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8399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领域,公开一种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烟气管道连接A吸收塔烟气进口,A吸收塔烟气出口通过第二烟气管道与B吸收塔烟气进口连通,B吸收塔烟气出口连接排放烟道,吸收塔内部上段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器和喷淋层,下段设有浆液池,浆液储罐通过浆液泵与吸收塔的浆液入口连通,氧化风机通过空气管道与吸收塔的喷气管连接,浆液出口通过浆液循环泵与喷淋层的喷淋管连通,第一石膏出口通过管道与石膏旋流器的进液口连通,石膏旋流器的沉淀出口通过管道与真空皮带脱水机连通,第二石膏出口通过强制循环泵与A吸收塔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脱硫效率高,结构控制灵活,适用范围广,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烟气脱硫工艺大体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由于干法脱硫效率低下,操作过程繁复,产物利用难度较大,所以湿法脱硫的应用更为广泛。现有热电厂的烟气脱硫装置一般采用一级吸收塔的工作方式,烟气直接进入吸收塔中,与塔内喷淋出的石灰石浆液发生反应,烟气中的S02、S03& HCL、HF被吸收,SO 2吸收产物的氧化和中和反应在吸收塔底部的氧化区完成并最终形成石膏副产物,由于烟气是连续产生,而反应只在烟气与石灰石浆液接触时才会发生,现有技术中多是在吸收塔中设置多个喷淋层,以提高烟气与石灰石浆液的接触机率和反应效果,但是对于浓度较高、流速较快的烟气,仍无法有效提高设备的脱硫效率,常需要增设其他辅助设备,增加了运行和维护成本,扩大了占地面积,加大了操作难度,同时脱硫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很难达到90-95%以上。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脱硫效率高的脱硫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脱硫效率高的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包括浆液储罐、第一氧化风机、第二氧化风机、A吸收塔、B吸收塔、石膏旋流器和真空皮带脱水机,第一烟气管道连接A吸收塔的烟气进口,A吸收塔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二烟气管道与B吸收塔的烟气进口连通,B吸收塔的烟气出口直接连接排放烟道;所述A吸收塔包括第一喷气管、第一喷淋层、第一除雾器、第一浆液入口、第一浆液出口、第一浆液循环栗、第一石膏出口和第一过滤装置,所述A吸收塔内部上段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除雾器和第一喷淋层,下段设有第一浆液池,浆液储罐通过浆液栗与A吸收塔的第一浆液入口连通,第一氧化风机通过空气管道与A吸收塔的第一喷气管连接,第一浆液出口通过第一浆液循环栗与第一喷淋层的喷淋管连通,第一浆液出口内侧固定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一石膏出口通过管道与石膏旋流器的进液口连通,石膏旋流器的沉淀出口通过管道与真空皮带脱水机连通;所述B吸收塔包括第二喷气管、第二喷淋层、第二除雾器、第二浆液入口、第二浆液出口、第二浆液循环栗、第二石膏出口、第二过滤装置和强制循环栗,所述B吸收塔内部上段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除雾器和第二喷淋层,下段设有第二浆液池,浆液储罐通过浆液栗与B吸收塔的第二浆液入口连通,第二氧化风机与B吸收塔的第二喷气管连接,第二浆液出口通过第二浆液循环栗与第二喷淋层的喷淋管连通,第二浆液出口内侧固定有第二过滤装置,第二石膏出口通过强制循环栗与A吸收塔底部连通。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气管和第二喷气管均呈管网状分布,第一喷气管和第二喷气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层包括4层喷淋网,第二喷淋层包括3层喷淋网。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除雾器为单层屋脊型除雾挡板,第二除雾器为双层菱形除雾挡板。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过滤装置分别为第一滤罩和第二滤罩,所述第一、第二滤罩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孔径为10-20_,第一滤罩和第二滤罩分别以可拆卸结构固定。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罩和第二滤罩采用1.4529合金钢材料制成。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通过管道与A吸收塔的下部连通,所述第二搅拌装置通过管道与B吸收塔的下部连通。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搅拌装置为脉冲悬浮栗或侧搅拌器。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两级吸收塔串联使用,利用脱硫剂CaCO3I液将烟气中的硫化物吸收、中和,并辅以空气加以氧化,最终结晶生成石膏CaSO4.2H20副产物,烟气连续经过两次CaCO3I液洗涤,两次硫化物脱除效率叠加,可高达99.9 %,有效的提高了脱硫效率,实现了硫化物的减排和净化空气的目的。吸收塔中的喷气管设置为管网式,喷气管上均匀设置多个排气孔,与一般喷枪相比,使氧化风机引入的空气更加均匀的进入浆液池中,使浆料与氧气充分接触,氧化反应进行的更加彻底迅速,不但减少了浆液池中料液的静置时间,提高了料液的氧化效率,有效的节约了资源能源,而且提高了副产物的品质,所得的石膏副产物自由基水分低于10% (重量百分数),CaSO4.2H20含量高于90%,溶解于石膏中的Cl含量低于0.01% (重量百分数,以无游离水分的石膏作为基准),溶解于石膏中的F含量低于0.01% (重量百分数,以无游离水分的石膏作为基准)。因为吸收塔的浆料池中料液成分复杂,颗粒粒径大小不一,浆液出口处以可拆卸结构固定设置有滤罩,滤罩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孔径为10-20mm,可滤去料液中粒径较大的杂质,防止堵塞浆液循环栗,有效的保障系统的安全和持续运行,必要时,可将滤罩换下,冲洗后可重复使用,经济、方便、不影响系统的连续运转,降低了设备的维护和运行成本。两个吸收塔中喷淋层和除雾器在结构和数量上区别设置,A吸收塔中设置4层喷淋层和I层屋脊型除雾挡板,烟气脱硫率可达95%以上,喷嘴覆盖率高达200%以上出吸收塔中设置3层喷淋层和2层菱形除雾挡板,因为经过一级洗涤的烟气中含硫量大大减少,故减少了喷淋层的数量,节约了成本,因经过二次洗涤净化的烟气直接排入大气,故改变了除雾挡板的形状,提高了除雾效率,使最终排出烟气达到排放标准。两个吸收塔独立设置,每个吸收塔中的循环过程也是独立控制,避免了塔内结构设置以及参数控制之间的相互制约,易于优化和快速调整,能够快速适应煤种变化和负荷变化,使反应和脱硫过程更加切合实际的烟气情况,使反应过程更加优化和多变,设备可靠,性价比高,适应力强,适用范围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喷气管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包括浆液储罐1、第一氧化风机41、第二氧化风机42、A吸收塔2、B吸收塔3、石膏旋流器7和真空皮带脱水机8,第一烟气管道61连接A吸收塔的烟气进口 21,A吸收塔的烟气出口 22通过第二烟气管道62与B吸收塔的烟气进口 31连通,B吸收塔的烟气出口 32直接连接排放烟道63。A吸收塔2包括第一喷气管23、第一喷淋层24、第一除雾器25、第一浆液入口 281、第一浆液出口 282、第一浆液循环栗261、第一过滤装置262、第一石膏出口 29、第一搅拌装置51和回水入口 291,A吸收塔内部上段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除雾器25和第一喷淋层24,下段设有第一浆液池27,第一除雾器25为单层屋脊型除雾挡板,第一喷淋层24包括4层喷淋网,浆液储罐I通过浆液栗11与A吸收塔的第一浆液入口 281连通,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塔双循环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系统,包括浆液储罐、第一氧化风机、第二氧化风机、A吸收塔、B吸收塔、石膏旋流器和真空皮带脱水机,第一烟气管道连接A吸收塔的烟气进口,A吸收塔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二烟气管道与B吸收塔的烟气进口连通,B吸收塔的烟气出口直接连接排放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A吸收塔包括第一喷气管、第一喷淋层、第一除雾器、第一浆液入口、第一浆液出口、第一浆液循环泵、第一石膏出口和第一过滤装置,所述A吸收塔内部上段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除雾器和第一喷淋层,下段设有第一浆液池,浆液储罐通过浆液泵与A吸收塔的第一浆液入口连通,第一氧化风机通过空气管道与A吸收塔的第一喷气管连接,第一浆液出口通过第一浆液循环泵与第一喷淋层的喷淋管连通,第一浆液出口内侧固定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一石膏出口通过管道与石膏旋流器的进液口连通,石膏旋流器的沉淀出口通过管道与真空皮带脱水机连通;所述B吸收塔包括第二喷气管、第二喷淋层、第二除雾器、第二浆液入口、第二浆液出口、第二浆液循环泵、第二石膏出口、第二过滤装置和强制循环泵,所述B吸收塔内部上段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二除雾器和第二喷淋层,下段设有第二浆液池,浆液储罐通过浆液泵与B吸收塔的第二浆液入口连通,第二氧化风机与B吸收塔的第二喷气管连接,第二浆液出口通过第二浆液循环泵与第二喷淋层的喷淋管连通,第二浆液出口内侧固定有第二过滤装置,第二石膏出口通过强制循环泵与A吸收塔底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军李慧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龙腾华创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