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T管,包括T管,所述T管包括长臂管和设在长臂管前端与长臂管一体成型的短臂管,短臂管的内腔与长臂管的内腔相通,短臂管对应长臂管内腔末端的内管壁上设有固定环;长臂管的内腔中设有两端开口的内管,内管的末端从长臂管的管壁穿出,内管的前端从短臂管的一端穿出,长臂管的内腔中还设有与长臂管等长的穿线管,穿线管内管壁间隔的设有与穿线管同轴的支撑环,穿线管穿设有活动的线绳,线绳的前端从穿线管的前端穿出后缠绕在固定环上,线绳的末端穿出穿线管的末端留置在长臂管外。双腔T管的短臂管内设有固定环,长臂管内设有穿线管,拔管时,可拉动末端的线绳,弧形短臂管向中心折弯,减轻病人拔管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导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腔Τ管。
技术介绍
胆管切开取石、Τ管引流术仍是目前治疗胆道结石主要术式,然而,坏死脱落的胆道上皮组织以及残留的结石、血凝块等胆道异物,常因术后引流不畅而沉积于胆管远端,导致少数患者τ管无法按时拔除,继而需要胆道镜或EST手段解决。因此,在注重术中取净结石的同时,如何有效预防和清除术后胆道内再生或残留结石等异物,避免发生二次胆道梗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此类Τ管结构单一,功能有限,留置管时间和住院周期长,医疗费用高,Τ管外引流胆汁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而且Τ管的引流为负压引流,可使肠液频繁逆流胆道,污染胆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胆道冲洗、引流和肠内营养作用且具有防堵塞功能的双腔Τ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腔Τ管,包括Τ管,所述Τ管包括长臂管和设在长臂管前端与长臂管一体成型的短臂管,短臂管的内腔与长臂管的内腔相通,短臂管对应长臂管内腔末端的内管壁上设有固定环;长臂管的内腔中设有两端开口的内管,内管的末端从长臂管的管壁穿出,内管的前端从短臂管的一端穿出,长臂管的内腔中还设有与长臂管等长的穿线管,穿线管内管壁间隔的设有与穿线管同轴的支撑环,穿线管穿设有活动的线绳,线绳的前端从穿线管的前端穿出后缠绕在固定环上,线绳的末端穿出穿线管的末端留置在长臂管外。优选的,长臂管的内管壁套装有与长臂管等长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硬度高于长臂管的硬度。优选的,长臂管的外圆周上活动的套设有外套管,外套管的硬度高于支撑管的硬度。优选的,所述内管的末端的端部连接有接头,内管靠近末端的外壁上套设有调节开关,内管靠近前端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优选的,长臂管与内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长臂管与穿线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其特征是:短臂管为背向长臂管弯曲的弯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双腔Τ管通过内管间断冲洗胆道,使大量异物随着冲洗液体经τ管排出体外;对于已沉积的在胆总管末端的泥沙结石、坏死组织等,经内管反复灌洗,“漂浮”进入Τ管或降入十二指肠内。同时,通过内管的灌洗,胆道内残留的细菌、白细胞纤维蛋白被加速排出体外,避免了结石的再生。双腔T管的短臂管内设有固定环,长臂管内设有穿线管,线绳的前端从穿线管的前端穿出后缠绕在固定环上,线绳的末端穿出穿线管的末端留置在长臂管外,拔管时,可拉动末端的线绳,弧形短臂管向中心折弯,减轻病人拔管痛苦。长臂管内管壁上卡装有支撑管,外圆周上活动的套设有硬质材料制作的外套管,防止双腔Τ管发生堵管。传统Τ管为了便于拔管,减轻病人的拔管痛苦而设计的长臂管及短臂管均较细,但细管径的Τ管应用的病患部位有限,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本方案的双腔τ管通过设置穿线管、线绳、支撑管及外套管,不仅使Τ管不易堵管,而且方便拔管,所以本方案的双腔τ管可以设计成管径更大的Τ管,从而拓展了双腔Τ管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双腔Τ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Α-Α剖视图; 图3为图1的Β放大视图; 图4为双腔Τ管的另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6为图4的D放大视图;图中:1.长臂管、2.短臂管、3.内管、4.穿线管、5.支撑环、6.线绳、7.外套管、8.支撑管、21.固定环、31.接头、32.调节开关、33.出液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3,一种双腔T管,包括T管,所述T管包括长臂管和设在长臂管前端与长臂管一体成型的短臂管,短臂管为背向长臂管弯曲的弯管,短臂管的内腔与长臂管的内腔相通,短臂管对应长臂管内腔末端的内管壁上设有固定环;长臂管的内腔中设有两端开口的内管,内管的末端从长臂管的管壁穿出,内管的前端从短臂管的一端穿出,内管的末端的端部连接有接头,内管靠近末端的外壁上套设有调节开关,内管靠近前端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长臂管的内腔中还设有与长臂管等长的穿线管,穿线管内管壁间隔的设有与穿线管同轴的支撑环,穿线管穿设有活动的线绳,线绳的前端从穿线管的前端穿出后缠绕在固定环上,线绳的末端穿出穿线管的末端留置在长臂管外。实施例二:参见图4-6,内容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穿线管与长臂管的内管壁为一体成型结构,长臂管的内管壁套装有与长臂管等长的支撑管,支撑管的硬度高于长臂管的硬度,长臂管的外圆周上活动的套设有外套管,外套管的硬度高于支撑管的硬度。【主权项】1.一种双腔T管,包括T管,所述T管包括长臂管和设在长臂管前端与长臂管一体成型的短臂管,短臂管的内腔与长臂管的内腔相通,其特征是:短臂管对应长臂管内腔末端的内管壁上设有固定环;长臂管的内腔中设有两端开口的内管,内管的末端从长臂管的管壁穿出,内管的前端从短臂管的一端穿出,长臂管的内腔中还设有与长臂管等长的穿线管,穿线管内管壁间隔的设有与穿线管同轴的支撑环,穿线管穿设有活动的线绳,线绳的前端从穿线管的前端穿出后缠绕在固定环上,线绳的末端穿出穿线管的末端留置在长臂管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T管,其特征是:长臂管的内管壁套装有与长臂管等长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硬度高于长臂管的硬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腔T管,其特征是:长臂管的外圆周上活动的套设有外套管,外套管的硬度高于支撑管的硬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T管,其特征是:所述内管的末端的端部连接有接头,内管靠近末端的外壁上套设有调节开关,内管靠近前端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T管,其特征是:长臂管与内管为一体成型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T管,其特征是:长臂管与穿线管为一体成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腔T管,其特征是:短臂管为背向长臂管弯曲的弯管。【专利摘要】一种双腔T管,包括T管,所述T管包括长臂管和设在长臂管前端与长臂管一体成型的短臂管,短臂管的内腔与长臂管的内腔相通,短臂管对应长臂管内腔末端的内管壁上设有固定环;长臂管的内腔中设有两端开口的内管,内管的末端从长臂管的管壁穿出,内管的前端从短臂管的一端穿出,长臂管的内腔中还设有与长臂管等长的穿线管,穿线管内管壁间隔的设有与穿线管同轴的支撑环,穿线管穿设有活动的线绳,线绳的前端从穿线管的前端穿出后缠绕在固定环上,线绳的末端穿出穿线管的末端留置在长臂管外。双腔T管的短臂管内设有固定环,长臂管内设有穿线管,拔管时,可拉动末端的线绳,弧形短臂管向中心折弯,减轻病人拔管痛苦。【IPC分类】A61M25/10【公开号】CN105233393【申请号】CN201510636336【专利技术人】常华, 黄涛, 刘宽浩, 闫春生, 曾畅 【申请人】黄河科技学院【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腔T管,包括T管,所述T管包括长臂管和设在长臂管前端与长臂管一体成型的短臂管,短臂管的内腔与长臂管的内腔相通,其特征是:短臂管对应长臂管内腔末端的内管壁上设有固定环;长臂管的内腔中设有两端开口的内管,内管的末端从长臂管的管壁穿出,内管的前端从短臂管的一端穿出,长臂管的内腔中还设有与长臂管等长的穿线管,穿线管内管壁间隔的设有与穿线管同轴的支撑环,穿线管穿设有活动的线绳,线绳的前端从穿线管的前端穿出后缠绕在固定环上,线绳的末端穿出穿线管的末端留置在长臂管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华,黄涛,刘宽浩,闫春生,曾畅,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