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志华专利>正文

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978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包括相配装的汽车二类底盘和压缩车厢,该压缩车厢装料端上边铰接有后厢,后厢内设升降板总成、刮板总成及提桶机构,后厢内还安装有推压机构,该推压机构配装有能与后厢的上边前内壁相铰接的推压板,推压板背面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推压油缸,推压油缸转动连接在后厢的顶内壁相铰接;在压缩车厢两侧设置圆弧板,结构紧凑,降低整备质量,提高了车辆的装载能力;配置了污水收集箱,防止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水溢出现象发生,有效地保护了周边环境;上部设置了推压机构,增大了垃圾处理时的压缩比,提高了整车单次垃圾的处理量,同时增强了整车的外形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卫机械中垃圾车的
,特别涉及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垃圾处理的高效性,已成为各方关注,特别是一种移动式的垃圾压缩车,按目前的压缩式垃圾车其大多采用内置刮板挤压的方式,其对垃圾的操作范围仅限于端部垃圾的层层挤进,相对而言,推压力较小,垃圾仍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这样一来,在同样的垃圾贮存体积下,垃圾的实际装载量受到限制,降低了一次处理的垃圾量,同时相应地增加了城市垃圾处理的费用,其操作方式效率低下,也有一种在压缩车后端设计有推压机构的,如专利号为ZL98228002.5的中国技术专利《后装式垃圾车垃圾推压机构》(公告号为CN2333671Y)就是此类设计。其关键技术是在平移板背面连接一推板,箱体上方固定一横梁,横梁两端套置一推杆,推杆另一端铰接在推板下部所铰接的活动小刮板的两臂上,推板铰接平移板;由于平移板的相对滑动性,并且平移板的结构不可能制作的很牢固,如其将推板铰接在平移板上,会势必降低推板的实际作用效果;而且在平移板下部一般会设置一刮垃圾的机构,该机构所刮起的垃圾紧贴在推板表面,在推板运行时,由于相互配合间隙的存在,易造成垃圾的内嵌,进而造成机构的不良运作甚至于运行的失常,而且垃圾处理时,垃圾易从上口向外跑出,形成垃圾的事实外溢;平移板上设置推板及推板动力机构,使得平移板的负载增加,降低了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垃圾装载能力强、压缩比高、无污水外溢及结构紧凑的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包括相配装的汽车二类底盘和压缩车厢,该压缩车厢装料端上边铰接有后厢,后厢内设升降板总成、刮板总成及提桶机构,后厢内还安装有推压机构,该推压机构配装有能与后厢的顶内壁相铰接的推压板,推压板背面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推压油缸,推压油缸转动连接在后厢的顶内壁相铰接。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推压油缸为平行布置的二个,推压油缸一端与后厢的顶内壁相铰接,相应地,上述的推压油缸另一端与推压板背面相铰接。上述的推压油缸与后厢的铰接处配装有关节轴承,相应地,上述的推压油缸与推压板的铰接处也配装有关节轴承。上述的升降板总成包括滑移在后厢内侧壁的升降板,该升降板的内面与推压板的背面相贴合配装。上述的压缩车厢装料端两侧边的上部各固定有滑杆座,每个滑杆座内滑配有锁紧杆;压缩车厢装料端两侧边的下端各固定能与锁紧杆相套接的锁紧座。上述的后厢出料端两侧边的下端各固定有能与锁紧杆相销配的活动锁紧套;后厢出-->料端两侧边的下端各铰接有锁紧油缸,锁紧油缸伸出端与锁紧杆相销接。上述的后厢出料端与压缩车厢装料端相贴合配装;后厢出料端底边固定有污水收集箱,该污水收集箱与后厢的内腔相通。上述的升降板底边活动连接有刮板总成,上述的后厢进料端配装有提桶机构。上述的压缩车厢底腔内安装有推板机构,该推板机构包括滑移在压缩车厢内腔的推板,推板背面铰接有推板油缸,推板油缸与压缩车厢的内底部相铰接。上述的压缩车厢两侧面制有向外凸起的圆弧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压缩车厢装料端上边铰接有后厢,后厢内设升降板总成、刮板总成及提桶机构,后厢内还安装有推压机构,该推压机构配装有能与后厢的上边前内壁相铰接的推压板,推压板背面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推压油缸,推压油缸转动连接在后厢的顶内壁相铰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压缩车厢两侧设置圆弧板,结构紧凑,降低整备质量,提高了车辆的装载能力;配置了污水收集箱,防止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水溢出现象发生,有效地保护了周边环境;上部设置了推压机构,增大了垃圾处理时的压缩比,提高了整车单次垃圾的处理量,同时增强了整车的外形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面位置示意图;图2是图1的背面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见附图1至图2所示。图标号说明:汽车二类底盘1,压缩车厢2,滑杆座21,锁紧杆22,锁紧座23,圆弧板24,后厢3,活动锁紧套31,锁紧油缸32,升降板总成4,升降板41,刮板总成5,提桶机构6,推压机构7,推压板71,推压油缸72,污水收集箱8,推板机构9,推板91,推板油缸9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包括相配装的汽车二类底盘1和压缩车厢2,压缩车厢2装料端上边铰接有后厢3,后厢3内设升降板总成4、刮板总成5及提桶机构6,后厢3内还安装有推压机构7,该推压机构7配装有能与后厢3的上边前内壁相铰接的推压板71,推压板71背面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推压油缸72,推压油缸72转动连接在后厢3的顶内壁相铰接。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推压油缸72为平行布置的二个,一般依中心线相对称布置,推压油缸72一端与后厢3的顶内壁相铰接相铰接,相应地,推压油缸72另一端与推压板71背面相铰接;同时在各铰接处配装有关节轴承,利于推压运行的多方向控制,能有效地保护推压油缸,以此可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使用寿命。压缩车厢2装料端两侧边的上部各固定有滑杆座21,每个滑杆座21内滑配有锁紧杆22;压缩车厢2装料端两侧边的下端各固定能与锁紧杆22相套接的锁紧座23;后厢3出料端两侧边的下端各固定有能与锁紧杆22相销配的活动锁紧套31;后厢3出料端两侧边的下端各铰接有锁紧油缸32,锁紧油缸32伸出端与锁紧杆22相销接;锁紧油缸32也是后厢3的翻转油缸,利用该锁紧油缸32可实现后厢3的向上翻转,进而可以进行压缩车厢2内垃圾的倾倒,此结构集后厢3翻转与锁紧于一体,结构紧凑,使用效果-->明显,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一般后厢3出料端与压缩车厢2装料端相贴合配装,两贴装面须弥合,有时在两贴装面处贴合一块密封橡胶条,通过密封橡胶条的弹性变形来达到两贴合面的密封。升降板总成4包括滑移在后厢3内侧壁的升降板41,升降板41的内面与推压板71的背面相贴合配装,贴合配装的优点在于能防止垃圾过量至上部,提高垃圾处理的干净性;升降板总成4内一般还配装有动力提升油缸,利用该动力提升油缸可实现升降板41的上下运行,而升降板41主要用于刮板总成5的上下运行,起到了中间支撑的作用,是一件中间过渡组件。升降板41底边活动连接有刮板总成5,一般通过转动销轴相连,刮板总成5一般配置有能刮压垃圾的刮板,其运行方式呈回旋方式,该刮板还有破碎垃圾的功能,能刮板处理的垃圾,其具有一定的脱水效果。与刮板相配合的面是后厢3进料端的堵塞器,该堵塞器主要用于存放垃圾,而在后厢3进料端配装有提桶机构6,通过提桶机构6将垃圾倾入堵塞器内,再由刮板将垃圾刮入内侧,内侧的垃圾通过升降板41提升至一定高度,在此高度是时,运行推压机构,将垃圾高压推放压缩车厢2的内腔,此已完成一次垃圾装载过程。还有在压缩车厢2底腔内安装有推板机构9,推板机构9包括滑移在压缩车厢2内腔的推板91,推板91背面铰接有推板油缸92,推板油缸92与压缩车厢2的内底部相铰接;推板91具在双重功能;其第一功能是:当垃圾在装料时,推压板71压缩垃圾时,其推板91可向前运动,实现垃圾的双向压缩;第二功能是:在压缩车厢2内垃圾装满后,翻转后厢3后,起动推板91将内腔的垃圾向外推出,实现垃圾的最终倾倒。本实施例中,压缩车厢2两侧面制有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包括相配装的汽车二类底盘(1)和压缩车厢(2),所述的压缩车厢(2)装料端上边铰接有后厢(3),所述的后厢(3)内设升降板总成(4)、刮板总成(5)及提桶机构(6),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厢(3)内还安装有推压机构(7),所述的推压机构(7)配装有能与后厢(3)的上边前内壁相铰接的推压板(71),所述的推压板(71)背面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推压油缸(72),所述的推压油缸(72)转动连接在后厢(3)的顶内壁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包括相配装的汽车二类底盘(1)和压缩车厢(2),所述的压缩车厢(2)装料端上边铰接有后厢(3),所述的后厢(3)内设升降板总成(4)、刮板总成(5)及提桶机构(6),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厢(3)内还安装有推压机构(7),所述的推压机构(7)配装有能与后厢(3)的上边前内壁相铰接的推压板(71),所述的推压板(71)背面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推压油缸(72),所述的推压油缸(72)转动连接在后厢(3)的顶内壁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推压油缸(72)为平行布置的二个,所述的推压油缸(72)一端与后厢(3)的顶内壁相铰接相铰接,相应地,所述的推压油缸(72)另一端与推压板(71)背面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推压油缸(72)与后厢(3)的铰接处配装有关节轴承,相应地,所述的推压油缸(72)与推压板(71)的铰接处也配装有关节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板总成(4)包括滑移在后厢(3)内侧壁的升降板(41),所述的升降板(41)的内面与推压板(71)的背面相贴合配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车厢的推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缩车厢(2)装料端两侧边的上部各固定有滑杆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况平
申请(专利权)人:阮志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