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9292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3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营救平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冲锋舟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构成,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将相邻所述冲锋舟侧边上拉环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梯形板体,所述梯形板体两侧沿其边缘设有若干供所述拉环穿过的椭圆形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营救平台利用能承受较大剪应力的杆件和面板,将两冲锋舟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性连接关系,具有抗高流速、安全、稳定和抗倾覆能力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洪抢险的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营救平台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多河流的国家,在易发洪灾的四大水系、九条江河和两大湖泊地区,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因此,抗洪抢险如今已成为应急部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应急部队配备的抗洪抢险主要装备是冲锋舟。由于冲锋舟具有航速快、体积小、操作简便、机动性好等特点,在应急部队遂行各种抗洪抢险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冲锋舟在完成救护、运送人员和物资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历次抗洪抢险过程中,救援有的因水流湍急,无法靠近和营救“孤岛”上的人员;有的因水势凶猛,冲锋舟被打翻冲走。目前,冲锋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冲锋舟虽然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储存,但乘载能力较小,不能满足应急部队遂行各种抗洪抢险任务的需要;(2)在高流速条件下(尤其是横渡高流速河流),冲锋舟侧翻的可能性非常大。(3)条件恶劣时航行稳定性差,还要降低载荷使用,并难以保证抢救生命快速,救援计划的有效实施。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营救平台,使其能够实施有效的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抗倾覆,稳定性和操作性较高的营救平台。本专利技术的营救平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冲锋舟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构成,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将相邻所述冲锋舟侧边上拉环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梯形板体,所述梯形板体两侧沿其边缘设有若干供所述拉环穿过的椭圆形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两所述冲锋舟尾部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两端连接有与所述冲锋舟尾部上排水孔相配合的卡扣。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两所述冲锋舟首部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两端连接有能够固定在所述冲锋舟首部的U型槽板。进一步的,所述梯形板体同一侧上两相邻所述椭圆形孔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冲锋舟上两相邻所述拉环的间距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包括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的第一夹持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体枢转连接的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之间形成与所述排水孔配合的卡□ ο进一步的,所述U型槽板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固定孔。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营救平台利用能承受较大剪应力的杆件和面板,将两冲锋舟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性连接关系,具有抗高流速、安全、稳定和抗倾覆能力等性能。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连接杆的结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连接杆的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营救平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冲锋舟10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构成,连接组件包括将相邻冲锋舟10侧边上拉环相连的连接板20,连接板20包括梯形板体21,梯形板体21两侧沿其边缘设有若干供所述穿过的椭圆形孔22。由于冲锋舟10的外侧是曲面,在梯形板体21两侧设置沿着梯形板梯21倾斜的边缘设置椭圆形孔22,使得营救平台中的冲锋舟10在水中的位置比较容易操控;椭圆形孔22提高了连接板安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优选的,梯形板体21同一侧上两相邻椭圆形孔22之间的间距与冲锋舟10上两相邻拉环的间距相等,以便通过一块梯形板梯21即可将两冲锋舟10上的拉环全部连接起来,从而将两冲锋舟10支撑住。本专利技术中的营救平台首先通过连接板20将各冲锋舟10连接成一个整体,为增加冲锋舟10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两冲锋舟10尾部的第一连接杆30,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杆30包括第一杆体31,第一杆体31两端连接有与冲锋舟10尾部上排水孔相配合的卡扣。具体的,卡扣包括与第一杆体31连接的第一夹持体32以及与第一夹持体32枢转连接的第二夹持体33,第一夹持体32与第二夹持体33之间形成与排水孔配合的卡口 34。安装时,将卡口 34套在冲锋舟10的排水孔上,利用螺栓将卡口 34锁紧,使卡扣与排水孔紧扣。由于将两冲锋舟10的尾部用第一连接杆30连接,大大提高了由两冲锋舟10构成的营救平台的稳定性。将两冲锋舟10的尾部利用第一连接杆30连接,使两冲锋舟纵向轴线保持平行,确保了航行的可操控性。另外,第一连接杆30能够减少连接部位的受力,避免第一连接杆30与冲锋舟10侧缘承受较大的剪力,从而避免营救平台因荷载不均衡而破坏。为进一步提高营救平台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两冲锋舟10首部的第二连接杆40,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杆40包括第二杆体41,第二杆体41两端连接有能够固定在冲锋舟10首部的U型槽板42,在U型槽板42的其中一侧壁上设置固定孔43,以便通过固定孔43将U型槽板42固定在冲锋舟10首部。利用第二连接杆30将两冲锋舟10的首部连接,利用第一连接杆30将两冲锋舟10的尾部连接,首部与尾部之间形成三角形的连接关系,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营救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样,连接板20与第一连接杆30之间形成三角形的连接关系,连接板20与第二连接杆40之间也形成三角形的连接关系,大大确保了营救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营救平台,比单个冲锋舟在高流速下具备更安全、更可靠的航行性能。一、横稳性营救平台与单个冲锋舟相比,在相同的排水量下产生更小的横倾斜,摇摆周期变长,抗横倾力矩更大,在海上遇到风浪时会不会产生急剧的摇摆,营救平台发生侧翻的可能性较小。二、初稳性营救平台与单个冲锋舟相比,由于营救平台在遇到风浪时,倾斜角较小,在浮心与重心不变得情况下,提高了营救平台的初稳性半径,从而使得营救平台具有较高的初稳性。三、操作性由两冲锋舟连接而成的营救平台,采用双动力协调驱动,在水域中同样能够实现直线航行和小角度转弯;在向特定的目标航行时,能够顺利避开障碍物,到达特定目标,营救平台的操作性相比单独的冲锋舟未被削弱。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营救平台,其特征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冲锋舟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构成,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将相邻所述冲锋舟侧边上拉环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梯形板体,所述梯形板体两侧沿其边缘设有若干供所述拉环穿过的椭圆形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两所述冲锋舟尾部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两端连接有与所述冲锋舟尾部上排水孔相配合的卡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两所述冲锋舟首部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两端连接有能够固定在所述冲锋舟首部的U型槽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板体同一侧上两相邻所述椭圆形孔之间的间距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营救平台,其特征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冲锋舟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构成,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将相邻所述冲锋舟侧边上拉环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梯形板体,所述梯形板体两侧沿其边缘设有若干供所述拉环穿过的椭圆形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鲁中江召兵陈启飞罗杰邱艳宇刘家贵徐小辉李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