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8940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9 04:04
一种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件及调节组件,每组调节组件包括驱动轮以及两个齿条;驱动件活动设置于角模板上,驱动轮设置于驱动件的一侧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两个齿条分别设置于两块边模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且每个齿条与每块边模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两个齿条的一端与边模板连接,另一端相向延伸相同长度并分别啮合于驱动轮相对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电梯井浇注过程中,只需要通过驱动调节机构中驱动件带动内筒模向内收缩与向外张开,便可轻松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支模与拆模步骤,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调节机构采用齿轮或蜗轮结构进行驱动,避免复杂驱动体系,维护方便且操作简单。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该调节机构的内筒模及电梯井模板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梯井施工的调节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电梯井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搭设木制的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之间预留一定间距,且两者通过对拉螺杆固定连接后在内外侧模板之间的空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对拉螺杆,再拆除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此种方式的装模和拆模过程相当繁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电梯井施工空间较小,无论是安装或者拆除都比较复杂;另外,还有一些采用整体式收模支模的电梯井模板体系,如采用铰链式、液压活塞式等,但其体系的制作比较复杂,操作起来复杂,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容易装拆的用于电梯井施工的调节机构。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该调节机构的内筒模。另外,还提供一种带有该内筒模的电梯井模板装置。—种调节机构,其设置于内筒模上,所述内筒模包括至少一组内模板,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角模板及两块边模板,两块所述边模板可相向或相背的移动设置于所述角模板上相对的两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件及至少一组与所述驱动件配合的调节组件,每组调节组件包括驱动轮以及两个齿条;所述驱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角模板上,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驱动件的一侧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两个所述齿条分别设置于两块所述边模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且每个所述齿条与每块所述边模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两个所述齿条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边模板连接,另一端相向延伸相同长度并分别啮合于所述驱动轮相对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可沿轴向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角模板上,所述驱动件面向所述驱动轮的一侧沿轴向排列有若干齿牙;若干所述齿牙沿所述驱动件的径向凸出,所述驱动轮为与若干所述齿牙啮合的齿轮;或者所述驱动件为转动连接于所述角模板上的蜗杆,所述驱动轮为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啮合于所述驱动件的一侧,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传动轮同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的轴向方向、所述传动轮的轴向方向以及两者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可沿轴向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角模板上,所述驱动件面向所述传动轮的一侧沿轴向排列有若干齿牙;若干所述齿牙沿所述驱动件的径向凸出,所述传动轮为与若干所述齿牙啮合的齿轮;或者所述驱动件为转动连接于所述角模板上的蜗杆,所述传动轮为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机构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于所述传动轮、所述驱动轮以及两个所述齿条外。—种内筒模包括至少一组内模板以及调节机构,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角模板及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角模板相对两侧的两块边模板,所述调节机构为所述的调节机构,每组所述内模板上设置有所述调节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模板包括侧板及分别固定于所述侧板顶部与底部的两块固定板,每块所述固定板包括面向两块所述边模板的侧边,两块所述边模板相向或相背的移动设置于两块所述固定板的所述侧边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件及两组调节组件,所述驱动件活动连接于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两组所述调节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筒模包括四组内模板,每组所述内模板还包括角模板平板,所述平板可拆卸地连接于一块和/或两块所述边模板远离所述角模板的一侧。一种电梯井模板装置包括外模板及上述内筒模,所述外模板围设于所述内筒模外并与所述内筒模通过对拉螺杆固定,且所述外模板与所述内筒模二者之间形成混凝土浇注空间。本技术在进行电梯井浇注过程中,只需要通过驱动调节机构中驱动件带动内筒模向内收缩与向外张开,便可轻松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支模与拆模步骤,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调节机构采用齿轮或蜗轮结构进行驱动,避免复杂驱动体系,维护方便且操作简单。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该调节机构的内筒模及电梯井模板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带内筒模的电梯井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内筒模中其中一组内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调节机构与内模板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求电梯井模板装置与外模板的配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看图1,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电梯井模板装置100包括外模板10及内筒模30。外模板10围设于内筒模30外并与内筒模30通过对拉螺杆11固定。外模板10与内筒模30 二者之间形成混凝土浇筑空间,浇注完成后混凝土将凝固形成所需的电梯井壁99。其中,内筒模30包括至少一组内模板31以及调节机构35。调节机构35设置于每组内模板31上,用于在支模时向外推开内筒模30整体,使其与外模板10配合形成电梯井壁99的形状;并在拆模时向内拉拢内筒模30整体,使其与浇筑后成型的电梯井壁99分离以方便吊出电梯井外。请参看图2,每组内模板31包括角模板310及可相向或相背地移动设置于角模板310相对两侧的两块边模板312。具体地,每块角模板310包括侧板3101及两块固定板3103。侧板3101大体呈中空直角状,两块固定板3103为分别固定于侧板3101的顶部与底部的直角板,其与侧板3101共同围设形成直角“V”型的安装槽3105。每块固定板3103包括连接于侧板3101两条直角边之间的侧边3107。两块边模板312相向或相背地移动设置于两块固定板3103的侧边3107上。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内筒模30包括四组内模板31。四组内模板31相互固定连接形成所需灌注的四边形整体式电梯井内筒形状。其中,外模板10围设于内模板31外并通过对拉螺杆11与对应内模板31固定。四个角模板310位于四边形内筒模30的四个边角处,相邻两组内模板31中相邻两块边模板312连接形成四边形电梯井中一面电梯井壁99。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内筒模30整体拼接形成的形状可以根据所需灌注的电梯井的形状而定,且每组内模板31中边模板3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不作限定。进一步地,内筒模30还包括平板114 (如图6所示)。平板114可拆卸地连接于每组内模板31中一块和/或两块边模板312上,从而使内筒模30可根据不同电梯井的大小进行适应性调整,实用性强且利用率高。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相邻两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机构,其设置于内筒模上,所述内筒模包括至少一组内模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内模板包括角模板及两块边模板,两块所述边模板可相向或相背的移动设置于所述角模板上相对的两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件及至少一组与所述驱动件配合的调节组件,每组调节组件包括驱动轮以及两个齿条;所述驱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角模板上,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驱动件的一侧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两个所述齿条分别设置于两块所述边模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且每个所述齿条与每块所述边模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两个所述齿条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边模板连接,另一端相向延伸相同长度并分别啮合于所述驱动轮相对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