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片自动上料机,包括上料工作台和移载工作台,上料工作台上设置有立架、分别位于立架两侧的第一左右移载机构和储料放料机构,立架上安装有第一前后移载机构,第一前后移载机构固定有抓料机构,第一左右移载机构固定有第一上下升降机构,第一上下升降机构固定有第一夹料机构,储料放料机构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储料仓和放料架,移载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二上下升降机构,第二上下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前后移载机构,第二前后移载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左右移载机构,第二左右移载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夹料机构和可旋转夹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少工伤事故发生;无需在冲床内做取料动作;整套设备安全可靠且可以保证稳定的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机,尤其涉及一种铁片自动上料机。
技术介绍
现有铁片在加工时,由人工放置铁片于冲床内,这种操作存在以下缺陷:铁片在拿取的过程中容易划伤作业员的手;作业员长时间放置容易导致手酸痛、疲劳,而且需要在冲床内取料,一不留神就会发生模具压伤作业员肢体的工伤事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大批量铁片的加工,企业竞争力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铁片自动上料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片自动上料机,包括上料工作台和移载工作台,所述上料工作台上设置有立架、分别位于所述立架两侧的第一左右移载机构和储料放料机构,所述立架上安装有第一前后移载机构,所述第一前后移载机构固定有抓料机构,所述第一左右移载机构固定有第一上下升降机构,所述第一上下升降机构固定有第一夹料机构,所述储料放料机构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储料仓和放料架,所述移载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二上下升降机构,所述第二上下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前后移载机构,所述第二前后移载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左右移载机构,所述第二左右移载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夹料机构和可旋转夹料机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铁片自动上料机进一步包括所述抓料机构包括抓料气缸、与所述抓料气缸固定的抓料件。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铁片自动上料机进一步包括所述抓料件为吸盘或电磁铁。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铁片自动上料机进一步包括所述储料仓包括两个立板、设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底板,两个所述立板相对设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铁片自动上料机进一步包括所述立板呈[形。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铁片自动上料机进一步包括所述上料工作台的台面下端固定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与所述底板连接。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铁片自动上料机进一步包括所述放料架包括放料座、固定在所述放料座上的至少一个限位件。 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铁片自动上料机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左右移载机构上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均安装有所述第二夹料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上均安装有所述可旋转夹料机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铁片自动上料机进一步包括所述可旋转夹料机构包括第三夹料机构、与所述第三夹料机构固定的旋转机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铁片自动上料机进一步包括还设置有落料座、位于所述落料座下方的收料箱。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作业员只需将待加工的铁片放在冲床外的储料仓内,可尽量减少作业员的肢体被冲床内模具压伤的工伤事故发生;(2)作业员只需将加工后的铁片从收料箱内移至相应位置,无需在冲床内做取料动作;(3)铁片送入冲床模具内全部是由自动上料机进行移载换位,无需人工参与;(4)整套设备安全可靠且可以保证稳定的生产节拍,企业竞争力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C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3所示,一种铁片自动上料机,包括上料工作台2和移载工作台4,上料工作台2上设置有立架6、分别位于立架6两侧的第一左右移载机构8和储料放料机构10,立架6上安装有第一前后移载机构12,第一前后移载机构12固定有抓料机构14,第一左右移载机构8固定有第一上下升降机构16,第一上下升降机构16固定有第一夹料机构18,储料放料机构10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储料仓20和放料架22,移载工作台4上设置有第二上下升降机构24,第二上下升降机构24上设置有第二前后移载机构26,第二前后移载机构26上设置有第二左右移载机构28,第二左右移载机构28上设置有第二夹料机构30和可旋转夹料机构32。本技术优选储料仓20包括两个立板34、设于两个立板34之间的底板36,两个立板34相对设置。进一步优选立板34呈[形,铁片沿上下方向叠放在两个立板34之间,便于对铁片限位,使多个铁片排列整齐。进一步优选上料工作台2的台面下端固定有推动气缸38,推动气缸38与底板36连接,推动气缸38动作,带动底板36向上提升,从而使铁片向上提升。抓料机构14包括抓料气缸40、与抓料气缸40固定的抓料件42。本技术优选抓料件42为吸盘,但并不局限于吸盘,也可以为电磁铁。为了稳固吸住铁片,优选抓料机构14还包括横板43,横板43与抓料气缸40固定,横板43上固定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抓料件42 ο放料架22包括放料座44、固定在放料座44上的至少一个限位件46。优选放料座44呈U形,放料座44的两个自由端均设置有限位件46,限位件46的下端呈圆柱形、上端呈圆台形,便于将铁片套在限位件46上,实现铁片的平稳搁置。第一前后移载机构12包括伺服电机48、与伺服电机48连接的丝杆组件50,丝杆组件50与抓料气缸40连接,第一左右移载机构8包括第一左右移载气缸52,第一左右移载气缸52安装在位于上料工作台2上的工形底座54上,第一上下升降机构16包括第一上下升降气缸56,第一夹料机构18包括第一夹料气缸58、与第一夹料气缸58连接的两个第一夹爪60,第一上下升降气缸56与第一夹料气缸之间固定有倒L形板62。如图4-图8所示,第二上下升降机构24包括第一水平板64、驱动第一水平板64的第二上下升降气缸66,为了避免第一水平板64的倾斜,第一水平板64的底端固定有导向柱68,导向柱68穿过移载工作台4。第二前后移载机构26包括第二水平板70、驱动第二水平板70的前后移载气缸71、固定在第二水平板70底端的第一滑块72以及与第一滑块72相配合的第一导轨74,第一导轨74固定在第一水平板64上。第二左右移载机构28上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板76、第二支撑板78、第三支撑板80、第四支撑板82,第一支撑板76和第三支撑板80上均安装有第二夹料机构30,第二支撑板78和第四支撑板82上均安装有可旋转夹料机构32。具体的,第二左右移载机构28包括第三水平板84、驱动第三水平板84的第二左右移载气缸86、固定在第三水平板84底端的第二滑块88以及与第二滑块88相配合的第二导轨90,第一支撑板76、第二支撑板78、第三支撑板80和第四支撑板82的结构均相同,均包括第四水平板92、安装在第四水平板92上的侧板94。第二夹料机构30包括第二夹料气缸96、与第二夹料气缸96连接的两个第二夹爪98。可旋转夹料机构32包括第三夹料机构100、与第三夹料机构100固定的旋转机构104,第三夹料机构100包括第三夹料气缸106、与第三夹料气缸106连接的两个第三夹爪108,旋转机构104包括旋转气缸110,旋转气缸110与第三夹料气缸106固定。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片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工作台和移载工作台,所述上料工作台上设置有立架、分别位于所述立架两侧的第一左右移载机构和储料放料机构,所述立架上安装有第一前后移载机构,所述第一前后移载机构固定有抓料机构,所述第一左右移载机构固定有第一上下升降机构,所述第一上下升降机构固定有第一夹料机构,所述储料放料机构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储料仓和放料架,所述移载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二上下升降机构,所述第二上下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前后移载机构,所述第二前后移载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左右移载机构,所述第二左右移载机构上设置有第二夹料机构和可旋转夹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