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跷跷板插座,防尘、使用空间优化,它包括矩形壳体,它还包括转轴(3)和开口向上的U形支座,前竖直板(5)位于前侧板(6)的前方,后竖直板(7)位于后侧板(8)的后方,转轴(3)一端与前竖直板(5)固定连接,转轴(3)另一端依序垂直穿过前侧板(6)、后侧板(8)后与后竖直板(7)固定连接,前侧板(6)、后侧板(8)分别与转轴(3)转动连接;上板(1)设有高出上板(1)的上表面的凸台(11),凸台(11)设有盖子(12),凸台(11)顶面为插孔区(9),盖子(12)设有供外接插头的线缆通过的线槽(14),插孔区(9)设有插孔(13),插孔(13)内设有具有弹性的触片,触片与跷跷板插座的插头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结构
,具体讲是一种跷跷板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用品,但是长久以来,主流插座的结构一般是方形的结构,它包括矩形壳体,在矩形壳体的上表面设有插孔,矩形壳体内设有用于夹住插头的有弹性触片,方形向来是主流,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也随之提高,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新奇的插座,比如蛇形可变插座等等,提供给用户更多地选择,因此,投入对插座的研究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防水、防尘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水、防尘的跷跷板插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跷跷板插座,它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包括左右两个端板、前后两个侧板以及上板和下板,它还包括转轴和开口向上的U形支座,U形支座包括前后两块竖直板以及连接两竖直板的底板,U形支座位于矩形壳体的中部,前竖直板位于前侧板的前方,后竖直板位于后侧板的后方,前竖直板、前侧板、后竖直板、后侧板相互平行,转轴一端与前竖直板固定连接,转轴另一端依序垂直穿过前侧板、后侧板后与后竖直板固定连接,前侧板、后侧板分别与转轴转动连接;上板设有高出上板的上表面的凸台,凸台设有盖子,凸台顶面为插孔区,盖子设有供外接插头的线缆通过的线槽,插孔区设有插孔,插孔内设有具有弹性的触片,触片与跷跷板插座的插头电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矩形壳体位于开关的转轴两边的部分可以上下围绕转轴运动,从而实现矩形壳体倾斜,插孔区位于凸台顶面,使用时,首先取下盖子或者翻开盖子,然后用户使用外接插头从上向下插入插孔,接着盖好盖子,同时,外接插头的线缆经线槽进出盖子。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矩形壳体倾斜,插孔区位于凸台顶面,使得水流入插孔的可能性极大降低,能够有效防水,同时还防尘,所以本技术具有防水、防尘的优点。作为改进,两块竖直板均为梯形板,这样,减重同时,稳定性依然较好。作为改进,下板的下表面的两端均设有缓冲垫,这样,当插孔区没有插头插入时,矩形壳体运动是能够对下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对矩形壳体内元器件提供缓冲,保护内部元器件。作为改进,前侧板、后侧板与转轴之间均设有自润滑轴套,这样,降噪同时,转动顺滑,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跷跷板插座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跷跷板插座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跷跷板插座的盖子的左视图。图中所示,1、上板,2、下板,3、转轴,4、底板,5、前竖直板,6、前侧板,7、后竖直板,8、后侧板,9、插孔区,10、缓冲垫,11、凸台,12、盖子,13、插孔,14、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跷跷板插座,它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包括左右两个端板、前后两个侧板以及上板I和下板2,它还包括转轴3和开口向上的U形支座,U形支座包括前后两块竖直板以及连接两竖直板的底板4,U形支座位于矩形壳体的中部,前竖直板5位于前侧板6的前方,后竖直板7位于后侧板8的后方,前竖直板5、前侧板6、后竖直板7、后侧板8相互平行,转轴3 —端与前竖直板5固定连接,转轴3另一端依序垂直穿过前侧板6、后侧板8后与后竖直板7固定连接,前侧板6、后侧板8分别与转轴3转动连接;上板I设有高出上板I的上表面的凸台11,凸台11设有盖子12,凸台11顶面为插孔区9,盖子12设有供外接插头的线缆通过的线槽14,插孔区9设有插孔13,插孔13内设有具有弹性的触片,触片与跷跷板插座的插头电连接。盖子12的一侧可以与上板I的上表面铰接,这样,盖子12就能够围绕盖子12的一侧翻开使用,当然,也可以直接放在上板I的上表面以将盖子12盖住。线槽14位于盖子12的左侧面的下部,这样,矩形壳体向左倾斜时,水基本不会通过线槽14进入盖子12内,矩形壳体若是向右倾斜,虽然会有一定的水进入盖子12内,但是由于凸台11在高处,而且进入的水会从盖子12和上板I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出,因此仍然具有较好防水效果;当然也可以在盖子12的左右侧面均设置线槽14,一方面可以使线缆从左侧、右侧均可以进出盖子12,另一方面通过线槽14使盖子12内的水尽快流出。两块竖直板均为梯形板。下板2的下表面的两端均设有缓冲垫10。前侧板6、后侧板8与转轴3之间均设有自润滑轴套。本例中,下板2与底板4平行时,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等于矩形壳体的厚度,即矩形壳体的高度,这样,矩形壳体左右两部分的摆动高度较为合适,不至于过大,也不至于过小,适用于大部分场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跷跷板插座,它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包括左右两个端板、前后两个侧板以及上板(I)和下板(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转轴(3)和开口向上的U形支座,U形支座包括前后两块竖直板以及连接两竖直板的底板(4),U形支座位于矩形壳体的中部,前竖直板(5)位于前侧板(6)的前方,后竖直板(7)位于后侧板(8)的后方,前竖直板(5)、前侧板(6)、后竖直板(7)、后侧板(8)相互平行,转轴(3)—端与前竖直板(5)固定连接,转轴(3)另一端依序垂直穿过前侧板(6)、后侧板(8)后与后竖直板(7)固定连接,前侧板(6)、后侧板⑶分别与转轴⑶转动连接;上板⑴设有高出上板⑴的上表面的凸台(11),凸台(11)设有盖子(12),凸台(11)顶面为插孔区(9),盖子(12)设有供外接插头的线缆通过的线槽(14),插孔区(9)设有插孔(13),插孔(13)内设有具有弹性的触片,触片与跷跷板插座的插头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插座,其特征在于,两块竖直板均为梯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插座,其特征在于,下板(2)的下表面的两端均设有缓冲垫(10) O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插座,其特征在于,前侧板(6)、后侧板(8)与转轴(3)之间均设有自润滑轴套。【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跷跷板插座,防尘、使用空间优化,它包括矩形壳体,它还包括转轴(3)和开口向上的U形支座,前竖直板(5)位于前侧板(6)的前方,后竖直板(7)位于后侧板(8)的后方,转轴(3)一端与前竖直板(5)固定连接,转轴(3)另一端依序垂直穿过前侧板(6)、后侧板(8)后与后竖直板(7)固定连接,前侧板(6)、后侧板(8)分别与转轴(3)转动连接;上板(1)设有高出上板(1)的上表面的凸台(11),凸台(11)设有盖子(12),凸台(11)顶面为插孔区(9),盖子(12)设有供外接插头的线缆通过的线槽(14),插孔区(9)设有插孔(13),插孔(13)内设有具有弹性的触片,触片与跷跷板插座的插头电连接。【IPC分类】H01R13/52, H01R13/72【公开号】CN204947201【申请号】CN201520749320【专利技术人】徐天颖 【申请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日】2016年1月6日【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跷跷板插座,它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包括左右两个端板、前后两个侧板以及上板(1)和下板(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转轴(3)和开口向上的U形支座,U形支座包括前后两块竖直板以及连接两竖直板的底板(4),U形支座位于矩形壳体的中部,前竖直板(5)位于前侧板(6)的前方,后竖直板(7)位于后侧板(8)的后方,前竖直板(5)、前侧板(6)、后竖直板(7)、后侧板(8)相互平行,转轴(3)一端与前竖直板(5)固定连接,转轴(3)另一端依序垂直穿过前侧板(6)、后侧板(8)后与后竖直板(7)固定连接,前侧板(6)、后侧板(8)分别与转轴(3)转动连接;上板(1)设有高出上板(1)的上表面的凸台(11),凸台(11)设有盖子(12),凸台(11)顶面为插孔区(9),盖子(12)设有供外接插头的线缆通过的线槽(14),插孔区(9)设有插孔(13),插孔(13)内设有具有弹性的触片,触片与跷跷板插座的插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颖,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