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箱顶的举升机构及使用该举升机构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762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置式集装箱箱顶举升机构,其包含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支撑机架及举升臂,其中所述支撑机架固定设置在集装箱箱底及箱顶的横梁之间,所述传动装置的设置在集装箱角柱上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装置配合,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上,所述举升臂下端与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铰接,上端与集装箱箱顶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内置式集装箱箱顶举升机构,通过使用机械结构,能够达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效果,避免了在散货开顶式集装箱上装配液压式或气动式举升机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式集装箱箱顶的举升机构,尤其与举升臂传动机构有关。
技术介绍
现阶段装运砂石等块状、颗粒状散货的集装箱,为了便于货物的装载,要求具有箱顶整体开启的功能。集装箱的箱顶整体开启则需设置有箱顶举升机构。在现有技术中,开启集装箱箱顶通常所采用的液压式或气动式举升机构。但液压式或气动式举升机构需要配备液压源或气源,而液压源或气源的集成系统不适用于装配在散货开顶的集装箱中,因为一旦液压式或气动式的举升机构中的油缸或汽缸发生泄漏会造成举升机构失灵,可靠性安全性不高。另外,由于集装箱是全封闭的结构,箱顶距离操作者有一定的高度差,且操作必须在箱外进行,举升机构的控制装置应轻便省力,因此举升机构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置式集装箱箱顶的举升机构及一种使用该举升机构的集装箱。该举升机构使用了机械结构,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适用于运输散货的开顶集装箱。使用该举升机构的集装箱也具有便于散货开顶操作,便于安装维修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集装箱箱顶的举升机构,其包含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支撑机架及举升臂,其中所述支撑机架固定设置集装箱底及箱顶的横梁之间,并和隔板连成一体,所述传动装置的设置在集装箱角柱上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装置配合,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上,所述举升臂下端与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铰接,上端与集装箱箱顶相铰接。其中优选为,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扳手,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传动轴、万向连轴器、齿轮减速箱、连轴器、丝杆、丝杆螺母及导向柱,所述传动轴-->输入端设置在集装箱角柱上,并与电动扳手相配合,所述万向连轴器的输入端与传动轴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齿轮减速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的下端,齿轮减速箱的输入端与所述万向连轴器的输出端相连接,齿轮减速箱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连轴器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上且在所述齿轮减速箱的驱动下转动,所述导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上且与所述丝杆平行,所述丝杆螺母套装在所述丝杆上,且丝杆螺母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插入该导向孔中,所述丝杆螺母通过连接销轴与所述举升臂下端铰接。更优选方案一为所述支撑机架上设置有上、下轴承座,所述丝杆通过所述上、下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架上,所述导向柱固定设置在上、下轴承座之间。更优选方案二为所述丝杠螺母的螺纹为T形螺纹,且螺旋升角小于螺旋副当量摩擦角。更优选方案四为所述举升臂截面为矩形、工字形或管形。其中还可优选为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有限位保护装置,所述限位保护装置为设置在支撑机架上的限位开关和与限位开关电连接的显示装置,当所述丝杆螺母触及所述限位开关时,所述显示装置将发出终止信号。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内部与门端相对一端的端壁附近设置有本技术所述的内置式集装箱箱顶的举升机构。其中优选为在靠近与门端相对的一端端壁处,设置横向隔板,使箱内腔分隔成工作舱和举升机构舱,所述隔板的举升机构舱一侧设置有加强筋。其中还可优选为在设置有所述举升机构的端壁上开有一门洞或孔洞,用以安装和维修所述举升机构。本技术提供的内置式集装箱箱顶的举升机构,通过使用机械结构,能够达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效果。避免了在散货开顶式集装箱上装配液压式或气动式举升机构。举升机构设有限位保护装置,支撑机架的上下两端设有限位开关,丝杆螺母上升或下降到设定高度时,丝杆螺母触及限位开关,限位指示灯亮,提醒操作者停止工作,便于操作者的控制。丝杆螺母设计的螺旋升角小于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具有自锁功能,使得被举升的箱顶能停留在任一位置而不下落,安全可靠。另外,本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在举升-->机构靠近的端壁上开一门洞,便于举升机构的安装和维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举升机构开启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举升机构关闭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3本技术所述的集装箱关闭状态示意图;图4本技术所述的集装箱开有门洞的端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内置式集装箱箱顶的举升机构包含电动扳手2、传动轴3、万向转轴器4、支撑机架5、齿轮减速箱6、下轴承座7、丝杆8、导向柱9、丝杆螺母10、限位开关11、上轴承座12、举升臂13。其中,支撑机架5设置在集装箱箱底板20上,并和隔板15连成一体,齿轮减速箱6设置在支撑机架5的下端,且其传动比为2∶1。齿轮减速箱6的输入端通过万向联轴器4与传动轴3的输出端连接。传动轴3输入端设置在集装箱角柱1上,并与电动扳手2相配合。齿轮减速箱6的输出端通过一联轴器与丝杆8连接。丝杆8通过设置在支撑机架5上的下轴承座7和上轴承座12安装在支撑机架5上。导向柱9也通过下轴承座7和上轴承座12固定在支撑机架5上,且平行于丝杆8。丝杆螺母10套装于丝杆8上,螺纹为T形螺纹,且螺旋升角小于螺旋副当量摩擦角。丝杆螺母10还设有导向孔,导向柱9插入该导向孔中。在支撑机架5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的1个限位开关11,每个限位开关11都与设置在角柱1上的显示灯18电连接。丝杆螺母10通过连接销轴与举升臂13下端铰接。举升臂13的上端通过连接销轴与集装箱箱顶14铰接。根据所举升的对象重量和支撑点的位置,选择举升臂13截面形状。本实施例中举升臂13为厚壁矩形钢管,两端的销轴孔镶铜衬套,以减小摩擦阻尼。当操作者旋动电动扳手2开启集装箱箱顶时,电动扳手2带动传动轴3转动,再通过万向转轴器4,将转动传递到支撑机架5下端的齿轮减速箱6的输入端。通过齿轮减速箱6和联轴器,带动丝杆8转动。丝杆螺母10在丝-->杆8的驱动下,沿丝杆8和导向柱9的向上运动。在丝杆螺母10的驱动下,举升臂13向上移动,托起集装箱箱顶14开启。当丝杆螺母10运动到触及设置在支撑机架5上端的限位开关11时,限位开关11向显示灯18发出电信号,显示灯18亮起。操作者发现后,停止旋动电动扳手2。举升机构停止工作。由于丝杆螺母10具有自锁功能,开启过程中,电动扳手2如有意外停止转动,集装箱箱顶14可保持在停止状态不下落。如图2所示,举升机构安装在集装箱的与门端相对的一端端壁处,并尽量靠近该端壁。同时还设置有隔板15,使举升机构与箱内腔隔离,以保护举升机构不被所装运的货物损伤。隔板15与货物接触的一侧(工作舱21)为平面,另一侧(举升机构舱22)设有一组“Ω”形的加强筋16,以保证隔板的刚度。支撑机架5应具有较高的强度,本案例优选20#槽钢。支撑机架5与箱顶及底架的横梁及隔板15连成一体,保证足够的刚度。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举升机构的安装和维修,必须设有门洞。本案例中在举升机构靠近的端壁上开一扇门19,保证操作者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也可在该端壁开设安装维修孔洞,然后再用可拆卸的封板将安装维修孔洞封闭(图未示)。本技术提供的内置式集装箱箱顶的举升机构,通过使用机械结构,能够达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效果。举升机构设有限位保护装置,支撑机架的上下两端设有限位开关,丝杆螺母上升或下降到设定高度时,丝杆螺母触及限位开关,限位指示灯亮,提醒操作者停止工作,便于操作者的控制,可有效地避免开启或闭合过度而造成的事故,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集装箱箱顶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支撑机架及举升臂,其中所述支撑机架固定设置在集装箱箱底及箱顶的横梁之间,并和隔板连成一体,所述传动装置的设置在集装箱角柱上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装置配合,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上,所述举升臂下端与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铰接,上端与集装箱箱顶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集装箱箱顶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支撑机架及举升臂,其中所述支撑机架固定设置在集装箱箱底及箱顶的横梁之间,并和隔板连成一体,所述传动装置的设置在集装箱角柱上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装置配合,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上,所述举升臂下端与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相铰接,上端与集装箱箱顶相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集装箱箱顶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扳手,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万向连轴器、齿轮减速箱、连轴器、丝杆、丝杆螺母及导向柱,所述传动轴的输入端与电动扳手相配合,所述万向连轴器的输入端与传动轴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齿轮减速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的下端,齿轮减速箱的输入端与所述万向连轴器的输出端相连接,齿轮减速箱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连轴器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上且在所述齿轮减速箱的驱动下转动,所述导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架上且与所述丝杆平行,所述丝杆螺母套装在所述丝杆上,且丝杆螺母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插入该导向孔中,所述丝杆螺母通过连接销轴与所述举升臂下端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集装箱箱顶举升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文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