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辆行为记录及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6506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车辆行为记录及评价方法,包括的步骤为,利用数据采集车辆上的行车记录仪采集智能车辆行驶视频,获取视频中车道线及智能车辆的位置坐标,计算该车辆的行驶路线状况信息;利用GPS模块采集行车记录仪行驶信息,提取智能车辆位置坐标,计算出智能车辆的实际行驶信息;在电子地图的任务位置设置触发器,通过行车记录仪对触发器进行触发,利用记录装置采集智能车辆的实时行驶信息,最后利用加权法计算出智能车辆的综合分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改变在无人车比赛中采用的主观、琐碎的评价方法,以一种客观、高效而且精确度更高的方法从采集到的视频中,自动分析出各项任务中参赛车辆状况,得出准确公正的比赛评分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行驶记录
,具体设计一种。
技术介绍
智能车辆技术是涵盖智能控制、模式识别等学科前沿的热点研究领域,其研究与应用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交通安全方面,由无人驾驶车辆研究形成的辅助安全驾驶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准确、可靠地感知车辆自身及周边环境信息,及时向驾驶员提供环境感知结果,从而有效地协助提高行车安全,同时也能降低驾驶员对车辆驾驶管理的复杂度,提高单个车辆的运行效率,可以缓解我国城市道路拥堵、交通系统运行效率较低的现状。在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方面,通过对无人驾驶车辆理论、技术研究,突破国外汽车行业专利壁皇,掌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可以为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在国防科技方面,“快速、精确、高效”的地面智能化作战平台是未来陆军的重要力量,无人驾驶车辆将能代替人在高危险环境下完成各种任务,在保存有生力量、提高作战效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无人作战系统的重要基础。然而,如今在无人驾驶智能车辆的比赛中,评价的标准有四点,即安全性、智能、平稳性和速度,最终量化的成绩由对参赛车辆人工干预的时间和次数以及裁判对于车辆的主观评价三个环节的平均分决定,这样的成绩计算方法由于要统计很多比赛数据就很繁琐,而且凭裁判对于参赛车辆表现的主观评价难免有失偏颇,参赛车辆的综合成绩的评定亟需一个客观高效的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准确采集所需考察各项任务对应的视频,并处理所采集的视频图像来得到参赛车辆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并给出最终成绩。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在数据采集车辆上安装行车记录仪,利用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采集前方智能车辆的行驶视频,获取所述行驶视频中车道线及智能车辆的位置坐标;步骤S20,通过对比所述视频中车道线和智能车辆的位置坐标,计算智能车辆的行驶路线状况信息;步骤S30,利用GPS模块实时采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行驶信息,同时提取所述智能车辆在视频中的位置坐标,计算出智能车辆的实际行驶信息;步骤S40,设置电子地图,在电子地图中的任务位置处设置触发器,若行车记录仪到达所述任务位置,触发器启动,利用任务位置安装的记录装置采集智能车辆的实时行驶信息;步骤S50,结合步骤S20的行驶路线状况信息以及步骤S40采集的行驶信息,利用加权法计算出智能车辆的综合分数。进一步的,所述行驶路线状况信息包括:所述智能车辆行驶路线与规定行驶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压线的状况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中,将所述车道线位置坐标与智能车辆后轮在地面的位置坐标进行对比,若有重合点则判定该车辆压线,并记录轮胎压线的时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中,所述行车记录仪中的GPS模块实时记录行车记录仪的行驶信息,同时提取所述智能车辆在视频中的位置坐标及车身宽度数据,基于实际场景和图像的映射关系,获取智能车辆与行车记录仪的实际距离信息,进而计算出智能车辆的实际行驶信息。进一步的,所述行驶信息包括经度、玮度、速度、方向的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中:行车记录仪的GPS模块到达电子地图中标注的任务起始位置,触发起始触发器,通过记录装置采集智能车辆行驶记录;行车记录仪的GPS模块到达电子地图中标注的任务终止位置,触发终止触发器,通过记录装置提取智能车辆的行驶记录。进一步的,所述记录装置为摄像头或超声波测距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任务位置包括右转位置、泊车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有:本专利技术可以改变目前在无人车比赛中采用的主观、琐碎的评价方法,以一种客观、高效而且精确度更高的方法从采集到的视频中,自动分析出所要求的各项任务中参赛车辆的表现情况,并给出最终成绩,从而得出准确公正的比赛评分结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应用在无人驾驶智能车辆比赛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在比赛中采用数据采集车辆(即裁判车辆)追踪参赛智能车辆行驶的形式,来记录参赛智能车辆的行驶信息,并以一种客观、高效而且精确度更高的方法自动分析出所要求的各项任务中参赛车辆的表现情况,并给出最终成绩。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对智能车辆的行为记录及评价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在数据采集车辆上安装行车记录仪,利用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采集前方智能车辆的行驶视频,采用视频图像处理方法,提取所述行驶视频中车道线及智能车辆的位置坐标;上述提取车道线及智能车辆的位置坐标过程具体分为以下步骤:S101,参赛智能车辆起动前,载有行车记录仪的裁判车也已到位,打开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的屏幕上就会显示采集到的视频信息,用鼠标选取跟踪区域,作为TLD跟踪算法的跟踪目标(这里跟踪区域就是参赛车辆的外接最小矩形,外接最小矩形下边界和两轮胎与地面的交点重和)。S102,参赛智能车辆启动后,利用TLD算法实时跟踪初始选择的矩形跟踪区域,并把该矩形区域在视频图像中每帧的坐标信息(该矩形区域的四个顶点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记录下来。该矩形跟踪区域下边的两个顶点就是参赛智能车辆两轮胎与地面相交点在视频图像中对应的像素点,这样参赛参赛车辆两轮胎与地面相交点在视频图像中的坐标信息也就获取到并保存了下来。S103,由于车道线是直线,采取在视频每一帧图像中寻找满足一定空间约束条件的直线坐标信息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在视频图像中车道线的坐标信息。步骤S20,通过对比所述视频中车道线和智能车辆的位置坐标,计算智能车辆行驶路线与规定行驶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压线的状况信息;判断压线的方法为:将车道线位置坐标与智能车辆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车辆行为记录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在数据采集车辆上安装行车记录仪,利用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采集前方智能车辆的行驶视频,获取所述行驶视频中车道线及智能车辆的位置坐标;步骤S20,通过对比所述视频中车道线和智能车辆的位置坐标,计算智能车辆的行驶路线状况信息;步骤S30,利用GPS模块实时采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行驶信息,同时提取所述智能车辆在视频中的位置坐标,计算出智能车辆的实际行驶信息;步骤S40,设置电子地图,在电子地图中的任务位置处设置触发器,若行车记录仪到达所述任务位置,触发器启动,利用任务位置安装的记录装置采集智能车辆的实时行驶信息;步骤S50,结合步骤S20的行驶路线状况信息以及步骤S40采集的行驶信息,利用加权法计算出智能车辆的综合分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淑明王裕沛李朋朱新亮郭宇智李泽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