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真空预压过程中加固效果的出膜结构。所述用于检测真空预压过程中加固效果的出膜结构,包括长度不小于1300mm、直径不小于90mm的出膜管,对应开设保护真空膜的下层土工布和真空膜上出膜孔,在真空膜应出膜孔的位置设有向上翻起的卷边,所述出膜管下端从出膜孔穿过排水砂垫层,埋入待加固软土层内,真空膜对应出膜孔的卷边与出膜管外壁密封粘接,并通过弹性扎绳将卷边与出膜管捆扎在一起;在出膜管内装填有密封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满足了膜下真空度稳定,连续加载预压的要求,又能满足了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过程中检测软土加固效果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检测真空预压过程中加固效果的出膜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平原或山区都广泛的分布着各种软土地层。软土地层的特点是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透水性差,由于其强度低,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往往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在软土地基上的场地、道路或其他类似填筑工程,往往采用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其中真空预压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均是加固软土地基常用的预压方法。真空预压法是需要在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先铺设砂垫层,然后埋设垂直排水管道,再用不透气的封闭膜使其与大气隔绝,薄膜四周埋入土中,通过砂垫层内埋设的吸水管道,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使其形成真空,增加地基的有效应力;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是将真空预压与堆载结合起来,在真空预压的结构设置好之后,再在真空膜上堆载土石方或其它堆载物进行预压。真空预压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软土地基之后,都需要对其加固效果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方法一般是在真空停栗后以破坏真空膜进行原位测试或钻孔取样,施工结束破膜而进行的加固效果检测一般能满足工程竣工验收要求,但是在研究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过程中的加固效果时,这种破膜检测的方法严重影响了真空系统的密封性,也破坏了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载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真空预压过程中加固效果的出膜结构,该出膜结构既能够保证真空系统的密封性和加载的连续性,又能时时检测到预压效果,指导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的后续施工。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用于检测真空预压过程中加固效果的出膜结构,包括长度不小于1300mm、直径不小于90mm的出膜管,对应开设保护真空膜的下层土工布和真空膜上出膜孔,在真空膜应出膜孔的位置设有向上翻起的卷边,所述出膜管下端从出膜孔穿过排水砂垫层,埋入待加固软土层内,真空膜对应出膜孔的卷边与出膜管外壁密封粘接,并通过弹性扎绳将卷边与出膜管捆扎在一起;在出膜管内装填有密封层。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出膜管埋入待加固软土层的长度不少于500mm,出膜管露出排水砂垫层的高度为450_600_,并在出膜管高出真空膜的部分外套设有保护管套,避免堆载过程中将出膜管损坏。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出膜管采用PVC管、铁管或钢管中的一种,厚度为0.5mm?5.0mm,其管长为1500mm?2000mm,管径90mm?150mm ;所述出膜孔的孔径与出膜管的外径相等,卷边由真空膜在出膜孔的位置向上翻卷形成的,卷边与真空膜为一个整体,而且卷边预留有褶皱,使卷边形成的圆环直径大于出膜管的外径,避免不均匀沉降导致真空膜在此产生过大的应力而破裂。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真空膜采用具有一定抗拉、抗撕裂且密封性好、易于裁剪的塑料薄膜。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弹性扎绳为橡皮绳或采用与橡皮绳同强度的真空膜加工而成的绳子,其长度可为500mm?1500mm。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层是由450-600mm的游泥或粘土球层和高出游泥或粘土球层150-250mm的水封层组成。使用本技术中的出膜结构检测真空预压过程中加固效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I)选择直径不小于90mm的PVC管、铁管或钢管中的一种管材按照长度不小于1300mm裁取后作为出膜管;(2)根据设计要求在保护真空膜的下层土工布和真空膜上对应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出膜孔,并在出膜孔的边缘预留向上翻起的卷边;所述出膜孔的直径与出膜管的外径相等;(3)在排水砂垫层铺设好,将出膜管穿过排水砂垫层埋入到待加固软土层内,且埋入深度不少于500mm,出膜管露出排水砂垫层的高度为450_600mm,然后依次铺设保护真空膜的下层土工布和真空膜,在铺设下层土工布和真空膜时将出膜孔对应穿过出膜管露出排水砂垫层的部分;或者在排水砂垫层表面铺设好下层土工布和真空膜之后,将出膜管从真空膜和下层土工布上开设的出膜孔的位置穿过排水砂垫层埋入到待加固软土层内,且埋入深度不少于500mm,出膜管露出排水砂垫层的高度为450_600mm ;(4)在出膜管穿膜处将真空膜的卷边通过PVC胶粘在出膜管外壁上,并用弹性扎绳将卷边扎在出膜管上,然后通过真空装置进行抽气,使排水砂垫层与竖向排水通道内逐步形成负压,并使土体内部与排水通道、排水砂垫层之间形成压差,从而实现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在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时,如果出膜管的高度低于堆载土石方或其他加载体堆高,根据堆载土石方或其他加载体堆高增加出膜管的长度,确保出膜管的上管口高于堆载土石方或其他加载体堆高;(5)在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一段时间后,将原位检测装置的检测探杆通过出膜管的上管口穿过出膜管插入待加固淤泥或淤泥质粘性土层内直接进行原位检测;(6)在原位检测完成后,向出膜管内再次灌入淤泥或粘土球,然后加入高于淤泥或粘土球层的水进行密封;在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时,直接将出膜管埋入后续堆载的土石方或其他加载体中。在步骤(5)中的原位检测的方法可选用十字板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或钻孔标贯取土试验中的一种,也可以根据软基处理设计要求来确定其它原位检测方法。在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时,在真空膜的上表面铺设有保护真空膜的上层土工布,在出膜管高出真空膜的部分外设有保护套管。本技术中的卷边是由真空膜在出膜孔的位置向上翻卷形成的,且卷边预留有褶皱,避免不均匀沉降导致真空膜在此产生过大的应力而破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抽真空前,根据设计在过程检测点处埋设出膜管,出膜管露出排水垫层约500mm,管内灌注约500mm的游泥或粘土球及水进行密封,铺保护真空膜土工布和铺真空膜,土工布和真空膜分别开孔使出膜管穿出,采用弹性扎绳将真空膜扎在出膜管上,检测时检测用钻杆直接穿过出膜管进入加固软土层进行检测或取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预留过程检测点可以任意设置,不受位置限制;(2)本技术所述的出膜结构简单,可以就地取材,没有复杂的材料及加工要求,出膜管可以根据堆载高度任意接长;(3)本技术提供的检测方法安全可靠,管与膜采用弹性扎绳绑扎,密封性好,操作简便,出膜管可随软土一起沉降,不会出现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管与膜拉裂脱落漏气的现象,过程检测中不再对膜产生破坏保证膜内真空度的稳定,保障了过程检测中预压荷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经过多项工程实践验证,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在过程检测对真空膜产生破坏而导致真空度损失的现象,满足工程设计和科研的要求。既能够保证真空系统的密封性和加载的连续性,又能时时检测到预压效果,指导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的后续施工(如加载时间、加载速率、加荷量和卸载时间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真空预压的检测示意图;图3是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的检测示意图。图中:1 一出膜管,2—真空膜,2-1—出膜孔,3—弹性扎绳,4一淤泥或粘土球层,5—排水砂垫层,6—待加固软土层,7—卷边,8—水封层,9一保护管套,10—下层土工布,11 一排水板,12 一检测探杆,13 一堆载,14 一上层土工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测真空预压过程中加固效果的出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膜结构包括长度不小于1300mm、直径不小于90mm的出膜管(1),对应开设在保护真空膜的下层土工布和真空膜(2)上的出膜孔(2‑1),在真空膜(2)对应出膜孔(2‑1)的位置设有向上翻起的卷边(7),所述出膜管(1)下端从出膜孔(2‑1)穿过排水砂垫层(5),埋入待加固软土层(6)内,真空膜(2)对应出膜孔(2‑1)的卷边(7)与出膜管(1)外壁密封粘接,并通过弹性扎绳(3)将卷边(7)与出膜管(1)捆扎在一起;在出膜管(1)内装填有密封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典华,黄涛,吕桂生,王宗魁,沈新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