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398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由底座,连在底座上的框架,底座中心位置的第一塑料转轴,第一塑料转轴上的第一U形磁铁,第一U形磁铁竖直连在第一塑料转轴上且开口向上,框架的横梁上连有第二塑料转轴,第二塑料转轴在横梁的下方且与第一塑料转轴正对设置,第二塑料转轴底面连有第二U形磁铁,第二U形磁铁竖直连在第二塑料转轴上且开口向下,第一U形磁铁和第二U形磁铁是非接触的,第二U形磁铁开口处外径小于第一U形磁铁开口内径;当外力使第一U形磁铁旋转时,第二U形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也跟着旋转,生动演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教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
技术介绍
电动机在很多工矿企业中都会用到,而电动机在长时间的运转过程中会出现故障,工厂里的机修工人便要对电动机进行检修,而新入职的员工在没有清楚的了解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时,就很难准确找到问题的所在,也会影响到工厂的效益,另外,高中物理教学和大学机电专业教学中,也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课本上图片和文字的结合来讲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学生学习起来吃力,目前现有的电动机教学模型,只能展示电动机的结构,无法演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老师的教学质量也不高,为了简单直观的讲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使学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学习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就需要提供一种演示模型,既能减轻老师的工作量,也能直观的、简洁清晰的解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电动机原理的教学工程中只是文字和图片的结合,不便于学生理解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直观的展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便于学生理解,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包括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框架,所述底座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一个第一塑料转轴,所述第一塑料转轴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 U形磁铁,所述第一 U形磁铁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上,所述第一 U形磁铁通过位于其弧形端内侧的第一夹板将第一 U形磁铁固定连接在第一塑料转轴上,所述框架的横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一个第二塑料转轴,所述第二塑料转轴位于横梁的下方且与第一塑料转轴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塑料转轴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 U形磁铁,所述第二 U形磁铁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下,所述第二 U形磁铁通过位于其弧形端内侧的第二夹板将第二 U型磁铁固定连接在第二塑料转轴上,所述的第一 U形磁铁和第二 U形磁铁是非接触的。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一 U形磁铁开口内径大于第二 U形磁铁的开口外径。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 U形磁铁的两个自由端延伸到第一 U形磁铁的两个自由端内部,这种物理结构更接近真实电动机的定子线圈和转子线圈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两个U形磁铁相组合的演示模型结构,当用手拨动一个U形磁铁旋转时,会产生旋转的磁场,另一个U型磁铁在旋转磁场磁场作用下也会随着旋转,此过程模拟了电动机定子线圈通交流电后产生旋转磁场,带动转子旋转的原理,直观的解释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直观的展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便于学生理解,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框架;3、第一塑料转轴;4、第一 U形磁铁;5、第一夹板;6、第二塑料转轴;7、第二 U形磁铁;8、第二夹板;21、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种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在底座I上的框架2,位于底座I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一个第一塑料转轴3,第一塑料转轴3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 U形磁铁4,第一 U形磁铁4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上,第一 U形磁铁4通过位于其弧形端内侧的第一夹板5将第一 U形磁铁4固定连接在第一塑料转轴3上,在框架2的横梁21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一个第二塑料转轴6,第二塑料转轴6位于横梁的下方且与第一塑料转轴3正对设置,第二塑料转轴6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 U形磁铁7,第二U形磁铁7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下,第二 U形磁铁7通过位于其弧形端内侧的第二夹板8将第二 U型磁铁7固定连接在第二塑料转轴6上,第一 U形磁铁4和第二 U形磁铁7是非接触的;作为优化,第一 U形磁铁4开口内径大于第二 U形磁铁7的开口外径;进一步的,第二 U形磁铁7的两个自由端延伸到第一 U形磁铁4的两个自由端内部。具体使用时,只需用外力使第一 U形磁铁旋转,第二 U形磁铁便在磁场作用下也跟着旋转,此过程模拟了电动机定子线圈通交流电后产生旋转磁场,带动转子旋转的原理,生动演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直观的展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便于学生理解,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权项】1.一种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固定连接在底座(I)上的框架(2),所述底座(I)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一个第一塑料转轴(3),所述第一塑料转轴(3)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 U形磁铁(4),所述第一 U形磁铁(4)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上,所述第一 U形磁铁(4)通过位于其弧形端内侧的第一夹板(5)将第一 U形磁铁(4)固定连接在第一塑料转轴(3)上,所述框架(2)的横梁(21)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一个第二塑料转轴(6),所述第二塑料转轴(6)位于横梁的下方且与第一塑料转轴(3)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塑料转轴(6)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 U形磁铁(7),所述第二 U形磁铁(7 )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下,所述第二 U形磁铁(7 )通过位于其弧形端内侧的第二夹板(8)将第二 U型磁铁(7)固定连接在第二塑料转轴(6)上,所述的第一 U形磁铁(4)和第二U形磁铁(7)是非接触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U形磁铁(4)开口内径大于第二 U形磁铁(7)的开口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U形磁铁(7)的两个自由端延伸到第一 U形磁铁(4)的两个自由端内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教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由底座,连在底座上的框架,底座中心位置的第一塑料转轴,第一塑料转轴上的第一U形磁铁,第一U形磁铁竖直连在第一塑料转轴上且开口向上,框架的横梁上连有第二塑料转轴,第二塑料转轴在横梁的下方且与第一塑料转轴正对设置,第二塑料转轴底面连有第二U形磁铁,第二U形磁铁竖直连在第二塑料转轴上且开口向下,第一U形磁铁和第二U形磁铁是非接触的,第二U形磁铁开口处外径小于第一U形磁铁开口内径;当外力使第一U形磁铁旋转时,第二U形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也跟着旋转,生动演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IPC分类】G09B23/18【公开号】CN204926634【申请号】CN201520676187【专利技术人】芦燕, 陈会峰, 张国旺, 吴作武, 赵玉香, 杨连云, 赵国松, 张燕 【申请人】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培训中心【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申请日】2015年9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工作原理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框架(2),所述底座(1)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一个第一塑料转轴(3),所述第一塑料转轴(3)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U形磁铁(4),所述第一U形磁铁(4)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上,所述第一U形磁铁(4)通过位于其弧形端内侧的第一夹板(5)将第一U形磁铁(4)固定连接在第一塑料转轴(3)上,所述框架(2)的横梁(21)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一个第二塑料转轴(6),所述第二塑料转轴(6)位于横梁的下方且与第一塑料转轴(3)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塑料转轴(6)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U形磁铁(7),所述第二U形磁铁(7)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下,所述第二U形磁铁(7)通过位于其弧形端内侧的第二夹板(8)将第二U型磁铁(7)固定连接在第二塑料转轴(6)上,所述的第一U形磁铁(4)和第二U形磁铁(7)是非接触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燕陈会峰张国旺吴作武赵玉香杨连云赵国松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培训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