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仁侠专利>正文

一种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74618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之外的风机,其中,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降噪元件,所述降噪元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前室和后室两部分。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通风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大通风量时降噪效果明显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民用空气设备如空气净化器、净化通风机等,使用时都面临一个矛盾:为了提升单机的通风量,通常的做法是加大风机功率(增加通风量)。可是增加风机功率以后设备的工作噪音会明显增大。因为这类设备通常要放在室内使用,噪音过大会影响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所以需要有低噪音的类似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在保证较大的通风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通风装置的工作噪音,使其控制在一个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之外的风机,其中,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降噪元件,所述降噪元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前室和后室两部分。进一步,所述降噪元件包括同所述进风口连接的进风管,连接所述进风管的导流腔,连接所述导流腔和所述前室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能够使气流从所述导流腔折返进入所述前室。进一步,所述前室和后室之间通过第二通道连接,所述第二通道能够使气流从所述前室折返进入所述后室。进一步,所述降噪元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减震垫。更进一步,所述壳体和所述降噪元件的表面贴附吸音材料。进一步,所述出风口中设置有空气滤芯。本技术的效果有以下几点:1.结构简单,无需维护;2.降噪处理无需额外能源;3.可明显降低大通风量时通风设备的工作噪音。本装置样机实际检测的结果是:风量达到800m/小时左右时,噪音仍可以控制在50分贝左右。(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等通风装置,达到300m/小时以上风量时,噪音基本都要达到60分贝甚至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进风口,2-风机,3~进风管,4-导流腔,5~ ^iJ室,6-壳体,7-第—■通道,8-降噪元件,9-后室,10-出风口,11-第一通道,12-空气滤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包括:壳体6、设置在壳体6上的进风口 1、出风口 10、连接在进风口 I之外的风机2、设置在壳体6内的降噪元件8 ;其中,降噪元件8将壳体6内部空间分为前室5和后室9两部分,前室5和后室9两部分之间通过第二通道7连通。其中,降噪元件8包括同进风口 I连接的进风管3,连接进风管3的导流腔4,连接导流腔4和所述前室5的第一通道11,第一通道11能够使气流从导流腔4中折返倒流进入前室5中,气流在折返通过的过程中,声波能量被消耗。气流从第一通道11前室后,再经过第二通道7折返进入后室9,气流在折返通过的过程中,声波能量进一步被消耗。此外,在降噪元件8与壳体6之间的所有连接位置上加装减震垫,以便切断降噪元件8与壳体6之间的声桥。壳体6和降噪元件8的表面还贴附有吸音材料。本技术所起的降低噪音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风机2将高速气流从进风口 I送入降噪元件8的进风管3 ;步骤2,高速气流通过降噪元件进风管3进入降噪元件8的导流腔4,并在导流腔4中膨胀、减速;步骤3,经过导流腔4第一次膨胀、减速后的气流通过第一通道11从导流腔4折返倒流回到通风装置的前室5中;步骤4,前室5中的气流经过前室5下方的第二通道7,再次折返进入后室9中,并再次膨胀、减速,第二次膨胀、减速后的气流经过空气滤芯12净化后并最终从出风口 10输出到通风装置之外;高速气流经过2次膨胀,2次折返(第一次折返:在导流腔4中完成:第二次折返:在前室5中完成),消耗了本身所带的声波能量,从而达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降噪元件8与壳体6之间的加装的减震垫吸收了降噪元件8的震动,切断了降噪元件8与壳体6之间的声桥,降低了震动造成的噪音,同时壳体6和降噪元件8的表面还贴附有吸音材料更进一步降低了通风装置的整体噪音。本技术所述的装置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的技术创新范围。【主权项】1.一种通风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I)和出风口(10)的壳体¢),设置在所述进风口(I)之外的风机(2),其特征是:在所述壳体(6)内设置有降噪元件(8),所述降噪元件(8)将所述壳体(6)的内部空间分为前室(5)和后室(9)两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降噪元件(8)包括同所述进风口(I)连接的进风管(3),连接所述进风管(3)的导流腔(4),连接所述导流腔(4)和所述前室(5)的第一通道(11),所述第一通道(11)能够使气流从所述导流腔(4)折返进入所述前室(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室(5)和后室(9)之间通过第二通道(7)连接,所述第二通道(7)能够使气流从所述前室(5)折返进入所述后室(9)。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降噪元件(8)与所述壳体(6)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减震垫。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6)和所述降噪元件(8)的表面贴附吸音材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6)的出风口(10)中设置有空气滤芯(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之外的风机,其中,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降噪元件,所述降噪元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前室和后室两部分。采用本技术所述的通风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大通风量时降噪效果明显的优点。【IPC分类】F24F7/007, F24F13/24【公开号】CN204943773【申请号】CN201520688482【专利技术人】李仁侠 【申请人】李仁侠【公开日】2016年1月6日【申请日】2015年9月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10)的壳体(6),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之外的风机(2),其特征是:在所述壳体(6)内设置有降噪元件(8),所述降噪元件(8)将所述壳体(6)的内部空间分为前室(5)和后室(9)两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侠
申请(专利权)人:李仁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