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用粉粒物料运输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58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半挂车用粉粒物料运输罐,它包括有罐体,设在该罐体底部、其上部设有流化床气室的卸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由一段一端封闭的小筒体与一段一端封闭的大筒体和接在所述大筒体与小筒体之间的过渡部分组成;所述小筒体的轴心线高于所述大筒体的轴心线;所述小筒体和大筒体底部均设有所述卸料口。(*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挂车用粉粒物料运输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其内设有流化床的粉粒物料运输罐
                        
技术介绍
现有半挂车用粉粒物料运输罐,其内设的流化床气室为单气室,一个卸料口,罐体一般都制成中部低前后两端高的马鞍形状,这种结构的罐体一方面气室的容积较大无法充分利用罐体的装载空间,罐体装载受限;另一方面,罐体两端与卸料口的距离远,卸料时,物料排出速度慢、且难以完全排尽,剩余料多;再一方面,这种结构的罐体需要由多段斜圆柱连接构成,因此,罐体制造的工艺装备复杂、制造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半挂车用粉粒物料运输罐,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罐体的利用率和装载率;同时加快出料速度、减小物料卸料残余和罐体的制造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是:它包括有罐体,设在该罐体底部、其上部设有流化床气室的卸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由一段一端封闭的小筒体与一段一端封闭的大筒体和接在所述大筒体与小筒体之间的过度部分组成;所述小筒体的轴心线高于所述大筒体的轴心线;所述小筒体和大筒体底部均设有所述卸料口。上述小筒体底部的所述卸料口有一个,所述大筒体底部的所述卸料口有多个。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罐体装载率高。设置小筒体的轴心线高于大筒体的轴心线,可以利用其自身形成半挂车鹅颈直接安装半挂车的牵引销,充分的利用了现有半挂车用粉粒物料运输罐因牵引销安装而浪费的空间。此外,在罐体的下部安装多个上设流化床气室的卸料口,可保证物料顺利排出而又能节省流化床气室占用的空间。以长度为12.9米、宽度为2.5米、高度为3.8米的半挂车用粉粒物料运输罐为例,本罐可比现有技术的装载量增加5~10立方米。-->2、出料速度快、物料残余率低。由于采用多卸料口、多个小流化床气室的本罐结构与现有单卸料口、单气室的现有技术相比,物料排出时流动距离短,,因此,物料排出彻底,不存在剩余料的问题。3、加工难度小。仅由一端封闭的小筒体与一端封闭的大筒体连接制成的罐体与现有技术需要多段斜圆柱相互连接的结构相比,本罐的加工难度可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述。图1所示实例中,本半挂车用粉粒物料运输罐的罐体主要由小筒体封头4、小筒体3、过渡部分2、大筒体1和大筒体封头7构成;小筒体3的轴心线高于所述大筒体1的轴心线,使小筒体3顶部与大筒体1顶部的高度平齐,让小筒体3底部空间用于安装半挂车的牵引销。小筒体3底部设置有一个卸料口5,大筒体1底部设置有三个卸料口6,在罐体内,卸料口5和卸料口6的上部均设有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挂车用粉粒物料运输罐,它包括有罐体,设在该罐体底部、其上部设有流化床气室的卸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由一段一端封闭的小筒体与一段一端封闭的大筒体和接在所述大筒体与小筒体之间的过渡部分组成;所述小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华唐毅林范小秋钱志超罗继宗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汽车改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