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灯具,照明设备领域,包括灯壳、电源板以及发光部,电源板设置于灯壳的开口处,电源板的形状与开口的形状相匹配,发光部设置于灯壳内部,发光部通过两根导线与电源板连接,电源板连接导线的两个触点设置在所述电源板面向灯壳外部的一侧,电源板在触点的位置设置有插针,电源板设置有通孔,导线穿过通孔,缠绕在插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灯具,在电源板的触点上设置有用于缠绕导线的插针,使得电源板与导线连接时,不必采用焊接的方式。产品装配时,工艺更加简单,导线通过电批就很容易缠绕在插针上,进而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操作,提高了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升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具。
技术介绍
市面上常见的灯泡,其内部灯珠通过导线与电源板通过导线连接,连接的方式是,正负极的导线分别穿过电源板上设置的两个缺口,然后电焊到电源板远离灯珠一侧的两个触点上。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导线与触点进行焊接时,操作比较麻烦,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灯具,包括灯壳、电源板以及发光部,所述电源板设置于所述灯壳的开口处,所述电源板的形状与所述开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灯壳内部,所述发光部通过两根导线与所述电源板连接,所述电源板连接所述导线的两个触点设置在所述电源板面向所述灯壳外部的一侧,所述电源板在所述触点的位置设置有插针,所述电源板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线穿过所述通孔,缠绕在所述插针上。进一步地,所述发光部为灯丝,所述两根导线分别连接所述灯丝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发光部为LED灯条,所述两根导线分别连接所述LED灯条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发光部为两根并连的LED灯条,所述灯具还包括连接所述LED灯条的两根连接线,其中一根所述连接线分别连接两根所述LED灯条的正极,另一根所述连接线分别连接两根所述LED灯条的负极,所述两根连接线分别与所述两根导线连接,所述连接线与所述LED灯条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线与所述LED灯条的连接处为回形结构。回形结构使得连接线与LED灯条焊接时,更加的牢固,不容易在移动或者震动时脱落。进一步地,所述插针的顶端设置有弯曲部。当导线缠绕到插针上之后,弯曲部可以防止在移动或者震动时导线从插针的顶端脱出。进一步地,所述插针的顶端设置有卡住所述导线的凸起部。当导线缠绕到插针上之后,凸起部可以防止在移动或者震动时导线从插针的顶端脱出。进一步地,所述插针设置有卡紧所述导线的一个或多个环形槽。在导线缠绕到插针的过程中,将导线缠入环形槽中,环形槽对导线有固定作用,防止导线沿着插针上下滑动,从插针上脱出。进一步地,所述灯壳为玻璃壳,所述灯壳的形状为梨形。进一步地,所述灯壳为透明塑料壳,所述灯壳的形状为长管形。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电源板的边缘,形成缺口。由于电源板的形状与开口的形状相匹配,当通孔设置电源板的边缘,形成缺口时,电源板与开口的侧壁同样形成通孔,可供导线从中穿过。同时生产的过程中,在边缘制造缺口比打一个通孔的工艺要简单得多。本技术提供的灯具,在电源板的触点上设置有用于缠绕导线的插针,使得电源板与导线连接时,不必采用焊接的方式。产品装配时,工艺更加简单,导线通过电批就很容易缠绕在插针上,进而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操作,提高了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升本。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灯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插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插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灯壳101、电源板102、导线103、触点104、插针105、通孔106、灯丝107、LED灯条108、连接线109、弯曲部110、凸起部111、环形槽1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市面上常见的灯泡,其内部灯珠通过导线与电源板通过导线连接,连接的方式是,正负极的导线分别穿过电源板上设置的两个缺口,然后电焊到电源板远离灯珠一侧的两个触点上。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导线与触点进行焊接时,操作比较麻烦,效率低。参阅图1-2,本使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灯壳101、电源板102以及发光部,所述电源板102设置于所述灯壳101的开口处,所述电源板102的形状与所述开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灯壳101内部,所述发光部通过两根导线103与所述电源板102连接,所述电源板102连接所述导线103的两个触点104设置在所述电源板面向所述灯壳101外部的一侧,所述电源板102在所述触点104的位置设置有插针105,所述电源板102设置有通孔106,所述导线103穿过所述通孔106,缠绕在所述插针105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为灯丝107,所述两根导线103分别连接所述灯丝107的两端。所述灯壳101为玻璃壳,所述灯壳101的形状为梨形。梨形玻璃壳,是最常见的灯壳101,市面上多数灯泡就采用这种形状。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在电源板102的触点104上设置有用于缠绕导线103的插针105,使得电源板102与导线103连接时,不必采用焊接的方式。产品装配时,工艺更加简单,导线103通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灯壳、电源板以及发光部,所述电源板设置于所述灯壳的开口处,所述电源板的形状与所述开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灯壳内部,所述发光部通过两根导线与所述电源板连接,所述电源板连接所述导线的两个触点设置在所述电源板面向所述灯壳外部的一侧,所述电源板在所述触点的位置设置有插针,所述电源板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线穿过所述通孔,缠绕在所述插针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星永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