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感测照明装置,其包括发光单元、感测单元、及遥控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灯座模块、设置于灯座模块上且电性连接于灯座模块的发光模块、设置于灯座模块上且电性连接于发光模块的驱动模块、及电性连接于驱动模块的信号接收模块。感测单元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的动态感测模块、一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且对应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收发模块、及一容置控制模块的外壳体。遥控单元包括一保护壳体、一设置于保护壳体上的调整模块、及一电性连接于调整模块且对应信号收发模块的信号发射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了能够给管理者自行调整节能参数外,也可依据人体感测所得到的结果来执行亮度调节模式,以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照明装置,尤指一种具有遥控单元及感测单元的动态感测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室内停车场与封闭式公共空间大多无日光,故需要通过照明装置24小时常态点亮的状态下才能维持其正常使用及安全性。虽然目前已有开发出一种感应节能灯具来达到节约能源之效果,然而其效果仍然不彰。举例来说,目前的感应节能灯具可分为:(一)在日光灯管上加装传感器及一颗控制芯片;(二)日光灯管配合一外接式的动态传感器。但是,前述在日光灯管上加装传感器及控制芯片的架构所使用的控制芯片皆已经是固定的规格与模式,故无法依照用户实际使用需要来进行调整照明灯具之亮度与灯光之延迟时间。另外,前述日光灯管配合一外接式的动态传感器的架构虽然让使用者可调整延迟时间,然而,使用者却需要攀爬至动态传感器所装设的位置进行调整。进一步而言,以日光灯管上加装传感器(内建传感器)而言,虽不需要额外安装线路,但其感测位置无法自由调整且容易有死角,故其应用上常被局限在楼梯间或是其他小范围空间处。无法应用于大面积的空间中或公共区域。再者,以日光灯管配合一外接式的动态传感器而言,虽然可自由调整传感器之位置,但仍需要额外配置线路且其系统价格较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动态感测照明装置,并且能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而控制照明装置的亮度大小与灯光之延迟时间,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的缺失,已然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之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态感测照明装置,以达到节能的效果。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感测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发光单元、一感测单元、及一遥控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一灯座模块、一设置于所述灯座模块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灯座模块的发光模块、一设置于所述灯座模块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模块的驱动模块、及一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感测单元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的动态感测模块、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对应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收发模块、及一容置所述控制模块的外壳体。所述遥控单元包括一保护壳体、一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上的调整模块、及一电性连接于所述调整模块且对应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的信号发射模块。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感测照明装置,其设置于一空间中,所述动态感测照明装置包括一发光单元、一感测单元、及一遥控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空间的一走道上方,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一灯座模块、一设置于所述灯座模块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灯座模块的发光模块、一设置于所述灯座模块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模块的驱动模块、及一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走道的上方或侧边,所述感测单元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的动态感测模块、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对应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收发模块、及一容置所述控制模块的外壳体。所述遥控单元包括一保护壳体、一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上的调整模块、及一电性连接于所述调整模块且对应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的信号发射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动态感测照明装置,可先通过遥控单元设定发光单元的照明参数,同时通过感测单元侦测是否有用户经过,再发射出一信号至发光单元中。藉此,本技术除了能够给管理者自行调整节能参数外,也可依据人体感测所得到的结果(亦即判断有没有使用者进入一预定的侦测范围)来执行亮度调节模式,以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O【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之动态感测照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动态感测照明装置的模块方块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动态感测照明装置的模块方块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之动态感测照明装置应用于公共空间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所揭露「动态感测照明装置」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之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又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描绘,亦即未反应出相关构成的实际尺寸,先予叙明。以下的实施方式系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范畴。〔第一实施例〕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之动态感测照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动态感测照明装置的模块方块示意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感测照明装置P,其包括一发光单元1、一感测单元2、及一遥控单元3。以本技术实施例而言,发光单元I可通过感测单元2所传送的一触发信号,来判断是否应启动或关闭发光单元I。感测单元2可接收遥控单元3所传送的一控制信号,以调整发光单元I之亮度或延迟时间。承上述,具体而言,发光单元I可包括一灯座模块11、一设置于灯座模块11上且电性连接于灯座模块11的发光模块12、一设置于灯座模块11上且电性连接于发光模块12的驱动模块13,一电性连接于驱动模块13的信号接收模块14。举例来说,发光模块12可包括一组分别设置于发光模块12两相反侧端的端子,灯座模块11包括一组分别容置端子的槽体。换言之,发光模块12可以为一具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1de, LED)的T8灯管,灯座模块11可以为一 Τ8灯座,然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另外,以本技术实施例而言,驱动模块13及信号接收模块14可以设置于发光模块12中,亦即,Τ8灯管中可内建有驱动模块13及信号接收模块14。换言之,以Τ8灯管而言,发光模块12呈长条状,信号接收模块14可设置于发光模块12的其中一端内。藉此,可以不必另外安装其他线路与驱动模块13及信号接收模块14进行连接。藉此,当发光模块12损坏时,管理者可直接更换内建有驱动模块13及信号接收模块14的发光模块12即可。然而,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态样中,也可以将驱动模块13及信号接收模块14设置于灯座模块11上,以控制电性连接于灯座模块11的发光模块12,然本技术不以此为限。换言之,驱动模块13及信号接收模块14可内建于灯座模块11上。藉此,当发光模块12损坏时,管理者可直接更换发光模块12。进一步来说,以本技术实施例而言,信号接收模块14可以是一无线射频(Rad1 frequency,RF)模块,例如2.4G RF无线收发模块,驱动模块13可以是脉冲宽度调变(Pulse Width Modulat1n, PffM),然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值得一提的是,信号接收模块14中也同时具有一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其可将CPU、RAM、ROM、I/0或A/D等周边关于记忆与运算功能整合在一起,藉以控制信号接收模块14的信号收发及传递。接着,以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而言,感测单元2可包括一控制模块21、一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21的动态感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感测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一灯座模块、一设置于所述灯座模块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灯座模块的发光模块、一设置于所述灯座模块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模块的驱动模块、及一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的信号接收模块;一感测单元,所述感测单元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的动态感测模块、一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且对应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收发模块、及一容置所述控制模块的外壳体;以及一遥控单元,所述遥控单元包括一保护壳体、一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上的调整模块、及一电性连接于所述调整模块且对应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的信号发射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贤,
申请(专利权)人:晶亮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