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磨隔污移液管架。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防磨隔污移液管架由箱体和隔板组成,箱体由防护盖(3)、前挡板(10)、后挡板(7)、左侧板(11)、右侧板(5)和底板(9)组成,箱体内设有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上层隔板(4)设有两排移液管孔(13),每排的移液管孔(13)数量为5~10个;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的移液管孔(13)的孔中心位置相同;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的移液管孔(13)的孔径比为1︰1︰0.3~0.5;上层隔板(4)的每个移液管孔(13)的一侧对应地设有标签槽(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稳定性好、防磨和隔污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学检验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磨隔污移液管架。
技术介绍
移液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之一,广泛地应用于酸碱滴定、药品配置和标定等实验中。目前,使用后的移液管的放置方法有两种,一是集中放置在一个桶形器皿中,二是集中放置在传统的移液管架上,将移液管放置在桶形器皿中易造成接触污染,存取过程中也易造成损坏;而传统的移液管架不易挪动,移液管放置不稳定,容易造成移液管废液污染和碰撞损坏的现象。“一种新型移液管架”(CN 204294260 U)专利技术,该技术包括上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移液管架的上层有大小不同的孔,即有大孔和小孔,所述移液管架的上层设有大孔,中间层有小孔,底层没有孔。该技术虽能解决现实验室中移液管和洗耳球不在一处存放的问题,利于推进实验的进行,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实验误差,而且还能保护洗耳球,节约资源。但由于移液管和洗耳球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易造成污染,另由于移液管和洗耳球间没有区分标志,易造成相互污染,还由于没有储存移液管和洗耳球中的废液的位置,易造成对移液管架的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和稳定性好的防磨隔污移液管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磨隔污移液管架由防护盖、前挡板、后挡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上层隔板、中层隔板和下层隔板组成。底板的左边缘处和右边缘处对应地固定有左侧板和右侧板,底板的后边缘处固定有后挡板,后挡板的左侧与左侧板的后边缘处固定连接,后挡板的右侧与右侧板的后边缘处固定连接。右侧板的内侧面从上部至下部依次设有上水平槽、中水平槽和下水平槽,在右侧板的内侧面靠近前边缘处设有竖直滑槽,右侧板内侧面和左侧板内测面的结构为对称设置;右侧板和左侧板的上边缘处固定有水平横梁,水平横梁紧靠竖直滑槽的内侧。通过右侧板和左侧板各自的上水平槽、中水平槽和下水平槽对应地装有上层隔板、中层隔板和下层隔板;通过右侧板和左侧板的竖直滑槽活动地装有前挡板,右侧板、左侧板、后挡板和前挡板的上端平齐,右侧板、左侧板、后挡板和前挡板的上端设有防护盖,防护盖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把手。上层隔板对称地设有两排移液管孔,每排移液管孔均匀设置,每排移液管孔的数量为5~10个;上层隔板、中层隔板和下层隔板的移液管孔的中心位置相同;上层隔板、中层隔板和下层隔板的移液管孔的孔径比为1:1: 0.3~0.5 ;上层隔板的每个移液管孔的一侧对应地设有标签槽。所述前挡板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有前挡板凹槽。所述中层隔板和下层隔板的上平面铺有橡胶板,橡胶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中层隔板和下层隔板各自对应的移液管孔的孔径和孔中心位置相同。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技术是在传统移液管放置架上进行的改进性专利技术,其结构为箱体密闭形式,上层隔板的每个移液管孔的一侧对应的设有标签槽,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用途的移液管,能有效防止移液管之间相互触碰污染和外部污染;中层隔板和下层隔板的上表面铺有橡胶,能防止移液管口的磨损;下层隔板和底板间的空间,能储存移液管内流出的残留的废液,在第二次使用时,可以避免废液对移液管产生污染。因此,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稳定性好、防磨和隔污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剖视图;图3是图1中上层隔板⑷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右侧板(5)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部分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防磨隔污移液管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防磨隔污移液管架由防护盖3、前挡板10、后挡板7、左侧板11、右侧板5、底板9、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9的左边缘处和右边缘处对应地固定有左侧板11和右侧板5,底板9的后边缘处固定有后挡板7,后挡板7的左侧与左侧板11的后边缘处固定连接,后挡板7的右侧与右侧板5的后边缘处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右侧板5的内侧面从上部至下部依次设有上水平槽15、中水平槽17和下水平槽18,在右侧板5的内侧面靠近前边缘处设有竖直滑槽16,右侧板5内侧面和左侧板11内测面的结构为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右侧板5和左侧板11的上边缘处固定有水平横梁12,水平横梁12紧靠竖直滑槽16的内侧。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右侧板5和左侧板11各自的上水平槽15、中水平槽17和下水平槽18对应地装有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 ;通过右侧板5和左侧板11的竖直滑槽16活动地装有前挡板10,右侧板5、左侧板11、后挡板7和前挡板10的上端平齐,右侧板5、左侧板11、后挡板7和前挡板10的上端设有防护盖3,防护盖3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把手I。如图3所示,上层隔板4对称地设有两排移液管孔13,每排移液管孔13均匀设置,每排移液管孔13的数量为5~10个;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的移液管孔13的中心位置相同;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的移液管孔13的孔径比为1:1:0.3-0.4 ;上层隔板4的每个移液管孔13的一侧对应地设有标签槽14。如图1所示,所述前挡板10的上部中心位置处设有前挡板凹槽2。所述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的上平面铺有橡胶板,橡胶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各自对应的移液管孔13的孔径和孔中心位置相同。实施例2一种防磨隔污移液管架。除下述技术参数外其余同实施例1: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的移液管孔13的孔径比为1:1: 0.4~0.5。本【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是在传统移液管放置架上进行的改进性专利技术,其结构为箱体密闭形式,上层隔板4的每个移液管孔13的一侧对应的设有标签槽14,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用途的移液管,能有效防止移液管之间相互触碰污染和外部污染;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的上表面铺有橡胶,能防止移液管口的磨损;下层隔板8和底板9间的空间,能储存移液管内流出的残留的废液,在第二次使用时,可以避免废液对移液管产生污染。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使用方便、稳定性好、防磨和隔污的优点。【主权项】1.一种防磨隔污移液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隔污移液管架由防护盖(3)、前挡板(10)、后挡板(7)、左侧板(11)、右侧板(5)、底板(9)、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组成; 底板(9)的左边缘处和右边缘处对应地固定有左侧板(11)和右侧板(5),底板(9)的后边缘处固定有后挡板(7),后挡板(7)的左侧与左侧板(11)的后边缘处固定连接,后挡板(7)的右侧与右侧板(5)的后边缘处固定连接; 右侧板(5)的内侧面从上部至下部依次设有上水平槽(15)、中水平槽(17)和下水平槽(18),在右侧板(5)的内侧面靠近前边缘处设有竖直滑槽(16),右侧板(5)内侧面和左侧板(11)内测面的结构为对称设置;右侧板(5)和左侧板(11)的上边缘处固定有水平横梁(12),水平横梁(12)紧靠竖直滑槽(16)的内侧; 通过右侧板(5)和左侧板(11)各自的上水平槽(15)、中水平槽(17)和下水平槽(18)对应地装有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磨隔污移液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隔污移液管架由防护盖(3)、前挡板(10)、后挡板(7)、左侧板(11)、右侧板(5)、底板(9)、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组成;底板(9)的左边缘处和右边缘处对应地固定有左侧板(11)和右侧板(5),底板(9)的后边缘处固定有后挡板(7),后挡板(7)的左侧与左侧板(11)的后边缘处固定连接,后挡板(7)的右侧与右侧板(5)的后边缘处固定连接;右侧板(5)的内侧面从上部至下部依次设有上水平槽(15)、中水平槽(17)和下水平槽(18),在右侧板(5)的内侧面靠近前边缘处设有竖直滑槽(16),右侧板(5)内侧面和左侧板(11)内测面的结构为对称设置;右侧板(5)和左侧板(11)的上边缘处固定有水平横梁(12),水平横梁(12)紧靠竖直滑槽(16)的内侧;通过右侧板(5)和左侧板(11)各自的上水平槽(15)、中水平槽(17)和下水平槽(18)对应地装有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通过右侧板(5)和左侧板(11)的竖直滑槽(16)活动地装有前挡板(10),右侧板(5)、左侧板(11)、后挡板(7)和前挡板(10)的上端平齐,右侧板(5)、左侧板(11)、后挡板(7)和前挡板(10)的上端设有防护盖(3),防护盖(3)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把手(1);上层隔板(4)对称地设有两排移液管孔(13),每排移液管孔(13)均匀设置,每排移液管孔(13)的数量为5~10个;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的移液管孔(13)的中心位置相同;上层隔板(4)、中层隔板(6)和下层隔板(8)的移液管孔(13)的孔径比为1︰1︰0.3~0.5;上层隔板(4)的每个移液管孔(13)的一侧对应地设有标签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钱功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