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069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固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基部和大致呈C形的弹性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连接两个夹持臂的连接臂,所述基部前端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夹持臂,所第一紧固件上开设有贯穿第一夹持臂及基部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夹持臂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心的第二装配孔;被所述夹持部夹持的第一零件;第二零件,所述第二零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臂前端;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螺帽和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装卸,不受空间限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松脱,安装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结构
技术介绍
紧固件连接一般都是先将螺栓穿过被连接件上的通孔,再将螺母安装到螺栓的端部,在安装空间狭小的地方,不易拧紧螺母和螺栓,对使用也带来了不便,而且螺母在使用过程中易松脱的问题也会严重影响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紧固结构,易于装卸,不受空间限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松脱,安装牢靠。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紧固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基部和大致呈C形的弹性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连接两个夹持臂的连接臂,所述基部前端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夹持臂,所第一紧固件上开设有贯穿第一夹持臂及基部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一夹持臂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夹持臂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心的第二装配孔;被所述夹持部夹持的第一零件,所述第一零件上开设有贯穿第一零件且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心的第一通孔;第二零件,所述第二零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臂前端,所述第二零件上开设有贯穿第二零件且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心的第二通孔;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螺帽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二装配孔、第一通孔、第一装配孔以将第二零件与第一零件固定。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装配孔直径大于第一装配孔直径。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前端设置有沉台孔。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装配孔直径等于所述沉台孔直径。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持臂下部沿第二装配孔孔周处设置有定位锥台,所述第一通孔具有与所述定位锥台相配合的定位锥面。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部周侧均匀分布有若干条从基部延伸至第一夹持臂边部的加强筋。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夹持部的开口端设置有便于装配的导向斜面。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紧固件采用塑料制成。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装配孔为光孔,所述基部周侧对称设置有凹槽;或,所述第一装配孔为螺纹孔。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螺帽的周侧向外延伸出与第二零件配合的限位部。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螺帽与螺纹杆的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让位部。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特点为:该紧固结构,通过基部、大致呈C形的弹性夹持部与第二紧固件配合以将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固定,易于安装,不受空间限制,夹持部卡接在第一零件上,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松脱,安装牢靠,安全性能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紧固件(101-基部(1la-凹槽)、102-夹持部(102a-第一夹持臂、102b-第二夹持臂、102c -连接臂、102d-第一装配孔、102e-第二装配孔、102f-沉台孔、102g-定位锥台、102h-导向斜面)、103-加强筋)、2_第一零件(2a_第一通孔、2b_定位锥面)、3_第二零件(3a-第二通孔)、4_第二紧固件(401-螺帽(401a -限位部、401b_让位部)、402-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紧固结构,其包括第一紧固件1,所述第一紧固件I包括基部101和大致呈C形的弹性夹持部102,所述夹持部102具有第一夹持臂102a、第二夹持臂102b和连接两个夹持臂的连接臂102c,所述基部101前端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夹持臂102a,所第一紧固件I上开设有贯穿第一夹持臂102a及基部101的第一装配孔102d,所述第二夹持臂102b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02a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夹持臂102b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02d同心的第二装配孔102e ;被所述夹持部102夹持的第一零件2,所述第一零件2上开设有贯穿第一零件2且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心的第一通孔2a ;第二零件3,所述第二零件3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臂102b前端,所述第二零件3上开设有贯穿第二零件3且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02d同心的第二通孔3a ;和第二紧固件4,所述第二紧固件4包括螺帽401和螺纹杆402,所述螺纹杆40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a、第二装配孔102e、第一通孔2a、第一装配孔102d以将第二零件3与第一零件2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二装配孔102e直径大于第一装配孔102d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配孔102d的前端设置有沉台孔102f。优选的,所述第二装配孔102e直径等于所述沉台孔102f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臂102b下部沿第二装配孔102e孔周处设置有定位锥台102g,所述第一通孔2a具有与所述定位锥台102g相配合的定位锥面2b。优选的,所述基部101周侧均匀分布有若干条从基部101延伸至第一夹持臂102a边部的加强筋103。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持部102的开口端设置有便于装配的导向斜面102h。优选的,所述第一紧固件I采用塑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配孔102d为光孔,所述基部101周侧对称设置有凹槽1la ;或,所述第一装配孔102d为螺纹孔。优选的,所述螺帽401的周侧向外延伸出与第二零件3配合的限位部401a。优选的,所述螺帽401与螺纹杆402的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让位部401b。请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紧固结构,通过基部101、大致呈C形的弹性夹持部102与第二紧固件4配合以将第一零件2和第二零件3固定,易于装卸,不受空间限制,夹持部102卡接在第一零件2上,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松脱,安装牢靠,安全性能高;第二装配孔102e直径大于第一装配孔102d直径,便于装配;第一装配孔102d的前端设置有沉台孔102f,便于装配;第二夹持臂102b下部沿第二装配孔102e孔周处设置有定位锥台102g,第一通孔2a具有与定位锥台102g相配合的定位锥面2b,便于将第一零件2准确定位在第一紧固件I上,便与装配;基部101周侧均匀分布有若干条从基部101延伸至第一夹持臂102a边部的加强筋103,增加了第一夹持臂102a的的强度;弹性夹持部102的开口端设置有导向斜面102h,便于将第一零件2装配到夹持部102的开口内;第一紧固件I采用塑料制成,节约了生产成本;若第一装配孔102d为光孔,则降低了加工工艺的难度,使用时,直接使用螺纹杆402对光孔进行攻丝,基部101周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101a,攻丝或者拆卸第一紧固件I时,可使用夹钳工具夹住凹槽1la以固定住第一紧固件I ;螺帽401的周侧向外延伸出与第二零件3配合的限位部401a,防止第一紧固件I过度拧入第二零件3中破坏第二零件3 ;螺帽401与螺纹杆402的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让位部401b,避免装配时螺帽401与第二零件3发生干涉及破坏第二零件3或第二紧固件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的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基部和大致呈C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基部和大致呈C形的弹性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连接两个夹持臂的连接臂,所述基部前端面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夹持臂,所第一紧固件上开设有贯穿第一夹持臂及基部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一夹持臂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夹持臂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心的第二装配孔;被所述夹持部夹持的第一零件,所述第一零件上开设有贯穿第一零件且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心的第一通孔;第二零件,所述第二零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臂前端,所述第二零件上开设有贯穿第二零件且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心的第二通孔;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螺帽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二装配孔、第一通孔、第一装配孔以将第二零件与第一零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牟必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