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804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属于加热元件技术领域。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包括护套、设置在护套内部的热发生区和设置在护套一端并延伸出去的电引入区,所述护套上设置有回弹空间,所述回弹空间将护套分成至少两部分可压缩和回弹的回弹部。该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方便加热管插入和取出,节约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元件
,具体涉及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加热管通过插入孔道中发热来达到加热物体的目的,通常要求加热管与孔道要有较高的贴合度,以保证加热效率,这就带来了加热管插入孔道中较为费力的问题;在加热完成需取出加热管时,由于加热管本身与孔道贴合度较高,再加上孔道材料与加热管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得加热管更加难以取出,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加热管插入和取出的加热管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包括护套、设置在护套内区的热发生区和设置在护套一端并延伸出去的电引入区,所述护套上设置有回弹空间,所述回弹空间将护套分成至少两部分可压缩和回弹的回弹部。回弹空间的设置有两大目的:①使得被回弹空间分隔的回弹部有了相对压缩和回弹的可能和被压缩的空间;②加热管既可适用于较大孔径的加热孔,通过压缩回弹部,也可适用于较小孔径的加热孔,扩大了加热管的适用范围。实际使用时,安装加热管:先用镊子或钳子将两回弹部压缩,使得加热管本身的直径缩小,更易插入到孔道中;取出加热管:用镊子或钳子将回弹部压缩在回弹空间内,使得加热管本身直径减小,更易从孔道中取出。具备回弹作用的回弹部能够将加热管外表面更贴合的与孔道内壁相接触,尽量减少空气层的厚度,提高了加热效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回弹空间为从一侧贯穿护套、并一端开口的缝状空间,将护套分为两个可在回弹空间内压缩和回弹的回弹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回弹空间位于护套中间,将护套分为相互对称的两个回弹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回弹空间由护套中间的两个侧面和一个非开口端构成,所述侧面为平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两个侧面相互平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由非开口端起逐渐增大。回弹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由于回弹空间的存在,加热管的管径从非开口端逐渐增大,意味着加热管既可适用于较大孔径的加热孔,通过压缩回弹部,也可适用于较小孔径的加热孔,扩大了加热管的适用范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非开口端的横截面为弧线,非开口端与两个侧面的连接角为圆角。由于加热管经常插入和取出,回弹部被压缩和回弹时,非开口端本身、非开口端与两侧面的连接处受到的应力较为频繁,易使材料疲劳损坏,因此需要弧面结构和圆角结构来增大承担回弹部压缩回弹时所产生应力的面积,以提高材料的抗疲劳程度,进而提高加热管的使用寿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热发生区包括引出电极、加热丝和包裹着加热丝的绝缘层,所述引出电极连带加热丝穿过一个回弹部,绕过非开口端并穿过另一个回弹部。所述绝缘层由热导率较高的氧化镁制成。加热丝的这种分布路径保证了加热管插入到孔道中的端头也能得到充分的加热,配合加热管外表与孔道内壁的紧贴,进一步提高了加热效率,并消除了加热盲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护套与非开口端相对应的一端为弧面结构。两侧面之间的距离太宽,会压缩加热丝的分布空间,影响加热效果;两侧面之间的距离太窄,则回弹部被压缩的空间不足,影响加热管插入和取出的便捷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两侧面之间的距离与加热管直径之比为1:15-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两侧面之间的距离与加热管直径之比为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本技术所述的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插入取出方便、节约了劳动成本;②本技术所述的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能够提高加热效率、消除加热盲区。【附图说明】图1为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加热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套、11-回弹空间、111-侧面、112-非开口端、12-回弹部、2-热发生区、21-引出电极、22-加热丝、23-绝缘层、3-电引入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包括护套1、设置在护套I内部的热发生区2和设置在护套I 一端并延伸出去的电引入区3,护套I中间设有缝状并一端开口的回弹空间11,回弹空间11强护套I分为两个回弹部12。热发生区2包括镍锰合金制成的引出电极21、镍铬合金制成的加热丝22和包裹着加热丝22的绝缘层23,绝缘层23由氧化镁制得,所述引出电极21连带加热丝22穿过一个回弹部12,绕过非开口端112并穿过另一个回弹部12。回弹空间11两侧面111之间的距离占加热管直径的1/2。实际使用时,安装加热管:先用镊子或钳子将两回弹部12压缩,使得加热管本身的直径缩小,更易插入到孔道中;取出加热管:用镊子或钳子将回弹部12压缩在回弹空间内,使得加热管本身直径减小,更易从孔道中取出。回弹部12的回弹力除了将加热管更稳固的安装在孔道内以外,还是得加热管外壁与孔道内壁贴合得更紧密,提高加热效率。实施例2: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包括护套1、设置在护套I内部的热发生区2和设置在护套I 一端并延伸出去的电引入区3,护套I中间设有缝状并一端开口的回弹空间11,回弹空间11强护套I分为两个回弹部12。热发生区2包括镍锰合金制成的引出电极21、镍铬合金制成的加热丝22和包裹着加热丝22的绝缘层23,绝缘层23由氧化镁制得,所述引出电极21连带加热丝22穿过一个回弹部12,绕过非开口端112并穿过另一个回弹部12。回弹空间11两侧面111之间的距离占加热管直径的1/15。实际使用时,安装加热管:先用镊子或钳子将两回弹部12压缩,使得加热管本身的直径缩小,更易插入到孔道中;取出加热管:用镊子或钳子将回弹部12压缩在回弹空间内,使得加热管本身直径减小,更易从孔道中取出。回弹部12的回弹力除了将加热管更稳固的安装在孔道内以外,还是得加热管外壁与孔道内壁贴合得更紧密,提高加热效率。实施例3: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包括护套1、设置在护套I内部的热发生区2和设置在护套I 一端并延伸出去的电引入区3,护套I中间设有缝状并一端开口的回弹空间11,回弹空间11强护套I分为两个回弹部12,述非开口端112的横截面为弧线,非开口端112与两个侧面111的连接角为圆角,所述护套I与非开口端112相对应的一端为弧面结构。热发生区2包括镍锰合金制成的引出电极21、镍铬合金制成的加热丝22和包裹着加热丝22的绝缘层23,绝缘层23由氧化镁制得,所述引出电极21连带加热丝22穿过一个回弹部12,绕过非开口端112并穿过另一个回弹部12。所述两个侧面111之间的距离由非开口端112起逐渐增大。实际使用时,安装加热管:先用镊子或钳子将两回弹部12压缩,使得加热管本身的直径缩小,更易插入到孔道中;取出加热管:用镊子或钳子将回弹部12压缩在回弹空间内,使得加热管本身直径减小,更易从孔道中取出。回弹部12的回弹力除了将加热管更稳固的安装在孔道内以外,还是得加热管外壁与孔道内壁贴合得更紧密,提高加热效率。【主权项】1.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包括护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加热管拆装便捷结构,包括护套(1)、设置在护套(1)内部的热发生区(2)和设置在护套(1)一端并延伸出去的电引入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上设置有回弹空间(11),所述回弹空间(11)将护套(1)分成至少两部分可压缩和回弹的回弹部(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坤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思创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