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布带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7219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链布带生产工艺,包括布带定型,所述布带定型包括:将待定型布带预先穿好在定型机上,将待定型布带进行半张紧的预处理,启动定型机,由第一电机驱动的张力恒定控制装置将待定型布带在半张紧状态下连续的送入定型机的定型室内;使待定型布带在定型室内的上、下两排滚筒之间处于半张紧松弛状态,并作上、下交替连续缓慢前行的定型移动,至定型室出带方向,得到收缩率为1~7%的定型布带;控制各个电机的转速,使定型布带达到所需的收缩率。本工艺通过在布带定型时让布带预先进行了收缩,使得后续染色时减小了收缩量,进而防止了布带压痕的产生,避免了染色中拉链在上、中、下各层间的颜色差异,提高了布带染色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链布带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拉链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链布带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拉链布带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如下程序:织带(编织拉链的两侧布带)、整理(将编织好的布带整理有序)、定型(对布带进行定型)、卷带(将布带卷在纱筒上成为布带卷)、染色(将卷好的布带卷,放进染缸进行染色)、干燥(对染好色的布带进干燥处理)。根据不同类型的拉链,还会增加一些不同的生产程序。其中,在拉链布带生产过程中,通常将把染色过程作为布带收缩的主要过程。具体来说,在对布带卷进行染色的过程中,布带一般采用涤纶材质,由于材质本身特性,布带在染色的高温高压的状态下会产生一些收缩,而这个收缩会让染色后的布带出现卷绕的纱筒上、中、下各层间颜色深浅不一,更会使得纱筒里层的布带出现压痕,甚至出现底部有些部位没有染上色的情况,为消除压痕在烫带增加张力破坏拉链缩水率。这显然影响了布带的出厂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传统的拉链布带生产工艺中,基本上不采用染色前面的定型处理,即使有定型也是通过完全张紧拉长的方式,因为传统的定型方式中布带如果未完全张紧,会造成布带传送不畅及各布带间发生缠绕,致使定型机停机或发生故障,因此布带在整个定型过程中必须处于一个完全张紧的状态,使得定型完成后的布带比定型之前要长,比如,定型之前布带长度为30M,定型后的布带长度增长2%。这样,反而在染色工序收缩更加大,颜色深浅不一、压痕产生的问题反而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拉链布带生产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拉链布带生产工艺,该工艺使布带在染色之前作了预收缩处理,使得布带后续染色时收缩量减小甚至达到零收缩,进而避免了由于布带收缩带来的色度深浅不一、压痕产生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布带染色均匀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A.将待定型布带预先穿好在定型机上,在进入定型室之前,由第一电机驱动的张力恒定控制装置将待定型布带进行半张紧的预处理,启动定型机,张力恒定控制装置将待定型布带在半张紧状态下连续的送入定型机的定型室内;B.定型室内设置150~185°的定型温度环境,使待定型布带在上、下两排滚筒之间处于半张紧松弛状态,并作上、下交替连续缓慢前行的定型移动,至定型室出带方向,得到收缩率为1~7%的定型布带;C.在工序B中的上、下两排滚筒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上排滚筒与下排滚筒之间呈交错布置,上排滚筒与下排滚筒均由前、后两部分构成,上排及下排滚筒的前部分均由第二电机进行驱动转动,上排及下排滚筒的后部分由第三电机驱动转动;D.定型布带移动到定型室出带方向处的出带滚筒,出带滚筒在第四电机驱动下使定型布带输出到后续的第五电机驱动的传送装置上,使定型布带从出带滚筒中输出后能够顺利出带,并旋转落入布带收集桶中;E.在上述工序中同时控制第一电机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及第四电机的速度,使待定型布带在上、下排滚筒之间处于半张紧松弛状态缓慢前行,达到所需的收缩率,所述半张紧松弛状态为松驰的张紧状态;各电机的转速配比如下:当待定型布带上为金属、塑钢拉链时,第一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待定型布带以30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二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上、下两排滚筒之间的待定型布带以30.1~30.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三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上、下两排滚筒之间的待定型布带以27.1~28.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四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定型布带以27.5~29.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当待定型布带上为尼龙拉链时,第一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待定型布带以2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二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上、下两排滚筒之间的待定型布带以25.1-25.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三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上、下两排滚筒之间的待定型布带以22.1-23.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四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定型布带以22.5-24.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定型室内可采用电加热管来加热室内温度,使室内温度达到150~185°的高温环境下,将第一电机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及第四电机的转速作相适应配置,使待定型布带与上、下两排滚筒之间处于接触但又没有完全拉紧式的半张紧松弛状态,即将待定型布带的张力变小,让原本定型会变长的布带,转变成低收缩的状态,而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至第四电机的转速作相适应配置后,使待定型布带在半张紧松弛状态下定型机也能正常工作,消除了传统布带在未张紧时会发生缠绕及传送不畅的问题。通过张力恒定控制装置将待定型布带在定型之前,预先进行半张紧的处理,使待定型布带在传送及定型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张力,以方便定型。本专利技术能对1~20条的布带进行同时定型加工,在滚筒上具有20条布带的容纳位置,且两两相邻布带的容纳位置之间具有限位机构以限位布带的位置,防止布带传送过程中发生偏移。第一电机在定型机的配重块处,作用是让待定型布带在进入定型室之前就存在一定的张力,第二电机控制定型室内前半部分上、下排滚筒的转动,从而带动布带前进。第三电机控制定型室内后半部分上、下排滚筒的转动,从而带动布带前进,第四电机控制从定型室内出来的定型布带前进的出带滚筒转动,从而带动布带前进。第五电机是在整个定型机的后端,有若干个出带的地方,而第五电机就是控制这些布带按既定方式出带的作用。在工序A中待定型布带进入定型室之前,通过反转电机带动预处理装置对待定型布带进行预张紧处理。工序B中的定型室的定型温度通过电加热管发热实现,并通过空气循环装置使定型室的各处温度处于均匀。在工序D之前通过风冷却装置对定型布带进行风冷处理。优选的是,当待定型布带上为金属、塑钢拉链时,控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电机处于相互配合的第一转速,使带金属拉链的待定型布带的半张紧松弛状态能使定型完成的布带达到5.0~6.5%的长度收缩率。优选的是,当待定型布带上为尼龙拉链时,控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电机处于相互配合的第二转速,使带尼龙拉链的待定型布带与上、下排滚筒之间的半张紧松弛状态能使定型完成的布带达到2~3.5%的长度收缩率。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拉链布带生产工艺主要对拉链布带的定型步骤进行了改进,即在定型过程中,让布带预先进行了收缩,使得后续染色时减小了收缩量,进而防止了布带压痕的产生,避免了染色中拉链在上、中、下各层间的颜色差异,提高了布带染色均匀性,这样就减少了因为深浅颜色带来的重新返工染色问题,也解决了之前为消除压痕增加烫带张力才能烫平拉链,但是严重破坏了拉链的缩水率的问题,即把染色中对布带产生的收缩提前到前面的定型工序来完成。换句话说,本专利技术调整各电机运行的参数,让4个电机达到相互配合的转速状态,再与定型室内的结构相结合,让布带在传统的加热和有张力的情况下会变长的状态,变成在加热和半张紧松弛状态的情况下能让布带达到一定的收缩状态,由于布带的收缩已在定型步骤中完成,因此防止了布带染色过程中发生收缩变形,使得布带卷染色均匀,也避免了纱筒里层的布带出现压痕或某些段未染上色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拉链布带生产工艺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待定型布带在上、下两排滚筒之间处于半张紧松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定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定型室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传送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拉链布带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布带生产工艺,包括布带定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带定型包括:A.将待定型布带预先穿好在定型机上,在进入定型室之前,由第一电机驱动的张力恒定控制装置将待定型布带进行半张紧的预处理,启动定型机,张力恒定控制装置将待定型布带在半张紧状态下连续的送入定型机的定型室内;B.定型室内设置150~185°的定型温度环境,使待定型布带在上、下两排滚筒之间处于半张紧松弛状态,并作上、下交替连续缓慢前行的定型移动,至定型室出带方向,得到收缩率为1~7%的定型布带;C.在工序B中的上、下两排滚筒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上排滚筒与下排滚筒之间呈交错布置,上排滚筒与下排滚筒均由前、后两部分构成,上排及下排滚筒的前部分均由第二电机进行驱动转动,上排及下排滚筒的后部分由第三电机驱动转动;D.定型布带移动到定型室出带方向处的出带滚筒,出带滚筒在第四电机驱动下使定型布带输出到后续的第五电机驱动的传送装置上,使定型布带从出带滚筒中输出后能够顺利出带,并旋转落入布带收集桶中;E.在上述工序中同时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及第四电机的速度,使待定型布带在上、下排滚筒之间处于半张紧松弛状态缓慢前行,达到所需的收缩率,所述半张紧松弛状态为松驰的张紧状态;各电机的转速配比如下:当待定型布带上为金属、塑钢拉链时,第一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待定型布带以30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二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上、下两排滚筒之间的待定型布带以30.1~30.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三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上、下两排滚筒之间的待定型布带以27.1~28.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四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定型布带以27.5~29.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当待定型布带上为尼龙拉链时,第一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待定型布带以2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二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上、下两排滚筒之间的待定型布带以25.1‑25.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三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上、下两排滚筒之间的待定型布带以22.1‑23.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四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定型布带以22.5‑24.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布带生产工艺,包括布带定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带定型包括:A.将待定型布带预先穿好在定型机上,在进入定型室之前,由第一电机驱动的张力恒定控制装置将待定型布带进行半张紧的预处理,启动定型机,张力恒定控制装置将待定型布带在半张紧状态下连续的送入定型机的定型室内;B.定型室内设置150~185℃的定型温度环境,使待定型布带在上、下两排滚筒之间处于半张紧松弛状态,并作上、下交替连续缓慢前行的定型移动,至定型室出带方向,得到收缩率为1~7%的定型布带;C.在工序B中的上、下两排滚筒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上排滚筒与下排滚筒之间呈交错布置,上排滚筒与下排滚筒均由前、后两部分构成,上排及下排滚筒的前部分均由第二电机进行驱动转动,上排及下排滚筒的后部分由第三电机驱动转动;D.定型布带移动到定型室出带方向处的出带滚筒,出带滚筒在第四电机驱动下使定型布带输出到后续的第五电机驱动的传送装置上,使定型布带从出带滚筒中输出后能够顺利出带,并旋转落入布带收集桶中;E.在上述工序中同时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及第四电机的速度,使待定型布带在上、下排滚筒之间处于半张紧松弛状态缓慢前行,达到所需的收缩率,所述半张紧松弛状态为松驰的张紧状态;各电机的转速配比如下:当待定型布带上为金属、塑钢拉链时,第一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待定型布带以30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二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上、下两排滚筒之间的待定型布带以30.1~30.5米/分的线速度移动,第三电机的转速配比控制上、下两排滚筒之间的待定型布带以27.1~28.5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华蒋进冉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瑞克西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