方与内筒内壁连接,所述内筒与外壳之间从下至上依次为滤料容纳壳一和滤料容纳壳二,所述滤料容纳壳一和滤料容纳壳二与外壳连接。优选的,所述滤料容纳壳一内部盛装医用药棉,所述滤料容纳壳二内部盛装聚酯长纤维滤料。优选的,所述进料盖板下侧加装进气滤布。优选的,所述外壳侧壁上部均匀开有出气孔且相对应的内壁位置加装出气滤布。优选的,所述电导灭菌装置包括底座、支柱、薄壁环和电导线圈,所述底座为台阶状切开有螺纹,所述薄壁环通过三根支柱与底座连接,所述电导线圈为半球形且与薄壁环上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开有球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装置较现有装置采用紫外线灭菌和电导灭菌装置,均为物理灭菌装置,避免了灭菌不彻底而引起新型病菌的滋生,同时采用内筒与外壳的结合,增长空气在装置内部的循环时间,增强空气净化能力,同时内筒结构的采用能够降低抽气扇产生的噪音,而且该设备易于拆装,方便清洗和更换内部过滤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电导灭菌装置示意图。图中:1进气盖板、2外壳、3进气滤布、4进气孔、5抽气扇、6紫外线灭菌灯、7内筒、8电导灭菌装置、801底座、802支柱、803薄壁环、804电导线圈、805球形槽、9聚酯长纤维滤料、10滤料容纳壳一、11医用药棉、12出气滤布、13出气孔、14滤料容纳壳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盖板1、外壳2、抽气扇5、紫外线灭菌灯6、内筒7、电导灭菌装置8、滤料容纳壳一 10和滤料容纳壳二 13,内筒7上端通过螺纹与外壳2连接,进气盖板1通过螺纹与内筒7上端连接,方便拆装和清洗,进气盖板1均匀开有进气孔4,抽气扇5通过内部支架与内筒7固定连接,增强装置的换气效率,电导灭菌装置8通过螺纹与外壳2底端连接,紫外线灭菌灯6安装在抽气扇5下方与内筒7内壁连接,内筒7与外壳2之间从下至上依次为滤料容纳壳一 10和滤料容纳壳二 11,滤料容纳壳一 10和滤料容纳壳二 11与外壳2连接,内筒7与外壳2结合使用,增加设备内部空气循环的长度,增强空气净化能力,滤料容纳壳一 10内部盛装医用药棉11,滤料容纳壳二 14内部盛装聚酯长纤维滤料9,两种不同的过滤材料对空气内部颗粒充分过滤,进料盖板1下侧加装进气滤布3,外壳2侧壁上部均匀开有出气孔13且相对应的内壁位置加装出气滤布12,电导灭菌装置8包括底座801、支柱802、薄壁环803和电导线圈804,底座801为台阶状切开有螺纹,薄壁环803通过三根支柱802与底座801连接,电导线圈804为半球形且与薄壁环803上表面连接,底座801上表面开有球形槽805,改变底部气流方向,增加空气与电导线圈804的碰撞几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主权项】1.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盖板(1)、外壳(2)、抽气扇(5)、紫外线灭菌灯(6)、内筒(7)、电导灭菌装置(8)、滤料容纳壳一 (10)和滤料容纳壳二 (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7)上端通过螺纹与外壳(2)连接,所述进气盖板(1)通过螺纹与内筒(7)上端连接,所述进气盖板(1)均匀开有进气孔(4),所述抽气扇(5)通过内部支架与内筒(7)固定连接,所述电导灭菌装置(8)通过螺纹与外壳(2)底端连接,所述紫外线灭菌灯(6)安装在抽气扇(5)下方且与内筒(7)内壁连接,所述内筒(7)与外壳(2)之间从下至上依次为滤料容纳壳一(10)和滤料容纳壳二(11),所述滤料容纳壳一(10)和滤料容纳壳二(11)与外壳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容纳壳一(10)内部盛装医用药棉(11),所述滤料容纳壳二(14)内部盛装聚酯长纤维滤料(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盖板(1)下侧加装进气滤布(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侧壁上部均匀开有出气孔(13)且相对应的内壁位置加装出气滤布(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灭菌装置(8)包括底座(801)、支柱(802)、薄壁环(803)和电导线圈(804),所述底座(801)为台阶状切开有螺纹,所述薄壁环(803)通过三根支柱(802)与底座(801)连接,所述电导线圈(804)为半球形且与薄壁环(803)上表面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01)上表面开有球形槽(805)。【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盖板、外壳、抽气扇、紫外线灭菌灯、内筒、电导灭菌装置、滤料容纳壳一和滤料容纳壳二,所述内筒上端通过螺纹与外壳连接,所述抽气扇通过内部支架与内筒固定连接,所述电导灭菌装置通过螺纹与外壳底端连接,所述紫外线灭菌灯安装在抽气扇下方与内筒内壁连接,所述内筒与外壳之间从下至上依次为滤料容纳壳一和滤料容纳壳二,该专利技术装置采用物理灭菌装置,避免了灭菌不彻底而引起新型病菌的滋生,同时采用内筒与外壳的结合,增长空气在装置内部的循环时间,增强空气净化能力,同时内筒结构的采用能够降低抽气扇产生的噪音,而且该设备易于拆装,方便清洗和更换内部过滤材料。【IPC分类】A61L9/20, F24F1/02【公开号】CN105240949【申请号】CN201510593354【专利技术人】徐爱华, 王洪梅 【申请人】徐爱华【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申请日】2015年9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房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盖板(1)、外壳(2)、抽气扇(5)、紫外线灭菌灯(6)、内筒(7)、电导灭菌装置(8)、滤料容纳壳一(10)和滤料容纳壳二(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7)上端通过螺纹与外壳(2)连接,所述进气盖板(1)通过螺纹与内筒(7)上端连接,所述进气盖板(1)均匀开有进气孔(4),所述抽气扇(5)通过内部支架与内筒(7)固定连接,所述电导灭菌装置(8)通过螺纹与外壳(2)底端连接,所述紫外线灭菌灯(6)安装在抽气扇(5)下方且与内筒(7)内壁连接,所述内筒(7)与外壳(2)之间从下至上依次为滤料容纳壳一(10)和滤料容纳壳二(11),所述滤料容纳壳一(10)和滤料容纳壳二(11)与外壳(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华,王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徐爱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