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水中透明悬浮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7362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8:20
一种水中透明悬浮球,包括由上透明半球体和下透明半球体组成的透明球体,下透明半球体底部设置有不倒翁式悬浮装置,下透明半球体下部放置有土壤并安装有固定装置,下透明半球体沿顶部圆周方向套装有雨水收集槽,雨水收集槽沿圆周方向与多个与雨水收集槽连通的溢流管雨水收集槽下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与雨水收集槽连通的漏斗,各漏斗下方的下透明半球体上固定安装有雨水重力施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中透明悬浮球,可以解决稳定性差,难以应付各种天气问题,实现水面绿化,覆盖面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悬浮绿化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中透明悬浮球
技术介绍
对建筑绿化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绿化研究的重点热点,然而传统的绿化方法大多还限于地面或缓坡绿化,在水中活体植物绿化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涉及。虽然有一些研究,但稳定性差,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265528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理水体污染的生态浮岛,其结构包括平板式浮床、种植篮和水生植物,平板式浮床能实现简单安装但如遇到大风或暴雨天气极易发生倾覆,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中透明悬浮球,可以解决稳定性差,难以应付各种天气问题,实现水面绿化,覆盖面广泛,能够应付任何恶劣天气,打破传统绿化方法的思想束缚,在环保绿化的同时,将绿化带到水中领域,激起已经对传统绿化方法产生视觉审美疲劳的人们的意想不到的新奇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辐射人们生活诸多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中透明悬浮球,包括由上透明半球体和下透明半球体组成的透明球体,下透明半球体底部设置有不倒翁式悬浮装置,下透明半球体下部放置有土壤并安装有固定装置,下透明半球体沿顶部圆周方向套装有雨水收集槽,雨水收集槽沿圆周方向与多个与雨水收集槽连通的溢流管,溢流管的外表面紧贴上透明半球体的外表面,雨水收集槽下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与雨水收集槽连通的漏斗,各漏斗下方的下透明半球体上固定安装有雨水重力施肥装置,雨水重力施肥装置的施肥管伸入下透明半球体内部,上透明半球体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下透明半球体下部设置有与下透明半球体内土壤相连通的多根毛细纤维。雨水重力施肥装置中,容器顶部开口并位于漏斗下方,容器内安装有与容器内壁滑动连接的施肥塞,施肥管伸入下透明半球体内部的一端连通有施肥喷头。通气孔为倒圆锥形。包括顶面敞开的下透明半球体,下透明半球体底部设置有不倒翁式悬浮装置,下透明半球体下部放置有土壤并安装有固定装置,下透明半球体顶部上方安装有伞状遮雨棚,伞状遮雨棚上沿伞面方向设置有多根溢流管,溢流管与设置于伞状遮雨棚下部的雨水收集槽连通。不倒翁式悬浮装置为一放置于下透明半球体底部的重物,使其重心降低至下透明半球体的球心以下。固定装置为固定网。 下透明半球体外侧设置有固定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中透明悬浮球,内部可种植小乔木或者大灌木,更可以种植草本植物,不倒翁式悬浮装置的设计使其悬浮在水面不易倾斜,固定装置的设计保证植物根部可以呼吸且土壤不易随便晃动,以免造成悬浮球稳定降低,同时也为球体内的植物提供一个较稳定的生长环境,使植物成活率更高;全封闭球体上开设的通气孔以及溢流管,能有效将球体内植物产生的氧气排放到空气中而又不易使雨水进入球体内,利用雨水重力施肥装置,将各溢流管内的雨水进行收集,即使在雨量很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雨水的重力和冲击力将雨水重力施肥装置中的营养液压入球体内,容器顶部开口,雨水到达一定量后便会自动流出,避免出现球体内水分过多,根系腐烂的情况发生,若采用半球状设计,其上部为伞状遮雨棚,能有效排走雨水保持球体稳定性,可以解决稳定性差,难以应付各种天气问题,实现水面绿化,覆盖面广泛,能够应付任何恶劣天气,打破传统绿化方法的思想束缚,在环保绿化的同时,将绿化带到水中领域,激起已经对传统绿化方法产生视觉审美疲劳的人们的意想不到的新奇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辐射人们生活诸多方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封闭球状设计时的悬浮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封闭球状设计时,上透明半球体开设的通气孔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封闭球状设计时,雨水重力施肥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封闭球状设计时的悬浮球布置于溪流中平动或置于水面上的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封闭球状设计时的悬浮球成片布置于江水中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半球状设计时悬浮球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不倒翁式悬浮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水中透明悬浮球,包括由上透明半球体9和下透明半球体8组成的透明球体,下透明半球体8底部设置有不倒翁式悬浮装置,下透明半球体8下部放置有土壤6并安装有固定装置5,防止土壤窜动或培养液溢出影响球体平衡,同时也为球体内的植物提供一个较稳定的生长环境,使植物成活率更高;下透明半球体8沿顶部圆周方向套装有雨水收集槽3,雨水收集槽3沿圆周方向与多个与雨水收集槽3连通的溢流管1,有效排走雨水,保持球体自身稳定性;溢流管I的外表面紧贴上透明半球体9的外表面,雨水收集槽3下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与雨水收集槽3连通的漏斗10,各漏斗10下方的下透明半球体8上固定安装有雨水重力施肥装置4,雨水重力施肥装置4的施肥管4-3伸入下透明半球体8内部,上透明半球体9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2。下透明半球体8下部设置有与下透明半球体8内土壤6相连通的多根毛细纤维7。如图3所示,雨水重力施肥装置4中,容器4-2顶部开口并位于漏斗10下方,容器4-2内安装有与容器4-2内壁滑动连接的施肥塞4-1,施肥管4-3伸入下透明半球体8内部的一端连通有施肥喷头4-3。通气孔12为倒圆锥形,如图2所示,能有效将球体内植物产生的氧气排放到空气中而又不易使雨水进入球体内,导致球体内水分过多,根系腐烂。上述水中透明悬浮球的应用方式如下: 将植物种入下透明半球体8下部的土壤中,种植几日后观察植物长势,确认长势良好可以成活后再铺设土壤固定网5,将雨水重力施肥装,4的容器4-2中装入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液,将上透明半球体9和下透明半球体8组合形成密闭透明悬浮球。搬运至水面,并用软绳将球体与岸边锚杆固定,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如图4所示。如锚杆固定在水下也可将球体拉入水中形成水下景观。还可以将多个球体连成一片,形成江岸景观,如图5所示。也可以将软绳将球体与岸边锚杆固定的直杆连接,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并在溪流的冲刷下平行转动,形成溪流平动水上悬浮球,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一种水中透明悬浮球,包括顶面敞开的下透明半球体8,下透明半球体8底部设置有不倒翁式悬浮装置,下透明半球体8下部放置有土壤6并安装有固定装置5,下透明半球体8顶部上方安装有伞状遮雨棚11,伞状遮雨棚11上沿伞面方向设置有多根溢流管1,溢流管I与设置于伞状遮雨棚11下部的雨水收集槽3连通。将下透明半球体8内装入植物生长所需土壤,将植物种入其中,几天后观察植物长势,确认长势良好可以成活后再铺设土壤固定网5,再架设伞状遮雨棚11,制成半球式悬浮球; 将制得的半球式悬浮球搬运至水面,并用软绳将球体与岸边锚杆固定,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不倒翁式悬浮装置为一放置于下透明半球体8底部的重物13,使其重心降低至下透明半球体8的球心以下,从而解决球体易被大风或大浪推翻的问题,如图7所示。固定装置5为固定网。下透明半球体8外侧设置有固定栓2。上透明半球体9和下透明半球体8为聚氯乙烯(PVC)制成的透明半球体,可防止球体内的水蒸气蒸发,或者由于植物蒸腾作用导致水滴凝结在球体内表面,影响球体的透明度和球内植物可视化;同时,聚氯乙烯(PVC)使球体内植物具有观赏性,同时,植物根系也具有一定观赏性,可采用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中透明悬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透明半球体(9)和下透明半球体(8)组成的透明球体,下透明半球体(8)底部设置有不倒翁式悬浮装置,下透明半球体(8)下部放置有土壤(6)并安装有固定装置(5),下透明半球体(8)沿顶部圆周方向套装有雨水收集槽(3),雨水收集槽(3)沿圆周方向与多个与雨水收集槽(3)连通的溢流管(1),溢流管(1)的外表面紧贴上透明半球体(9)的外表面,雨水收集槽(3)下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与雨水收集槽(3)连通的漏斗(10),各漏斗(10)下方的下透明半球体(8)上固定安装有雨水重力施肥装置(4),雨水重力施肥装置(4)的施肥管(4‑3)伸入下透明半球体(8)内部,上透明半球体(9)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于振民于杰杨旭夏俊苑腾飞颜溧洲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