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建光专利>正文

折叠式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92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装置涉及包装用具技术,特别是一种折叠式框架。其特点是由数个方框和活叶组成,各方框之间由活叶配合地紧固而衔接。使整个框架在闲置或空闲搬运时能折叠起来。特别适用于免压货物的零散包装和贮运。(*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用具技术,特别是一种折叠式框架。适用于货物的贮运和零散包装。现有的框架,都是没有折叠功能的,闲置时占据大量空间,搬运也不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框架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折叠式框架。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原理、措施、附图、结构细节和操作情况由下面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措施是结构由左方框、右方框、前方框、后方框、活叶和螺钉组成。其中,各个方框相配合的衔接处安装有活叶,使各个方框既可构成方形框架,又可由活叶折叠起来。活叶可以是现有技术的普通活叶,也可以由胶片、布、皮革代替。本专利技术可采用现有竹、木器加工技术或金属类加工技术制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原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拱形胶片(布、皮革)代替活叶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细节和操作情况。本专利技术结构由左方框(1)、右方框(2)、前方框(3)、后方框(4)、活叶(5)、螺钉(6)组成。其中,左方框(1)的一条边与前方框(3)的一条边、右方框(2)一条边与后方框(4)的一条边分别相互配合地衔接,由安装在外侧(或内侧)的活叶(5)配合地紧固;而左方框(1)的另一条相对应的边与后方框(4)的另一条对应边、右方框(2)的另一条对应边与前方框(3)的另一条对应边分别相互配合地衔接,由安装在内侧(或外侧)的活叶(5)配合地紧固。各个方框可以由竹、木、金属,以及塑料制作而成。活叶(5)可以由拱形胶片(布、皮革)(7)和平胶片(布、皮革)(8)代替。其操作情况是,用手向方形框架上安装有外侧活叶(5)的两个相应角的相对方向上施加作用力,框架便会折叠起来。当用手将这两个对应角向外撑开,框架便构成方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使框架在闲置和搬运时能完全折叠起来,少占空间,便于搬运。特别适用于免压货物的零散包装和贮运。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框架,其特征是,由左方框(1)、右方框(2)、前方框(3)、后方框(4)、活叶(5)、螺钉(6)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是,左方框(1)的一条边与前方框(3)的一条边、右方框(2)的一条边与后方框(4)的一条边相衔接处安装有外侧(或内侧)活叶(5);而左方框(1)的另一对应边与后方框(4)的另一对应边、右方框(2)的另一对应边与前方框(3)的另一对应边相衔接处安装有内侧(或外侧)活叶(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是,活叶(5)可由拱形胶片(布、皮革)(7)和平胶片(布、皮革)(8)代替。专利摘要本装置涉及包装用具技术,特别是一种折叠式框架。其特点是由数个方框和活叶组成,各方框之间由活叶配合地紧固而衔接。使整个框架在闲置或空闲搬运时能折叠起来。特别适用于免压货物的零散包装和贮运。文档编号B65D57/00GK2094518SQ9121700公开日1992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冯建光 申请人:冯建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框架,其特征是,由左方框(1)、右方框(2)、前方框(3)、后方框(4)、活叶(5)、螺钉(6)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冯建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