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布机的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5239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布机的梭,包括梭本体和拖线孔,拖线孔贯穿梭本体的长方向,还包括微型凸起,微型凸起位于梭本体的表面;微型凸起有多个,各微型凸起相互之间的距离为100~500μm;微型凸起的高度为15~50μm。梭本体表面的微型凸起在纺织过程中会与各个线体之间产生摩擦,会刮擦线体的表面,使得各个线体的表面不在光滑,从而使得各线体形成一种毛绒状的接触,能够使得各个线体之间不再存在微孔隙,从而大大提高了纺织的布的保暖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织布机的梭
技术介绍
梭是织布机的重要组成部件,织布机的梭表面是光滑的,为了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梭与带纺织的棉线之间的摩擦力,当前行业内的梭的发展方向是使得梭的表面更加光滑。然而,由于梭在工作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已经完成纺织工作的布,由于梭的表面光滑,使得布的各线体之间是一种光滑的接触,使得各个线体之间存在微孔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布机的梭,能够使得完成纺织工作的布之间的各个线体不再是光滑的接触,能够使得各个线体之间不再存在微孔隙。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织布机的梭,包括梭本体和拖线孔,拖线孔贯穿梭本体的长方向,还包括微型凸起,微型凸起位于梭本体的表面;微型凸起有多个,各微型凸起相互之间的距离为100?500 μ m ;微型凸起的高度为15?50 μ m。优选的,微型凸起为圆柱形的凸起,微型凸起的直径为200?500 μ m。优选的,微型凸起的表面设置有超微型凸起,超微型凸起为圆柱形的凸起,超微型凸起的直径为10?100 μ m,超微型凸起的高度为10?20 μ m。优选的,超微型凸起成阵列分布于微型凸起的表面;超微型凸起的表面为磨砂处理的表面。优选的,还包括补水孔,补水孔位于梭本体的中部,补水孔沿梭本体的径向进入梭本体。优选的,微型凸起的表面设置有补水微孔,补水微孔与补水孔连通。优选的,补水微孔的直径为15?100 μ m。优选的,微型凸起的表面设置有超微型凸起,微型凸起与补水微孔间隔设置。优选的,超微型凸起与补水微孔的间距大于50um。优选的,超微型凸起设置有超微型补水孔,超微型补水孔与补水孔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织布机的梭,包括梭本体和拖线孔,拖线孔贯穿梭本体的长方向,还包括微型凸起,微型凸起位于梭本体的表面;微型凸起有多个,各微型凸起相互之间的距离为100?500 μ m ;微型凸起的高度为15?50 μ m。梭本体表面的微型凸起在纺织过程中会与各个线体之间产生摩擦,会刮擦线体的表面,使得各个线体的表面不在光滑,从而形成一种毛绒状的接触,能够使得各个线体之间不再存在微孔隙,从而大大提高了纺织的布的保暖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有效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不言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做出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织布机的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织布机的梭的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梭本体;2_拖线孔;3_微型凸起;31_超微型凸起;4_补水孔;41_补水微孔;411-超微型补水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织布机的梭,为了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并使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目的、特征、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白、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织布机的梭,包括梭本体I和拖线孔2,拖线孔2贯穿梭本体I的长方向,还包括微型凸起3,微型凸起3位于梭本体I的表面;微型凸起3有多个,各微型凸起3相互之间的距离为100?500 μ m ;微型凸起3的高度为15?50 μ m。梭本体I表面的微型凸起3在纺织过程中会与各个纺织的布的线体之间产生摩擦,会刮擦线体的表面,使得各个线体的表面不在光滑,从而使得各线体形成一种毛绒状的接触,能够使得各个线体之间不再存在微孔隙,从而大大提高了纺织的布的保暖性。本实施例中,微型凸起3为圆柱形的凸起,微型凸起3的直径为200?500 μ m。本实施例中,微型凸起3的表面设置有超微型凸起31,超微型凸起31为圆柱形的凸起,超微型凸起31的直径为10?100 μ m,超微型凸起31的高度为10?20 μ m。本实施例中,超微型凸起31成阵列分布于微型凸起3的表面;超微型凸起31的表面为磨砂处理的表面。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补水孔4,补水孔4位于梭本体I的中部,补水孔4沿梭本体I的径向进入梭本体I。本实施例中,微型凸起3的表面设置有补水微孔41,补水微孔41与补水孔4连通。通过补水微孔41使得梭本体I的表面处于润湿状态,及时导走摩擦产生的静电。本实施例中,补水微孔41的直径为15?100 μ m。补水微孔41的孔径仅有25?150 μ m,使得补水微孔41可以依靠虹吸作用将补水孔4内的水吸引到梭的表面,使得梭的表面处于润湿状态,从而使得梭的工作区间保持润湿状态,改善梭工作区间内的温湿度条件,及时排走静电,提高合格品的成品率本实施例中,微型凸起3的表面设置有超微型凸起31,微型凸起3与补水微孔41间隔设置。超微型凸起31与补水微孔41的间距大于50um。本实施例中,超微型凸起31设置有超微型补水孔411,超微型补水孔411与补水孔4连通。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织布机的梭,包括梭本体(I)和拖线孔(2),所述拖线孔(2)贯穿梭本体(I)的长方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凸起(3),所述微型凸起(3)位于所述梭本体(I)的表面;所述微型凸起(3)有多个,各所述微型凸起(3)相互之间的距离为100?500 μ m ;所述微型凸起⑶的高度为15?50 μ 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布机的梭,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凸起(3)为圆柱形的凸起,所述微型凸起⑶的直径为200?500 μ 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布机的梭,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凸起(3)的表面设置有超微型凸起(31),所述超微型凸起(31)为圆柱形的凸起,所述超微型凸起(31)的直径为10?100 μ m,所述超微型凸起(31)的高度为10?20 μ 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布机的梭,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型凸起(31)成阵列分布于所述微型凸起(3)的表面;所述超微型凸起(31)的表面为磨砂处理的表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布机的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孔(4),所述补水孔(4)位于所述梭本体(I)的中部,补水孔(4)沿梭本体(I)的径向进入所述梭本体(I)。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布机的梭,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凸起(3)的表面设置有补水微孔(41),所述补水微孔(41)与所述补水孔(4)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布机的梭,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微孔(41)的直径为15?100 μ m0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布机的梭,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凸起(3)的表面设置有超微型凸起(31),所述微型凸起(3)与所述补水微孔(41)间隔设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布机的梭,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型凸起(31)与所述补水微孔(41)的间距大于50um。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布机的梭,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型凸起(31)设置有超微型补水孔(411),所述超微型补水孔(411)与所述补水孔⑷连通。【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布机的梭,包括梭本体和拖线孔,拖线孔贯穿梭本体的长方向,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布机的梭,包括梭本体(1)和拖线孔(2),所述拖线孔(2)贯穿梭本体(1)的长方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凸起(3),所述微型凸起(3)位于所述梭本体(1)的表面;所述微型凸起(3)有多个,各所述微型凸起(3)相互之间的距离为100~500μm;所述微型凸起(3)的高度为15~50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雅西机电配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