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旋翼飞机,属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身、左机翼、左旋翼、左轴、右机翼、右旋翼、右轴、推进器、尾翼和起落架。左机翼和右机翼结构相同,对称安装于机身的左右两侧。左旋翼和右旋翼尺寸相同,转向相反。左旋翼通过轴承和左轴安装在左机翼的中部下方。右旋翼通过轴承和右轴安装在右机翼的中部下方。左机翼的前缘高于左机翼的后缘。左旋翼的旋转平面与左机翼平面的夹角大于10°。左机翼与水平面的夹角在15~30°之间,左旋翼的旋转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5~15°之间。左机翼的前缘超前左旋翼的翼尖的转动圆周的最前端,左机翼的后缘滞后左旋翼的翼尖转动圆周的最后端。所述飞机飞行比较稳定且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复合型旋翼飞机,属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旋翼飞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旋翼机只有一个主旋翼产生升力,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旋翼机的上述不足,专利技术一种可长距离滑翔的安全稳定的复合型旋翼飞机。—种复合型旋翼飞机,包括机身、左机翼、左旋翼、左轴、右机翼、右旋翼、右轴、推进器、尾翼和起落架。机身内配有操控系统和机载设备。推进器采用涵道风扇作推进装置,用电机作动力,采用锂电池或铝电池供电。左机翼和右机翼结构相同,它们对称安装于机身的左右两侧。左旋翼和右旋翼尺寸相同,转向相反,一个是左旋式的,一个是右旋式的。左轴和右轴分别对称固定在左机翼和右机翼的中部下方。左旋翼通过轴承与左轴相连,右旋翼通过轴承与右轴相连。左轴的上端与左机翼相连,左轴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左旋翼相连。右轴的上端与右机翼相连,右轴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右旋翼相连。尾翼位于机身的尾部,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起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的作用,垂直尾翼起竖向安定面和方向舵的作用。起落架采用轮式结构。左旋翼的旋转平面和右旋翼的旋转平面共面。左机翼和右机翼共面。左旋翼的旋转平面与左机翼平面的夹角大于10°,且该夹角的开口朝前上方。左机翼的前缘高于左机翼的后缘,左机翼与水平面的夹角在15~30°之间,左旋翼的旋转平面与水平面的开口向前的夹角在5~15°之间。左机翼的前缘超前左旋翼的翼尖的转动圆周的最前端,左机翼的后缘滞后左旋翼的翼尖转动圆周的最后端。左旋翼的翼尖转动圆周的最后端到左机翼的最短距离大于10mm。该专利技术一种复合型旋翼飞机的工作原理是:起动推进器,驱动所述飞机前行,由于左旋翼和右旋翼与前方来流的夹角为5~15°,在气流的作用下左旋翼和右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同时左机翼和右机翼也会产生升力,于是所述飞机起飞。通过控制推进器的推力来控制所述飞机前进的快慢。通过尾翼来控制所述飞机的俯仰和航向。跟传统的旋翼机比较,本专利技术复合型旋翼飞机由于左旋翼和右旋翼转向相反,双方可抵消转动力矩,飞行比较稳定;由于左机翼和右机翼的存在,所述飞机产生的升力较大,如果失去动力也能滑翔较长的距离,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维修设备或寻找安全着陆点,这样比较安全。由于左旋翼和右旋翼分别安装在左机翼和右机翼的下方,左旋翼和右旋翼转动时会改善左机翼和右机翼上下表面的流场,增大下洗气流,延缓左机翼和右机翼的上表面的气流分离,提高效率,使升力系数大大增加,翼展比传统飞机减少就能产生同样的升力,这样一来,飞机的外形尺寸就大大减少了,占用空间变小,结构强度增加,且机动性加强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型旋翼飞机的左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机身,21-左机翼,22-右机翼,31-左旋翼,311-左旋翼的翼尖转动圆周,32-右旋翼,321-右旋翼的翼尖转动圆周,41-左轴,42-右轴,5-推进器,6-尾翼,7-起落架。【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加以具体说明:一种复合型旋翼飞机,包括机身1、左机翼21、左旋翼31、左轴41、右机翼22、右旋翼32、右轴42、推进器5、尾翼6和起落架7。推进器5采用涵道风扇作推进装置,用电机作动力,采用锂电池供电。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结构相同,它们对称安装于机身I的左右两侧。左旋翼31和右旋翼32尺寸相同,转向相反,一个是左旋式的,一个是右旋式的。左轴41和右轴42分别对称固定在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的中部下方。左旋翼31通过轴承与左轴41相连,右旋翼32通过轴承与右轴42相连。左轴41的上端与左机翼21相连,左轴41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左旋翼31相连。右轴42的上端与右机翼22相连,右轴42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右旋翼32相连。尾翼6位于机身I的尾部,尾翼6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起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的作用,垂直尾翼起竖向安定面和方向舵的作用。起落架7采用前三点式轮式结构。左旋翼31的旋转平面和右旋翼32的旋转平面共面。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共面。左旋翼31的旋转平面与左机翼21平面的开口朝前上方的夹角为15°。左机翼21的前缘高于左机翼21的后缘,左机翼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左旋翼31的旋转平面与水平面的开口向前的夹角为5°。左机翼21的前缘超前左旋翼31的翼尖的转动圆周的最前端,左机翼21的后缘滞后左旋翼31的翼尖转动圆周的最后端。左旋翼31的翼尖转动圆周的最后端到左机翼21的最短距离为15mm。本专利技术复合型旋翼飞机是这样产生有益效果的:起动推进器,驱动所述飞机前行,由于左旋翼31和右旋翼32与前方来流的夹角为5°,在气流的作用下左旋翼31和右旋翼32旋转产生升力,同时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也会产生升力,于是所述飞机起飞。通过控制推进器5的推力来控制所述飞机前进的快慢。通过尾翼6来控制所述飞机的俯仰和航向。跟传统的旋翼机比较,本专利技术复合型旋翼飞机由于左旋翼31和右旋翼32转向相反,双方可抵消转动力矩,飞行比较稳定;由于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的存在,所述飞机产生的升力较大,如果失去动力也能滑翔较长的距离,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维修设备或寻找安全着陆点,这样比较安全。由于左旋翼31和右旋翼32分别安装在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的下方,左旋翼31和右旋翼32转动时会改善左机翼21和右机翼32上下表面的流场,增大下洗气流,延缓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的上表面的气流分离,提高效率,使升力系数大大增加,翼展比传统飞机减少就能产生同样的升力,这样一来,飞机的外形尺寸就大大减少了,占用空间变小,结构强度增加,且机动性加强了。【主权项】1.一种复合型旋翼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I)、左机翼(21)、左旋翼(31)、左轴(41)、右机翼(22)、右旋翼(32)、右轴(42)、推进器(5)、尾翼(6)和起落架(7);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结构相同,它们对称安装于机身(I)的左右两侧;左旋翼(31)和右旋翼(32)尺寸相同,转向相反;左轴(41)和右轴(42)分别对称固定在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的中部下方;左轴(41)的上端与左机翼(21)相连,左轴(41)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左旋翼(31)相连;右轴(42 )的上端与右机翼(22 )相连,右轴(42 )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右旋翼(32 )相连;尾翼(6 )位于机身(I)的尾部,尾翼(6 )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起落架(7 )采用轮式结构;左旋翼(31)的旋转平面和右旋翼(32)的旋转平面共面;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共面;左旋翼(31)的旋转平面与左机翼(21)平面的开口朝前上方的夹角大于10° ;左机翼(21)的前缘高于左机翼(21)的后缘,左机翼(21)与水平面的夹角在15~30°之间,左旋翼(31)的旋转平面与水平面的开口向前的夹角在5~15°之间;左机翼(21)的前缘超前左旋翼(31)的翼尖的转动圆周的最前端,左机翼(21)的后缘滞后左旋翼(31)的翼尖转动圆周的最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旋翼飞机,其特征在于:左旋翼(31)的旋转平面与左机翼(21)平面的开口朝前上方的夹角为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旋翼飞机,其特征在于:左机翼(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 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旋翼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左机翼(21)、左旋翼(31)、左轴(41)、右机翼(22)、右旋翼(32)、右轴(42)、推进器(5)、尾翼(6)和起落架(7);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结构相同,它们对称安装于机身(1)的左右两侧;左旋翼(31)和右旋翼(32)尺寸相同,转向相反;左轴(41)和右轴(42)分别对称固定在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的中部下方;左轴(41)的上端与左机翼(21)相连,左轴(41)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左旋翼(31)相连;右轴(42)的上端与右机翼(22)相连,右轴(42)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右旋翼(32)相连;尾翼(6)位于机身(1)的尾部,尾翼(6)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起落架(7)采用轮式结构;左旋翼(31)的旋转平面和右旋翼(32)的旋转平面共面;左机翼(21)和右机翼(22)共面;左旋翼(31)的旋转平面与左机翼(21)平面的开口朝前上方的夹角大于10°;左机翼(21)的前缘高于左机翼(21)的后缘,左机翼(21)与水平面的夹角在15~30°之间,左旋翼(31)的旋转平面与水平面的开口向前的夹角在5~15°之间;左机翼(21)的前缘超前左旋翼(31)的翼尖的转动圆周的最前端,左机翼(21)的后缘滞后左旋翼(31)的翼尖转动圆周的最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