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锁螺母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190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锁螺母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的工装,一次装夹,操作方便,试验效率和测试精度高。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一调整孔左右贯穿第一调整块,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上平面和下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75°且<90°;第二调整孔左右贯穿第二调整块,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第一调整孔和第二调整孔相通;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相对靠在一起,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接触;导向块和导向槽滑动连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平行;锁紧框套在调整装置外;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安装在锁紧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调整块的上平面和第二调整块的下平面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锁螺母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的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对高锁螺母的预紧力和松脱力进行试验时,由于在预紧力试验时需要对高锁螺母施加轴向力,而松脱力试验时不需要对高锁螺母施加轴向力,这样往往需要两套工装,即预紧力试验需要一套工装,松脱力试验需要另一套工装,如申请号为201310293338.6和201420599277.6的中国专利。这样就要反复装夹,一是操作不方便,二是试验效率低,而且同一个高锁螺母反复装夹也会影响测试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高锁螺母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的工装,一次装夹,操作方便,试验效率和测试精度尚O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锁螺母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装置和锁紧装置;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第一调整块的左侧开有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一调整块的右侧开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75°且< 90 ;第一调整块上开有第一调整孔,第一调整孔左右贯穿第一调整块,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第一斜面上开有导向槽;第一调整块的上端开有上平面,上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第二调整块的右侧开有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二调整块的左侧开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75°且< 90° ;第二调整块上开有第二调整孔,第二调整孔左右贯穿第二调整块,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第二斜面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第二调整块的下端开有下平面,下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第一调整孔和第二调整孔相通;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相对靠在一起,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接触;导向块和导向槽滑动连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平行;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框、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锁紧框套在调整装置外;第一锁紧螺栓安装在锁紧框的上端,其与第一调整块的上平面配合;第二锁紧螺栓安装在锁紧框的下端,其与第二调整块的下平面配合。本技术所述的第一调整孔为腰型孔。本技术所述的第二调整孔为腰型孔。本技术所述的锁紧框为框形。本技术所述的第一锁紧螺栓竖直朝下安装在锁紧框的上端。本技术所述的第二锁紧螺栓竖直朝上安装在锁紧框的下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只需要一个工装,且装夹一次就可以进行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操作方便,试验效率和测试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调整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5,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调整装置I和锁紧装置2。调整装置I包括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第一调整块3的左侧开有第一平面6,第一平面6与水平面垂直,这样试验时调整装置I提供给高锁螺母轴向力与水平面平行,符合试验要求。第一调整块3的右侧开有第一斜面5,第一斜面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75°且<90°,该角度可以使试验时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之间产生自锁效果。第一调整块3上开有第一调整孔17,第一调整孔17左右贯穿第一调整块3,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这样试验时螺栓就可以与水平面平行,符合试验要求。第一斜面5上开有导向槽7,导向槽7的走向沿第一斜面5的走向设置。第一调整块3的上端开有上平面15,上平面15与水平面平行,这样第一锁紧螺栓13顶住第一调整块3的上平面15时,顶住的力作用效果更好。第一调整孔17为腰型孔,这样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沿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9相对移动时第二调整孔10就不会卡住螺栓。第二调整块4的右侧开有第二平面8,第二平面8与水平面垂直,这样试验时调整装置I提供给高锁螺母轴向力与水平面平行,符合试验要求。第二调整块4的左侧开有第二斜面9,第二斜面9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75°且<90°,该角度可以使试验时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之间产生自锁效果。第二调整块4上开有第二调整孔10,第二调整孔10左右贯穿第二调整块4,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这样试验时螺栓就可以与水平面平行,符合试验要求。第二斜面9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11,导向块11的走向沿第二斜面9的走向设置。第二调整块4的下端开有下平面16,下平面16与水平面平行,这样第二锁紧螺栓14顶住第二调整块4的下平面16时,顶住的力作用效果更好。第二调整孔10为腰型孔,这样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沿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9相对移动时第二调整孔10就不会卡住螺栓。第一调整孔17和第二调整孔10相通。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相对靠在一起,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9接触;导向块11和导向槽7滑动连接,在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沿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9相对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第一平面6和第二平面8平行,调整装置I就被夹紧在高锁螺母和螺栓之间后,高锁螺母会挤压第一平面6,螺栓尾部会挤压第二平面8,第一平面6和第二平面8平行后,不仅调整装置I的夹紧效果好,而且产生的轴向力更加均匀。锁紧装置2包括锁紧框12、第一锁紧螺栓13和第二锁紧螺栓14。锁紧框12为框形,这样就可以套在调整装置I外。第一锁紧螺栓13安装在锁紧框12的上端,其与第一调整块3的上平面15配合。第一锁紧螺栓13竖直朝下安装在锁紧框12的上端,这样其对第一调整块3的锁紧力为竖直向下,锁紧效果更好。第二锁紧螺栓14安装在锁紧框12的下端,其与第二调整块4的下平面16配合。第二锁紧螺栓14竖直朝上安装在锁紧框12的下端,这样其对第二调整块4的锁紧力为竖直向下,锁紧效果更好。预紧力试验前,将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调整孔10和第一调整孔17后与高锁螺母连接,高锁螺母拧紧后,调整装置I就被夹紧在高锁螺母和螺栓之间,高锁螺母挤压第一平面6,螺栓尾部挤压第二平面8,这样调整装置I就反作用于高锁螺母,施加给高锁螺母轴向力。拧进第一锁紧螺栓13和第二锁紧螺栓14,第一锁紧螺栓13顶住第一调整块3的上平面15,第二锁紧螺栓14顶住第二调整块4的下平面16,在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自锁之外发挥第二道保险的作用,防止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产生相对滑动。然后就可以用测试装置进行预紧力试验。预紧力试验完成后进行松脱力试验。松开第一锁紧螺栓13和第二锁紧螺栓14,然后使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沿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9相对移动,由于第一斜面5和第二斜面9的作用,第一调整块3和第二调整块4相对移动后调整装置I的厚度变小,这样调整装置I就不再被夹紧在高锁螺母和螺栓之间,调整装置I与高锁螺母松开,不再施加给高锁螺母轴向力。然后就可以用测试装置进行松脱力试验。本申请文件中,调整装置的I的上、下、左、右等方位均基于图2和图5进行描述,图2和图5中,调整装置的I的上、下、左、右等方位相同;锁紧装置2的上、下、左、右等方位均基于图2进行描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锁螺母预紧力和松脱力试验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装置和锁紧装置;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第一调整块的左侧开有第一平面,第一平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一调整块的右侧开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且<90;第一调整块上开有第一调整孔,第一调整孔左右贯穿第一调整块,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第一斜面上开有导向槽;第一调整块的上端开有上平面,上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第二调整块的右侧开有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二调整块的左侧开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且<90°;第二调整块上开有第二调整孔,第二调整孔左右贯穿第二调整块,其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第二斜面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块;第二调整块的下端开有下平面,下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第一调整孔和第二调整孔相通;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相对靠在一起,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接触;导向块和导向槽滑动连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平行;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框、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锁紧框套在调整装置外;第一锁紧螺栓安装在锁紧框的上端,其与第一调整块的上平面配合;第二锁紧螺栓安装在锁紧框的下端,其与第二调整块的下平面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梅孙国峰顾鸣界刘勇倪莉崔喆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