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雷达装置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8136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用雷达装置以及车辆。车载用雷达装置包括安装部和天线部,所述天线部从包括最内玻璃层、最外玻璃层以及中间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的内侧输出发送波,并接收反射波。所述天线部包括发送天线。所述发送波的垂直偏振成分比水平偏振成分大。当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托架时,所述发送波射入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入射角比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内表面的布儒斯特角大,所述发送波射入所述最外玻璃层的入射角在所述最外玻璃层与所述中间树脂层之间的布儒斯特角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用雷达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近年来,采用一种利用雷达检测车辆周围的物体的技术进行避免碰撞、辅助驾驶 以及自动驾驶等的研究。一直以来,雷达在汽车中设置于车头。高频振荡器需要配置于天 线附近,为了避开风雨,需要采取利用天线罩(Radome)进行保护等的防水和耐候对策。另 一方面,利用通过雷达进行的检测以及摄像头图像这两者还开发出了更高度的检测技术。 在美国专利第8, 604, 968号说明书中,提出了将雷达和摄像头容纳在一个机壳内 的雷达摄像头传感器。雷达摄像头传感器在比汽车的后视镜靠前方的位置安装于前挡风玻 璃。雷达波利用了垂直偏振电波或水平偏振电波。 在国际公开第2006/035510号的外界识别装置即复合传感器单元中,也将图像读 取部和收发部装配在一个传感器装配基板上。复合传感器单元装设在车室内。 但是,在将雷达装置设置在车室内时,由于因前挡风玻璃引起的反射以及吸收,导 致雷达波衰减。在为了提高雷达的分辨率而利用波长短的电波时,玻璃的影响就会变大。并 且,由于能够用作车载用途的高频振荡器的输出根据法律规定而受限制,因此不能增加振 荡器的输出。其结果是,能够利用雷达监控的距离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车载用雷达装置,其目的在于在将车载用雷达装置配置在车室内 的情况下,抑制电波的收发效率下降。 在乘用车辆等中使用的前挡风玻璃是透明的,乍一看好像由一张玻璃板构成,但 实际上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设成在极薄的树脂薄膜上层叠内外两张玻璃而成的三层结构 的夹层玻璃。以往,没有意识到在作为第二层的树脂层与最外玻璃层之间会产生影响雷达 性能程度的较大反射,而认为与利用可见光观察的情况相同,通过当做一张玻璃板可获得 足够准确的结果。在该前提下,尽管有尝试通过优化电波射入前挡风玻璃的入射角来降低 反射率的人士,但未能找到使该角度大于布儒斯特角的优点。若超过布儒斯特角,则反射率 急剧增高。由于安装角度可能因为安装工序的精度的极限而偏离规定的角度,因此,选择稍 微小于布儒斯特角的安装角更为合理。专利技术人注意到这种前提是错误的,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作 为第二层的树脂层与最外玻璃层之间产生的反射大到不可忽视的程度,需要抑制该部分的 反射。而且,获得了通过将电波射入前挡风玻璃的最内玻璃层的入射角设成大于布儒斯特 角,可降低作为三层玻璃整体的反射率这样的见解,从而完成了本技术。 本技术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用雷达装置包括:安装部,所述安 装部安装于托架,所述托架固定于夹层玻璃的最内玻璃层,或者固定于配置在所述最内玻 璃层的内侧的后视镜,或者固定于顶棚,所述夹层玻璃包括最内玻璃层、最外玻璃层以及被 夹在所述最内玻璃层与所述最外玻璃层之间的中间树脂层;以及天线部,所述天线部将作 为毫米波段电波的发送波从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内侧输出至所述最外玻璃层的外侧,并接收 从所述最外玻璃层的外侧射入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内侧的反射波。 所述天线部包括输出所述发送波的发送天线。所述发送波相对于所述夹层玻璃的 垂直偏振成分比水平偏振成分大。当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托架时,在所述发送天线的主波瓣 的中心处的所述发送波射入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入射角比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内表面的布儒 斯特角大,在所述主波瓣的中心处所述发送波射入所述最外玻璃层的入射角在所述最外玻 璃层与所述中间树脂层之间的布儒斯特角以下。 本技术还涉及包括车载用雷达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技术,在配置在车室内的车载用雷达装置中,能够抑制电波的收发效 率下降。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如下详细说明,来进一步明确上述目的以及其他 目的、特征、方式以及优点。【附图说明】 图1是简化示出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夹层玻璃的剖视图。 图3是安装于夹层玻璃的雷达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雷达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雷达装置的结构的概要的方框图。 图6A是示出周边监控模式的状态的图。 图6B是示出远处监控模式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发送波射入夹层玻璃的状态的图。 标号说明 1 车辆; 10 车体; 11 (车载用)雷达装置; 12夹层玻璃; 15驱动机构; 16 托架; 21天线部; 22摄像头部; 24 罩部; 121最内玻璃层; 122最外玻璃层; 123中间树脂层; 213第一发送天线; 214第二发送天线; 241 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简化示出本技术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的侧视图。车辆 1是乘用车辆,包括车载用雷达装置11 (以下称为"雷达装置")。 雷达装置11用于避免碰撞、辅助驾驶以及自动驾驶等。雷达装置11安装于车辆1 的前挡风玻璃12的内表面,并位于车室13内。车室13无需是与外部完全隔离的空间,例 如也可以将顶棚打开。雷达装置11位于在前挡风玻璃12安装的后视镜14的前方。车辆 1包括使车体10移动的驱动机构15。驱动机构15由发动机、操舵机构、动力传递机构以及 车轮等构成。 前挡风玻璃12固定于车体10,并位于车室13内与外部之间。前挡风玻璃12是在 两张玻璃之间夹入薄膜而成的夹层玻璃。以下,将前挡风玻璃12还称为"夹层玻璃"。雷达 装置11直接或借助托架等安装用部件间接地固定于夹层玻璃12的内表面。作为其他安装 方式,还能够安装于后视镜(rear view mirror)或顶棚。在本实施方式中,雷达装置11借 助托架间接地固定于夹层玻璃12。 如图2所示,夹层玻璃12包括最内玻璃层121、最外玻璃层122以及中间树脂层 123。中间树脂层123被夹在最内玻璃层121与最外玻璃层122之间。即,在从车室13内观 察时,最内玻璃层121、中间树脂层123以及最外玻璃层122依次排列。在夹层玻璃12中, 只要这三层是主要构成要素,则也可以设置其他层。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内玻璃层121以及 最外玻璃层122是钠钙玻璃。最内玻璃层121的光学特性与最外玻璃层122的光学特性既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中间树脂层123优选是聚丁酸乙烯酯(PVB)。中间树脂层123也可 以由层叠的多个树脂层构成。 图3是安装于夹层玻璃12的雷达装置11的剖视图。省略了截面的详细部分的平 行斜线。如上所述,雷达装置11借助托架16固定于夹层玻璃12。雷达装置11相对于托架 16装卸自如。 托架16包括连接部162和两个板部161。两个板部161大致重叠,两个板部161 的前侧的端部通过连接部162以能够旋转的状态连接。上侧的板部161的上表面借助粘接 部件163牢固地固定于夹层玻璃12。托架16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固定于最内玻璃层121。 在下侧的板部161的下表面利用螺丝164固定有雷达装置11。下侧的板部161能够通过连 接部162相对于车辆1的行进方向以朝向左右方向的轴线为中心旋转。通过该机构,能够 选择下侧的板部161相对于上侧的板部161的角度。 托架16还包括调整螺栓165和弹簧166。弹簧166向两个板部161施加相互靠 近的方向的力。通过调整螺栓165进行下侧的板部161相对于上侧的板部161的定位。由 此,准确地确定雷达装置11在上下方向上的监控方向。也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机构来代替图 3的托架16的调整机构。例如,也可以准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用雷达装置,其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托架,所述托架固定于夹层玻璃的最内玻璃层,或者固定于配置在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内侧的后视镜,或者固定于顶棚,所述夹层玻璃包括所述最内玻璃层、最外玻璃层以及被夹在所述最内玻璃层与所述最外玻璃层之间的中间树脂层;以及天线部,所述天线部将作为毫米波段电波的发送波从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内侧输出至所述最外玻璃层的外侧,并接收从所述最外玻璃层的外侧射入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内侧的反射波,所述天线部包括输出所述发送波的发送天线,所述发送波相对于所述夹层玻璃的垂直偏振成分比水平偏振成分大,当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托架时,在所述发送天线的主波瓣的中心处所述发送波射入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入射角比所述最内玻璃层的内表面的布儒斯特角大,在所述主波瓣的中心处所述发送波射入所述最外玻璃层的入射角在所述最外玻璃层与所述中间树脂层之间的布儒斯特角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茂宏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