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调力反馈缠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726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1:57
一种电调力反馈缠丝机。涉及缠丝机的生产制造领域。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高、误差小且能耗低、成本低,使用后可有效对钢丝因拉力而带来长度变化进行实时补偿的电调力反馈缠丝机。包括钢丝、放丝筒、旋转工作台、应力轮、砼管、平衡小车、滑轨、拉力传感器、排线机构、直流卷扬机和钢索;所述钢丝自所述放丝筒中引出后,先在所述应力轮上绕设若干圈,再依次经滑轮A和滑轮C之后,伸入所述排线机构中;所述钢索自所述直流卷扬机中引出后,先绕过所述滑轮B,再固定连接所述滑轨远离所述砼管的一侧的固定体上。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高、误差小且能耗低、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缠丝机的生产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缠丝是PCCP管生产中关键的工序。决定管子能否承受额定的工况压力。在能稳定控制应力的前提下,高效、节能、低耗的缠丝机是我们设备生产厂家多年的追求。目前,市场上的缠丝机大多可分为差速式缠丝机和重锤式缠丝机,具体的说: 一、差速式缠丝机,如图3所示,钢丝I从放丝筒2中引出,并在应力机构中的应力轮4上绕设3-5圈;然后,上引至拉力传感器8之后,下引至排线机构9,进而完成砼管5上钢丝I的缠绕;其中,砼管5固定连接在旋转工作台3上。其工作过程中,通过拉力传感器一获取的数据对应力轮一及旋转工作台一的转速进行调节。然而,此类缠丝机具有能耗大、计算复杂及成本高的缺陷。二、重锤式缠丝机,如图4所示,应力轮4安装在砼管5与旋转工作台3之间,钢丝I从放丝筒2中引出,并在应力轮4上绕设3-5圈;然后依次绕过平衡小车6和定滑轮,最中下引至排线机构9,进而完成砼管5上钢丝I的缠绕;同时,另一路钢索11从卷扬机中引出,并在经平衡小车6和滑轮组二之后,通过拉力传感器8吊起配重块;其中平衡小车6滑动连接在滑轨7上。其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配重块二对钢丝上的拉力进行调节,同时,将应力轮二的外径设置为砼管外径的95-98%,从而对因拉力而带来长度变化的钢丝进行适当补偿。然而,此类缠丝机的补偿结构单一,尤其在启动加速和制动减速时,钢丝上的应力变化较大,也并无其他补偿手段,因此,极易给缠丝带来极大的误差。由于钢丝的弹性和拉力和砼管的缠丝参数是变化的,不可能100%的补偿到位,所以用了平衡小车在轨道上左右移动,轨道至少需40米左右的长度,以确保用卷扬机始终把配重吊在半空中。这样,如何同时避免上述两种缠丝机所产生的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高、误差小且能耗低、成本低,使用后可有效对钢丝因拉力而带来长度变化进行实时补偿的电调力反馈缠丝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钢丝、放丝筒、旋转工作台、应力轮、砼管、平衡小车、滑轨、拉力传感器、排线机构、直流卷扬机和钢索; 所述应力轮连接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所述砼管与所述应力轮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应力轮同轴心,所述放丝筒和所述滑轨分设在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两侧,所述拉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滑轨和旋转工作台之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砼管上方,所述拉力传感器下方连接有滑轮C,所述排线机构位于所述拉力传感器和砼管之间; 所述平衡小车上设有滑轮A和滑轮B、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直流卷扬机位于所述滑轨远离所述砼管的一侧; 所述钢丝自所述放丝筒中引出后,先在所述应力轮上绕设若干圈,再依次经滑轮A和滑轮C之后,伸入所述排线机构中; 所述钢索自所述直流卷扬机中引出后,先绕过所述滑轮B,再固定连接所述滑轨远离所述砼管的一侧的固定体上。所述滑轮C与所述滑轮A之间还设有滑轮D,所述滑轮D和所述排线机构沿所述滑轮C对称设置; 所述滑轮A与所述应力轮之间的钢丝水平设置,所述滑轮A与所述滑轮D之间的钢丝水平设置。所述直流卷扬机与滑轮B之间设有滑轮E,所述滑轮B与墙体之间的钢索水平设置、且滑轮E与滑轮B之间的钢索水平设置。所述应力轮的外径为所述砼管外径的95-98%。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直流卷扬机与固定体之间对滑轮B的拉力代替了原重锤是缠丝机中的重锤;同时,利用差速式缠丝机中的应力测量结构,即通过拉力传感器钢丝上的实时应力进行测量,进而推算出对钢丝长度的补偿量;最终,以平衡小车的滑动位移来对钢丝因拉力而带来长度变化进行实时补偿,误差极小。此外,由于平衡小车的位移极小,因此,本案还具有能耗低的特点。综上所述,本案有效结合了传统的差速式缠丝机和重锤式缠丝机的优点,同时可降低一半以上的能耗,且兼具了电调的可控的优势。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高、误差小且能耗低、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图一,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图二; 图中I是钢丝,2是放丝筒,3是旋转工作台,4是应力轮,5是砼管,6是平衡小车,61是滑轮A,62是滑轮B,7是滑轨,8是拉力传感器,80是滑轮C,9是排线机构,10是直流卷扬机,11是钢索。【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包括钢丝1、放丝筒2、旋转工作台3、应力轮4、5仝管5、平衡小车6、滑轨7、拉力传感器8、排线机构9、直流卷扬机10和钢索11 ; 所述应力轮4连接在所述旋转工作台3上,所述砼管5与所述应力轮4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应力轮4同轴心,所述放丝筒2和所述滑轨7分设在所述旋转工作台3的两侧,所述拉力传感器8位于所述滑轨7和旋转工作台3之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砼管5上方,所述拉力传感器8下方连接有滑轮C80,所述排线机9位于所述拉力传感器8和砼管5之间; 所述平衡小车6上设有滑轮A61和滑轮B62、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7上;所述直流卷扬机10位于所述滑轨7远离所述砼管5的一侧; 所述钢丝I自所述放丝筒2中引出后,先在所述应力轮4上绕设若干圈,再依次经滑轮A61和滑轮C80之后,伸入所述排线机构9中; 所述钢索11自所述直流卷扬机10中引出后,先绕过所述滑轮B62,再固定连接所述滑轨7远离所述砼管5的一侧的固定体(比如墙体、桩、柱、支架)上。所述滑轮C80与所述滑轮A61之间还设有滑轮D,所述滑轮D和所述排线机构9沿所述滑轮C80对称设置;这样,可使得拉力传感器和滑轮C竖直设置,从而获取更加稳定、精确的读数。所述滑轮A61与所述应力轮4之间的钢丝I水平设置,所述滑轮A61与所述滑轮D之间的钢丝I水平设置。从而使得平衡小车仅沿滑轨作水平方向上的滑动,稳定性好、结构可靠。所述直流卷扬机10与滑轮B62之间设有滑轮E,所述滑轮B62与墙体之间的钢索11水平设置、且滑轮E与滑轮B62之间的钢索11水平设置。进一步提升平衡小车的运行稳定性。所述应力轮4的外径为所述砼管5外径的95-98%。由于钢丝受力后将变长变细,因此现在应力轮上给出2-5%的补偿量。本专利技术的电调力反馈缠丝机,将两种缠丝机的结构取长补短,前半段采用重锤式缠丝机的结构。后面重锤去掉,采用电调控制直流电机带动卷扬机拉动平衡小车,由传感器传来的信号送到数字调节器,经过运算后送出控制信号到直流调速器,再控制直流电机带动卷扬机,控制平衡小车上的应力。由于平衡小车移动速度很小、移动距离短(和缠丝的线速度相比),所以功率也可以很小,可以做到调节应力变化;可以减少平面占用面积。此缠丝机结合了两种缠丝机的优点,成本较低,大大的降低了能耗,可降低一半以上,又有电调的可控优点。【主权项】1.一种电调力反馈缠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放丝筒、旋转工作台、应力轮、砼管、平衡小车、滑轨、拉力传感器、排线机构、直流卷扬机和钢索; 所述应力轮连接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所述砼管与所述应力轮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应力轮同轴心,所述放丝筒和所述滑轨分设在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两侧,所述拉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滑轨和旋转工作台之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砼管上方,所述拉力传感器下方连接有滑轮C,所述排线机构位于所述拉力传感器和砼管之间; 所述平衡小车上设有滑轮A和滑轮B、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调力反馈缠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放丝筒、旋转工作台、应力轮、砼管、平衡小车、滑轨、拉力传感器、排线机构、直流卷扬机和钢索;所述应力轮连接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所述砼管与所述应力轮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应力轮同轴心,所述放丝筒和所述滑轨分设在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两侧,所述拉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滑轨和旋转工作台之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砼管上方,所述拉力传感器下方连接有滑轮C,所述排线机构位于所述拉力传感器和砼管之间;所述平衡小车上设有滑轮A和滑轮B、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直流卷扬机位于所述滑轨远离所述砼管的一侧;所述钢丝自所述放丝筒中引出后,先在所述应力轮上绕设若干圈,再依次经滑轮A和滑轮C之后,伸入所述排线机构中;所述钢索自所述直流卷扬机中引出后,先绕过所述滑轮B,再固定连接所述滑轨远离所述砼管的一侧的固定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萍莫洪根徐高军马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扬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