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强聚油的雾化导热丝,包括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以及第二导线圈;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以及第二导线圈均为环形螺旋弹簧结构,螺旋发热丝一端与第一导线圈相连,且螺旋发热丝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圈相连,螺旋发热丝外表面还设有增大与烟油接触面积以增强雾化效果的外缠绕发热丝,外缠绕发热丝紧密圈绕在螺旋发热丝外表面。通过在螺旋发热丝上增设外缠绕发热丝,当烟油接近螺旋发热丝时,外缠绕发热丝能够增大与烟油的接触面积,增强加热效果,从而达到导热均匀、聚油性强,雾化快的效果。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以及第二导线圈的结合,使得导热丝能够承受更大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发热丝的
,尤其涉及一种强聚油的雾化导热丝。
技术介绍
电子烟雾化器就是电子烟,健康电子烟的前称。2005年最早出现在中国。介乎电子元器件与食品之间的新型产品。他和传统香烟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经过燃烧,没有焦油、一氧化碳、亚硝酸、等有毒物质。同时也不会有对周围人群影响非常大的二手烟。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112032.6”,为“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一发热核心部,所述发热核心部包括陶瓷座、置于陶瓷座下端的底盖、发热丝、导油绳、雾化管、上盖,所述陶瓷座压在底盖上面,与底盖缺口成90度,所述雾化管上设有长条孔,该长条孔与底盖上的切口贴合,所述导油绳一端缠绕在发热丝上,另一端缠绕于陶瓷座一圈后压进陶瓷座与雾化管之间间隙。该技术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丝和导油绳通过陶瓷座的结合,利用陶瓷座内径小,达到发热集中,烟雾均匀,外表由顶盖,雾化管,底盖压合而成,烟油通过雾化管底部进入雾化腔,由导油绳吸取到发热丝雾化,外壳玻璃直管装油,不锈钢外管保证玻璃不易碎,达到健康环保。然而,该是有新型的电子烟雾化器在烟油量大的时候不能够保证及时的雾化,从而导致烫伤或者烟油雾化不完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强聚油的雾化导热丝。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强聚油的雾化导热丝,包括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以及第二导线圈;所述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以及第二导线圈均为环形螺旋弹簧结构,所述螺旋发热丝一端与第一导线圈相连,且螺旋发热丝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圈相连,所述螺旋发热丝外表面还设有增大与烟油接触面积以增强雾化效果的外缠绕发热丝。其中,所述外缠绕发热丝的起始端设置在第一导线圈和螺旋发热丝的连接处,所述外缠绕发热丝的终止端设置在螺旋发热丝和第二导线圈的连接处,所述外缠绕发热丝的圈绕直径与螺旋发热丝的圈柱外径相等,所述外缠绕发热丝焊接在螺旋发热丝上。其中,所述外缠绕发热丝以顺时针方式、逆时针方式或者顺逆交错方式缠绕在螺旋发热丝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圈的圈体直径与第二导线圈的圈体直径相等,且螺旋发热丝的圈体直径大于第一导线圈和螺旋发热丝的直径,所述第一导线圈的端部和螺旋发热丝的端部分别引出一导线引脚与电子烟导线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第二导线圈以及两端引出的导线引脚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导线圈的螺旋圈数和第二导线圈的螺旋圈数相等,且小于螺旋发热丝的螺旋圈数,所述第一导线圈的圈高和第二导线圈的圈高相等,且小于螺旋发热丝的圈高。其中,该雾化导热丝上还设有一层疏油漆,所述疏油漆涂敷在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第二导线圈以及外缠绕发热丝内外表面,所述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以及第二导线圈均容置在电子烟的雾化仓中。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第二导线圈、外缠绕发热丝以及两端引出的导线引脚均为铜材质、银材质或者二者结合的合金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强聚油的雾化导热丝,通过在螺旋发热丝上增设外缠绕发热丝,当烟油接近螺旋发热丝时,外缠绕发热丝能够增大与烟油的接触面积,增强加热效果,从而达到导热均匀、聚油性强,雾化快的效果。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以及第二导线圈的结合,使得导热丝能够承受更大功率。本技术的雾化导热丝结构简单,雾化效果佳,适于广泛应用于实际电子烟的生产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强聚油的雾化导热丝的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0、第一导线圈11、螺旋发热丝12、第二导线圈13、外缠绕发热丝14、导线引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强聚油的雾化导热丝,包括第一导线圈10、螺旋发热丝11以及第二导线圈12 ;第一导线圈10、螺旋发热丝11以及第二导线圈12均为环形螺旋弹簧结构,螺旋发热丝11 一端与第一导线圈10相连,且螺旋发热丝11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圈12相连,螺旋发热丝11外表面还设有增大与烟油接触面积以增强雾化效果的外缠绕发热丝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强聚油的雾化导热丝,通过在螺旋发热丝11上增设外缠绕发热丝13,当烟油接近螺旋发热丝11时,外缠绕发热丝13能够增大与烟油的接触面积,增强加热效果,从而达到导热均匀、聚油性强,雾化快的效果。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以及第二导线圈的结合,使得导热丝能够承受更大功率。本技术的雾化导热丝结构简单,雾化效果佳,适于广泛应用于实际电子烟的生产过程中。在本实施例中,外缠绕发热丝13的起始端设置在第一导线圈10和螺旋发热丝11的连接处,外缠绕发热丝13的终止端设置在螺旋发热丝11和第二导线圈12的连接处,夕卜缠绕发热丝13的圈绕直径与螺旋发热丝11的圈柱外径相等,外缠绕发热丝13焊接在螺旋发热丝11上。外缠绕发热丝13完全覆盖了整个螺旋发热丝11,作为发热量最大的部位,夕卜缠绕发热丝13能够很快的从螺旋发热丝11上获取热量,并将烟油及时雾化。在本实施例中,外缠绕发热丝13以顺时针方式、逆时针方式或者顺逆交错方式缠绕在螺旋发热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聚油的雾化导热丝,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以及第二导线圈;所述第一导线圈、螺旋发热丝以及第二导线圈均为环形螺旋弹簧结构,所述螺旋发热丝一端与第一导线圈相连,且螺旋发热丝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圈相连,所述螺旋发热丝外表面还设有增大与烟油接触面积以增强雾化效果的外缠绕发热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诒永,
申请(专利权)人:王诒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