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5214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目标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目标活性成分的单次口服最大剂量的剂量数D0;确定出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溶出校正因子D;确定出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降解校正因子S;根据已确定的剂量数D0、溶出校正因子D及降解校正因子S,确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修正剂量数Mod-D0,所述Mod-D0=D0×D×S;确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渗透性参数CLogP;根据已确定的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修正剂量数Mod-D0及渗透性参数ClogP,采用二维象限法对所述目标活性成分进行分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
技术介绍
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分类系统(BioavailabilityClassificationSystem,简称BCS)是根据药物体外溶解性及肠渗透性的高低,对药物进行分类的一种科学框架或方法,可以用于预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情况。该方法将药物分成4类,第Ⅰ类为高溶解性、高渗透性的药物;第Ⅱ类为低溶解性、高渗透性的药物;第Ⅲ类为高溶解性、低渗透性的药物;第Ⅳ类为低溶解性、低渗透性的药物;其中,药物溶解性的高低可以根据药物的剂量数D0来确定,当D0>1时,为低溶解性,当D0<1时,为高溶解性;药物渗透性的高低可以采用已确定的高渗透性药物,例如美托洛尔的Papp值18×10-6cm·s-1为基准来确定,即当药物的渗透性参数大于18×10-6cm·s-1时,为高渗透性,当药物的渗透性参数小于18×10-6cm·s-1时,为低渗透性。对于化学药品而言,其分子结构清楚,构效关系明确,通过对其进行体外溶解性及渗透性等有关药物胃肠吸收参数的研究及评价,基本可以预测药物在口服吸收时的生物利用度。但是,对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口服速释制剂,通常都包含多种活性成分,且临床实践早于制剂成型工艺研究,因此,在判断这些活性成分在不同剂型中的体内的吸收情况时,除了要考虑药物溶解性及渗透性的影响,还要考虑活性成分在该剂型中的溶出度及稳定性对渗透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对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情况进行分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目标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一介质中的溶解度Cs,并根据已确定的溶解度Cs确定目标活性成分的单次口服最大剂量的剂量数D0;测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二介质中第30分钟的累积溶出度AD30min;并根据AD30min确定出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溶出校正因子D;测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三介质中3小时的降解率DP3h;并根据DP3h确定出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降解校正因子S;根据已确定的剂量数D0、溶出校正因子D及降解校正因子S,确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修正剂量数Mod-D0,所述Mod-D0=D0×D×S;确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渗透性参数CLogP;根据已确定的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修正剂量数Mod-D0及渗透性参数ClogP,采用二维象限法对所述目标活性成分进行分类。其中,所述剂量数D0的确定方法为:通过公式D0=(M0/V0)/Cs来计算剂量数D0,其中,M0为目标活性成分单次口服最大剂量;V0为250mL。其中,所述溶出校正因子D的确定方法为:当所述AD30min>85%时,D=1;当所述AD30min≤85%时,D=85%/AD30min。其中,所述降解校正因子S的确定方法为:当所述DP3h<5%时,S=1;当所述DP3h≥5%时,S=DP3h/5%。其中,所述二维象限法为:以修正剂量数Mod-D0为横坐标,以渗透性参数ClogP为纵坐标,将坐标平面分成四个区域,分别为Ⅰ区、Ⅱ区、Ⅲ区及Ⅳ区,其中,Ⅰ区对应二维象限法的第一象限,Ⅱ区对应二维象限法的第二象限,Ⅲ区对应二维象限法的第三象限,Ⅳ区对应二维象限法的第四象限;所述对所述目标活性成分通过二维象限法进行分类,具体为:当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修正剂量数Mod-D0及渗透性参数ClogP位于Ⅰ区时,所述目标活性成分为Ⅰ类药物,即高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当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修正剂量数Mod-D0及渗透性参数ClogP位于Ⅱ区时,所述目标活性成分为Ⅱ类药物,即低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当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修正剂量数Mod-D0及渗透性参数ClogP位于Ⅲ区时,所述目标活性成分为Ⅲ类药物,即高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当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修正剂量数Mod-D0及渗透性参数ClogP位于Ⅳ区时,所述目标活性成分为Ⅳ类药物,即低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其中,所述渗透性参数CLogP具体为:目标活性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或目标活性成分的表观渗透系数。其中,采用桨法测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二介质中第30分钟的累积溶出度AD30min。其中,采用加速实验法测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三介质中3小时的降解率DP3h。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体外表皮单层细胞培养通透性实验确定目标活性成分的表观渗透系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为三叶片,所述三叶片的活性成分包括:芍药苷、荷叶碱、芦丁、金丝桃苷及丹酚酸B。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对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进行分类,可以预测目标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各活性成分的在体内的吸收情况,进而确定目标中药口服速释制剂的类别,且与绝对生物利用度实验得到的结果相关性好,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适应性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5种活性成分的溶出曲线;图2为5种活性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累计吸收曲线图3为对5种活性成分以用二维象限法进行分析的结果示意图;其中,■表示荷叶碱,▲表示芦丁,◆表示芍药苷,﹡表示丹酚酸B,×表示金丝桃苷。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生物药剂学筛选的研究思路,综合考量生物药剂学中溶解度、溶出度、稳定性、透过性等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特征对中药口服速释制剂的口服吸收及其发挥药效的影响,建立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以预测各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情况,进而确定中药口服速释制剂的类别。对中药口服速释制剂的质量控制有指导性的作用。该方法可以包括:测定目标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一介质中的溶解度Cs,并根据已确定的溶解度Cs确定目标活性成分的单次口服最大剂量的剂量数D0;测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二介质中第30分钟的累积溶出度AD30min;并根据AD30min确定出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溶出校正因子D;测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三介质中3小时的降解率DP3h;并根据DP3h确定出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降解校正因子S;根据已确定的剂量数D0、溶出校正因子D及降解校正因子S,确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修正剂量数Mod-D0,所述Mod-D0=D0×D×S;确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渗透性参数CLogP;根据已确定的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修正剂量数Mod-D0及渗透性参数ClogP,在经典二维象限法基础上进行加权修饰,对所述目标活性成分进行分类。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术语“中药口服速释制剂”泛指服用后能快速崩解或快速溶解的固体制剂,如速崩片、速溶片等。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1)剂量数D0的确定方法可以参考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分类系统中的剂量数D0的计算方法,具体为:通过公式D0=(M0/V0)/Cs来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测定目标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一介质中的溶解度Cs,并根据已确定的溶解度Cs确定目标活性成分的单次口服最大剂量的剂量数D0;测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二介质中第30分钟的累积溶出度AD30min;并根据AD 30min确定出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溶出校正因子D;测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三介质中3小时的降解率DP3h;并根据DP3h确定出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降解校正因子S;根据已确定的剂量数D0、溶出校正因子D及降解校正因子S,确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修正剂量数Mod‑D0,所述Mod‑D0=D0×D×S;确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渗透性参数CLogP;根据已确定的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修正剂量数Mod‑D0及渗透性参数ClogP,采用二维象限法对所述目标活性成分进行分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活性成分的体外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测定目标中药口服速释制剂中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一介质中的溶解度Cs,并根据已确定的溶解度Cs确定目标活性成分的单次口服最大剂量的剂量数D0;测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二介质中第30分钟的累积溶出度AD30min;并根据AD30min确定出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溶出校正因子D;测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在第三介质中3小时的降解率DP3h;并根据DP3h确定出所述目标活性成分对应的降解校正因子S;根据已确定的剂量数D0、溶出校正因子D及降解校正因子S,确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修正剂量数Mod-D0,所述Mod-D0=D0×D×S;确定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渗透性参数CLogP;根据已确定的所述目标活性成分的修正剂量数Mod-D0及渗透性参数ClogP,采用二维象限法对所述目标活性成分进行分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剂量数D0的确定方法为:通过公式D0=(M0/V0)/Cs来计算剂量数D0,其中,M0为目标活性成分单次口服最大剂量;V0为250m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出校正因子D的确定方法为:当所述AD30min>85%时,D=1;当所述AD30min≤85%时,D=85%/AD30m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校正因子S的确定方法为:当所述DP3h<5%时,S=1;当所述DP3h≥5%时,S=DP3h/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象限法为:以修正剂量数Mod-D0为横坐标,以渗透性参数ClogP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萌高秀梅张伯礼刘虹任晓亮张德勤朱彦刘志东姜苗苗刘亭亭金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