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包括:采集单元采集与路测单元以V2I通信方式连接的若干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比对单元比对采集单元采集的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事故中心确定单元在当比对单元确定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时,确定所有减速车辆前进方向上最前方的车辆,来设为事故中心;发送单元发送拍摄命令与事故确认消息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判断单元根据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传回的照片与事故确认消息,来判断是否发生事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可以判断是否有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第一时间发回事故现场的照片判断车辆受损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车联网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车联网包括车与车(V2V)、车与路(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与人(V2P)、车与中心(V2C)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车与路(V2I)是通过设置在公路边的路侧单元与车辆或车辆上的车载单元连接,路测单元连接互联网,来使车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现有的车联网系统只能基于浮动车数据来判断交通是否拥堵,无法判断是否有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不能第一时间提供事故现场图片辅助判断车辆受损情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车联网系统存在的无法判断是否有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不能第一时间提供事故现场图片辅助判断车辆受损情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采集监控路段多个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判断所述多个车辆运动状态数据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并以此确认是否需要进一步判断前方是否发生事故;包括以下步骤: 51:采集与路测单元以V2I通信方式连接的若干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 52:比对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当确定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时,进入S3 ;反之,则重复顺序执行步骤S1 ; 53:确定所有减速车辆前进方向上最前方的车辆,并将其设为事故中心; 54:向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发送拍摄命令与事故确认消息; 55:根据所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传回的照片和事故确认消息判断是否发生了事故。进一步的,还包括:当判断发生事故时,进入步骤S7:发送事故信息到交通控制中心,并更新本地历史事故数据库。进一步的,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前进方向,并计算所述多个车辆的平均速度V和平均加速度A ;所述预设值包括预设速度Vk和预设加速度Ak,当平均速度V〉预设速度Vk且平均加速度A〈预设加速度A k〈0时,则认为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进一步的,还包括:当判断未发生事故时,进入步骤S6:修正所述预设速度Vk和所述预设加速度Ak;重复顺序执行步骤S1。进一步的,所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包括所述事故中心半径100米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进一步的,当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传回的照片的综合判定结果与事故确认的综合判定结果均为发生了事故,则最终判定发生了事故。进一步的,当判定发生了事故时,控制中心确定是否误判,当没有误判时,更新本地历史事故数据库;当发生误判时,修正所述预设值。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监控路段多个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判断所述多个车辆运动前方是否发生事故;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路测单元以V2I通信方式连接的若干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比对单元,用于比对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事故中心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对单元确定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时,确定所有减速车辆前进方向上最前方的车辆,并将其设为事故中心;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发送拍摄命令与事故确认消息;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传回的照片与事故确认消息,来判断是否发生了事故。进一步的,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发生事故时,所述判断单元发送事故信息到交通控制中心,并更新所述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的本地历史事故数据库。进一步的,还包括计算单元,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前进方向,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多个车辆的平均速度V和平均加速度A ;所述预设值包括预设速度Vk和预设加速度A k,当平均速度V〉预设速度Vk且平均加速度A〈预设加速度Ak〈0时,所述比对单元确定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及系统可以判断是否有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第一时间发回事故现场的照片判断车辆受损情况,也有助于对交通事故的责任进行认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模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模块图。图中,10为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100为米集单兀,102为比对单兀,104为事故中心确定单元,106为发送单元,108为判断单元,110为计算单元,112为修正单元。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1 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模块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1包括采集单元100、比对单元102、事故中心确定单元104、发送单元106、判断单元108、计算单元110和修正单元112。在本实施例中,车与路(V2I)是通过设置在公路边的路侧单元与车辆或车辆上的车载单元连接,路测单元连接互联网,来使车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采集单元100用于采集与路测单元(未标示)以V2I通信方式连接的若干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对单一路测单元范围内的所有车辆运动状态数据进行采集,采集的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前进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采集单元100每30秒采集一次路测单元范围内的所有车辆运动状态数据。比对单元102用于比对采集单元100采集的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计算单元110用于计算采集单元100采集的多个车辆的平均速度V和平均加速度A。在本实施方式中,预设值包括预设速度Vk和预设加速度A k,当平均速度V〉预设速度Vk且平均加速度A〈预设加速度A k〈0时,比对单元102确定采集单元100采集的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事故中心确定单元104用于当比对单元102确定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时,确定所有减速车辆前进方向上最前方的车辆,来设为事故中心。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找出采集单元100采集的多个车辆中加速度小于零的车判断为减速车辆。发送单元106用于发送拍摄命令与事故确认消息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在本实施例中,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包括事故中心半径100米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判断单元108用于根据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传回的照片与事故确认消息,来判断是否发生事故。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判断单元108判断发生事故时,判断单元108发送事故信息到交通控制中心,并更新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系统1的本地历史事故数据库(未标示),事故?目息可包括事故地点、事故影响范围、事故发生时间和现场图片。基于V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V2I的自适应事故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采集监控路段多个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判断所述多个车辆运动状态数据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并以此确认是否需要进一步判断前方是否发生事故;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与路测单元以V2I通信方式连接的若干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S2:比对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当确定所述多个车辆的运动状态数据不在预设值范围内时,进入S3;反之,则重复顺序执行步骤S1;S3:确定所有减速车辆前进方向上最前方的车辆,并将其设为事故中心;S4:向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发送拍摄命令与事故确认消息;S5:根据所述事故中心预设范围内的所有减速车辆传回的照片和事故确认消息判断是否发生了事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海,王川久,谯志,王少飞,祖晖,付建胜,李敏,张登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云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