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降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5863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稠油降粘装置,包括内有稠油的稠油油管,可下入至稠油油管中的绝缘电缆,底部三根内置铜芯导体采用星型连接形成回路,绝缘电缆的外部连接有可提供给绝缘电缆电能的供电单元,绝缘电缆通电后产生热量,热量传递给油管内稠油,以使稠油降粘。该装置不仅加热深度较深、耐温高发热量大点,而且适应超深超稠液量大油井加热降粘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稠油降粘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电加热使稠油降粘的装置。
技术介绍
稠油油藏具有超深超稠特点,油藏埋深一般为5500?7000m,地面原油粘度高达10000?1000 X 104mPa.S,原油举升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粘度升高,至2000?3000m左右无法流动,必须采取降粘措施。现有技术中利用稠油对温度敏感的特点,使用电加热杆提高原油温度,从而起到降粘作用。目前油井井筒电加热降粘主要有整体式加热电缆以及分体式电加热杆两种。其中,整体式加热电缆技术相对成熟,下深最高2000m,整体式结构起下较为方便,但由于其绝缘层耐热温度180°C,造成设备易发生故障,另外本工艺采用单相用电,热效率有待提高;分体式电加热工艺主要用于地面管线保温,由于该工艺的热敏发热电阻材料耐温较低,设备易发生故障,同时电热杆末段电压降低,末段发热功率较低,目前使用规模相对较少。以塔河油田为例,塔河油田稠油井筒降粘由于原油粘度高粘温拐点深以及掺稀混合液量大的特点导致现有井筒电加热工艺的使用存在如下问题:1)油田稠油粘度高,粘温拐点普遍大于2000m,常规电加热深度无法满足需要;2)稠油掺稀生产导致混合液量大,加热负荷大,对电加热杆发热功率和耐温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稠油降粘装置,该装置不仅加热深度较深、耐温高发热量大点,而且适应超深超稠液量大油井加热降粘生产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稠油降粘装置,包括内有稠油的稠油油管,可下入至稠油油管中的绝缘电缆,底部三根内置铜芯导体采用星型连接形成回路,绝缘电缆的外部连接有可提供给绝缘电缆电能的供电单元,绝缘电缆通电后产生热量,热量传递给油管内稠油,以使稠油降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稠油油管的顶部连接采油树,绝缘电缆穿过采油树内部,绝缘电缆穿出采油树的部分设置有防喷盒,以使绝缘电缆与采油树之间密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供电单元包括可提供电能的控制柜,控制柜的电能输出端连接变压器,变压器通过电缆接头与绝缘电缆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绝缘电缆伸出采油树的部分设置有悬挂装置,以固定绝缘电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绝缘电缆包括具有导电作用的多个铜芯,每个铜芯的外部包覆有具有绝缘作用的绝缘层,绝缘层的外部包覆有护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铜芯为三根,三根铜芯的末端通过星型连接端连接。本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在于,其下深可达2000m以上,甚至可达油井储层位置,极大的提高了电加热深度;同时,克服了现有电加热设备耐温低,发热量小的问题,可以实现高掺稀比液量大油井降粘生产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绝缘电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为本技术中稠油降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稠油降粘装置,包括内有稠油的稠油油管8,可下入至稠油油管8中的绝缘电缆1,绝缘电缆I底部三根内置铜芯导体采用星型连接形成回路;绝缘电缆I的外部连接有可提供给绝缘电缆电能的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可提供三相高压电,绝缘电缆I通电后依靠自身电阻产生热量,热量传递给油管内稠油,加热以使稠油降粘。继续参见图1,上述供电单元包括可提供电能的控制柜5,控制柜5的电能输出端连接变压器4,变压器4可将电能转化为绝缘电缆所能接受的电压,变压器4通过电缆接头3与绝缘电缆I连接。另外,稠油油管8的顶部连接采油树9,绝缘电缆I穿过采油树9内部,绝缘电缆I穿出采油树9的部分设置有防喷盒7,以使绝缘电缆I与采油树9之间密封;绝缘电缆I伸出采油树9的部分设置有悬挂装置6,以固定绝缘电缆I。参见图2,图2是上述稠油降粘装置中使用的绝缘电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绝缘电缆I包括具有导电作用的三个铜芯12,每个铜芯的外部包覆有具有绝缘作用的绝缘层13,绝缘层13既能使相邻铜芯之间彼此绝缘,同时也使整个铜芯整体与外部绝缘,绝缘层13的外部包覆有护套11。另外,作为一种实施例,上述绝缘电缆I中的铜芯为T2铜,绝缘层为氧化镁,护套为317不锈钢。另外,绝缘电缆内部三根铜芯导体末段通过星型连接端连接,首端分别与外接供电单元连接形成回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星型连接是指三根铜芯的末端连接在一起引出中线,由三个首端引出三条火线。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稠油降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有稠油的稠油油管(8),可下入至稠油油管(8)中的绝缘电缆(1),绝缘电缆(1)内部设置有三根铜芯(12),三根铜芯的末端采用星型连接以形成回路,绝缘电缆(1)的外部连接有可提供给绝缘电缆电能的供电单元,绝缘电缆⑴通电后产生热量,热量传递给油管内稠油,以使稠油降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稠油降粘装置,其特征在于,稠油油管(8)的顶部连接采油树(9),绝缘电缆⑴穿过采油树(9)内部,绝缘电缆⑴穿出采油树(9)的部分设置有防喷盒(7),以使绝缘电缆⑴与采油树(9)之间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稠油降粘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单元包括可提供电能的控制柜(5),控制柜(5)的电能输出端连接变压器(4),变压器⑷通过电缆接头(3)与绝缘电缆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稠油降粘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电缆⑴伸出采油树(9)的部分设置有悬挂装置(6),以固定绝缘电缆(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稠油降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铜芯的外部包覆有具有绝缘作用的绝缘层(13),绝缘层(13)的外部包覆有护套(11)。【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稠油降粘装置,包括内有稠油的稠油油管,可下入至稠油油管中的绝缘电缆,底部三根内置铜芯导体采用星型连接形成回路,绝缘电缆的外部连接有可提供给绝缘电缆电能的供电单元,绝缘电缆通电后产生热量,热量传递给油管内稠油,以使稠油降粘。该装置不仅加热深度较深、耐温高发热量大点,而且适应超深超稠液量大油井加热降粘生产的需要。【IPC分类】E21B43/24, E21B36/04【公开号】CN204941499【申请号】CN201520532123【专利技术人】赵海洋, 王雷, 程仲富, 杨祖国, 何龙, 吴文明, 丁保东, 邢钰, 李淑杰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6日【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稠油降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有稠油的稠油油管(8),可下入至稠油油管(8)中的绝缘电缆(1),绝缘电缆(1)内部设置有三根铜芯(12),三根铜芯的末端采用星型连接以形成回路,绝缘电缆(1)的外部连接有可提供给绝缘电缆电能的供电单元,绝缘电缆(1)通电后产生热量,热量传递给油管内稠油,以使稠油降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洋王雷程仲富杨祖国何龙吴文明丁保东邢钰李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