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红窑变釉及用其制备的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6081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红窑变釉及用其制备的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及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技术领域。该铜红窑变釉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釉式基础料:霞石正长石34-35份、碳酸钙20-22份、碳酸钡3-4份、氧化锌2-3份、碳酸镁1-2份、高岭土26-27份、纳米氧化硅9.5-10.5份,发色剂:碳酸锂1.8-2.5份、骨灰2-4份、碳酸铜2-4份。使用该铜红窑变釉烧制的陶瓷制品具有较鲜艳的红色,且釉颜色分布均匀,而且成品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
,具体涉及一种铜红窑变釉及用其制备的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铜红釉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是较名贵的一种釉,在明朝中期曾一度失传,而改烧矾红。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要数郎窑红,一般铜红釉即以含铜物质为发色剂,经还原烧制而成的红色釉,其用料及烧制条件对釉的质量即为关键,只要用料略有不同或偏差,就会导致还原不完全,甚至造成釉发黑、发绿等现象。鲜艳的铜红向来比较稀少,被人们所追捧。而一般可以烧制出质地较好的铜红釉的原料配方和工艺均未被公开,按照现有的铜红釉的釉料烧制出来的铜红釉不仅颜色效果不佳,有的甚至会产生釉颜色分布不均、釉表面产生针孔等缺陷,即使在釉料里再添加稳定剂等助剂进行烧制,以上不足也难以避免,究其主要原因还是釉料的配方不合理及还原烧制时的条件设置不合理。因此,对铜红釉的釉料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铜红窑变釉及用其制备的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及制备方法,使用该铜红窑变釉烧制的陶瓷制品具有较鲜艳的红色,且釉颜色分布均匀,而且成品率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铜红窑变釉,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釉式基础料:霞石正长石34-35份、碳酸钙20-22份、碳酸钡3-4份、氧化锌2-3份、碳酸镁1-2份、高岭土26-27份、纳米氧化硅9.5-10.5份,发色剂:碳酸锂1.8-2.5份、骨灰2-4份、碳酸铜2-4份。所述的铜红窑变釉,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釉式基础料:霞石正长石34.67份、碳酸钙21.26份、碳酸钡3.56份、氧化锌2.93份、碳酸镁1.45份、高岭土26.06份、纳米氧化硅10.07份,发色剂:碳酸锂2份、骨灰3份、碳酸铜3份。用所述铜红窑变釉制备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研磨:按照所述重量配比,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再加入原料总重量50%-55%的水进行球磨,球磨至混合料颗粒过200-250目筛,后出浆料备用;步骤二,釉浓度调节:往步骤一所得浆料中加入水,调节浓度至39°-40°波美度,得釉浆料;步骤三,施釉:将烧制好的陶瓷素坯浸入步骤二所得釉浆料中进行施釉,釉厚度为1.2-1.5mm,干燥,得陶瓷制品初品;步骤四,还原烧制:将步骤三所得陶瓷制品初品进行烧制,升温至865-875℃,保持窑内一氧化碳体积浓度为3%-3.5%,恒温烧制35-45min,继续升温至1260-1270℃后,保持窑内一氧化碳体积浓度为1%-1.5%,恒温烧制20-30min,后降温冷却,即得所述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用铜红窑变釉制备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的方法,其中所述陶瓷素坯采用陶土烧制而得。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用铜红窑变釉制备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的方法,其中步骤一中所述球磨的转速为400-450r/mi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铜红窑变釉制备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的方法制得的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铜红窑变釉釉料进行精心研究,得到一种烧制后可使陶瓷制品程较鲜艳红色的釉,该釉不仅颜色鲜艳,而且颜色分布均匀,釉表面细腻光滑,光润匀净,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烧制的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的成品率可达90%以上,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铜红窑变釉,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釉式基础料:霞石正长石34.67份、碳酸钙21.26份、碳酸钡3.56份、氧化锌2.93份、碳酸镁1.45份、高岭土26.06份、纳米氧化硅10.07份,发色剂:碳酸锂2份、骨灰3份、碳酸铜3份。用所述铜红窑变釉制备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研磨:按照所述重量配比,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再加入原料总重量50%的水进行球磨,球磨至混合料颗粒过250目筛,后出浆料备用;步骤二,釉浓度调节:往步骤一所得浆料中加入水,调节浓度至40°波美度,得釉浆料;步骤三,施釉:将烧制好的陶瓷素坯浸入步骤二所得釉浆料中进行施釉,釉厚度为1.4mm,干燥,得陶瓷制品初品;步骤四,还原烧制:将步骤三所得陶瓷制品初品进行烧制,升温至870℃,保持窑内一氧化碳体积浓度为3.2%,恒温烧制40min,继续升温至1270℃后,保持窑内一氧化碳体积浓度为1.3%,恒温烧制25min,后降温冷却,即得所述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实施例2铜红窑变釉,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釉式基础料:霞石正长石34份、碳酸钙20份、碳酸钡3份、氧化锌2份、碳酸镁1份、高岭土26份、纳米氧化硅9.5份,发色剂:碳酸锂1.8份、骨灰2份、碳酸铜2份。用所述铜红窑变釉制备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研磨:按照所述重量配比,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再加入原料总重量50%的水进行球磨,球磨至混合料颗粒过200目筛,后出浆料备用;步骤二,釉浓度调节:往步骤一所得浆料中加入水,调节浓度至39°波美度,得釉浆料;步骤三,施釉:将烧制好的陶瓷素坯浸入步骤二所得釉浆料中进行施釉,釉厚度为1.2mm,干燥,得陶瓷制品初品;步骤四,还原烧制:将步骤三所得陶瓷制品初品进行烧制,升温至865℃,保持窑内一氧化碳体积浓度为3%,恒温烧制35min,继续升温至1260℃后,保持窑内一氧化碳体积浓度为1%,恒温烧制30min,后降温冷却,即得所述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实施例3铜红窑变釉,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釉式基础料:霞石正长石35份、碳酸钙22份、碳酸钡4份、氧化锌3份、碳酸镁2份、高岭土27份、纳米氧化硅10.5份,发色剂:碳酸锂2.5份、骨灰4份、碳酸铜4份。用所述铜红窑变釉制备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研磨:按照所述重量配比,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再加入原料总重量55%的水进行球磨,球磨至混合料颗粒过220目筛,后出浆料备用;步骤二,釉浓度调节:往步骤一所得浆料中加入水,调节浓度至39°波美度,得釉浆料;步骤三,施釉:将烧制好的陶瓷素坯浸入步骤二所得釉浆料中进行施釉,釉厚度为1.5mm,干燥,得陶瓷制品初品;步骤四,还原烧制:将步骤三所得陶瓷制品初品进行烧制,升温至875℃,保持窑内一氧化碳体积浓度为3.5%,恒温烧制35min,继续升温至1270℃后,保持窑内一氧化碳体积浓度为1.5%,恒温烧制20min,后降温冷却,即得所述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按照实施例1至3所述釉配方和制备方法制得的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均具有鲜艳的铜红色,而且颜色分布均匀,釉表面细腻光滑,光润匀净,且成品率均可达90%以上,其中,实施例1的成品率可达95%,可视为最佳实施例。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铜红窑变釉,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釉式基础料:霞石正长石34‑35份、碳酸钙20‑22份、碳酸钡3‑4份、氧化锌2‑3份、碳酸镁1‑2份、高岭土26‑27份、纳米氧化硅9.5‑10.5份,发色剂:碳酸锂1.8‑2.5份、骨灰2‑4份、碳酸铜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铜红窑变釉,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釉式基础料:霞石正长石34-35份、碳酸钙20-22份、碳酸钡3-4份、氧化锌2-3份、碳酸镁1-2份、高岭土26-27份、纳米氧化硅9.5-10.5份,发色剂:碳酸锂1.8-2.5份、骨灰2-4份、碳酸铜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红窑变釉,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釉式基础料:霞石正长石34.67份、碳酸钙21.26份、碳酸钡3.56份、氧化锌2.93份、碳酸镁1.45份、高岭土26.06份、纳米氧化硅10.07份,发色剂:碳酸锂2份、骨灰3份、碳酸铜3份。
3.用权利要求1所述铜红窑变釉制备铜红窑变釉陶瓷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研磨:按照所述重量配比,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后,再加入原料总重量50%-55%的水进行球磨,球磨至混合料颗粒过200-250目筛,后出浆料备用;
步骤二,釉浓度调节:往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能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华茂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