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灭菌工序的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装载结构,属于一次性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包括采血袋(6)、血液过滤器(7)、去白滤器(9)、贮血袋(13)、转移袋(16)及保存液袋(17),所述采血袋(6)、贮血袋(13)、转移袋(16)、保存液袋(17)在血袋灭菌工序中采用无重叠装载结构。所述血液过滤器(7)与采血袋(6)连接,所述去白滤器(9)与血液过滤器(7)连接,所述贮血袋(13)与去白滤器(9)连接相通,所述转移袋(16)、保存液袋(17)与贮血袋(13)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无重叠装载结构,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为献血者提供安全的献血环境,其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次性医用耗材
,特别涉及医用耗材生产过程中灭菌工序的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装载方式,具体为一种用于灭菌工序的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装载结构。
技术介绍
去白细胞采输血器是一种普遍、常用的医疗耗材,其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去白细胞采输血器的无菌、安全,降低杂质污染及有害物质的产生,必须要在生产过程中对去白细胞采输血器系统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保证使用的无害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去白细胞采输血器的灭菌方式采用的是将去白细胞采输血器堆叠放置在灭菌车上,然后进行升温灭菌处理,最后再降温将去白细胞采输血器从灭菌车上取出即完成去白细胞采输血器的灭菌过程,常用去白细胞采输血器灭菌装载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去白细胞采输血器灭菌时的装载方式采用的是袋子与袋子之间重复堆叠,会加长灭菌的升温和降温时间,导致去白细胞采输血器保存液中有效成分被分解并产生有害物质,灭菌后袋体与袋体之间亦容易粘连,在后续分开过程中易造成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袋子破裂等问题,使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由于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袋体堆叠方式造成的升降温时间长、血液中有效成分被分解,有害物质产生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灭菌工序的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装载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用于灭菌工序的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装载结构,包括采血针、止液夹1、软管、采血袋、血液过滤器、三通管1、去白滤器、三通管I1、贮血袋、三通管II1、转移袋及保存液袋,所述采血袋、贮血袋、转移袋、保存液袋在血袋灭菌工序中采用无重叠装载结构。所述采血袋通过止液夹1、软管与采血针连接相通,所述血液过滤器与采血袋连接相通,所述去白滤器通过三通管I与血液过滤器连接相通,所述贮血袋通过三通管II与去白滤器连接相通,所述转移袋、保存液袋通过三通管III与贮血袋连接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采血袋上还设置有输血插口和堵塞件I。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堵塞件与血液过滤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去白滤器与三通管II之间还设置有止液夹III。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三通管I与三通管II之间还设置有止液夹II。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三通管III与转移袋之间还设置有止液夹IV。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三通管III与贮血袋之间还设置有堵塞件II。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三通管III与保存液袋之间还设置有堵塞件III。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转移袋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本技术通过改变去白细胞采输血器在灭菌过程中的装载方式,改用无重叠平放的装载结构对灭菌车上的采血袋、贮血袋、保存液袋及转移袋进行灭菌,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避免灭菌后袋体之间的粘连,节省后续撕袋工序,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以防止由于撕袋而造成血袋损坏,浪费;2、减少血袋之间的堆叠压力,增大灭菌接触面积,缩短灭菌过程中的升降温时间,有效降低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3、减少保养液中有效成分葡萄糖的降解;4、降低保养液中有害物质5-羟甲基糠醛的产生量,为献血员提供一个安全的献血环境。本技术去白细胞采输血器在灭菌工序中采用无重叠装载结构,作为生产和血液的采集用品,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又能减少灭菌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为献血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献血环境,其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灭菌工序中去白细胞采输血器重叠摆放装载结构。图2为本技术灭菌工序中去白细胞采输血器无重叠摆放装载结构。附图标记:1_采血针,2-止液夹I,3_软管,4-输血插口、5-堵塞件I,6-采血袋,7-血液过滤器、8-三通管1、9_去白滤器、10-止液夹I1、11-止液夹II1、12-三通管I1、13-贮血袋、14-三通管II1、15-止液夹IV、16-转移袋、17-保存液袋、18-堵塞件I1、18-堵塞件 I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种用于灭菌工序的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装载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采血针、止液夹1、软管、采血袋、血液过滤器、三通管1、去白滤器、三通管I1、贮血袋、三通管II1、转移袋及保存液袋,所述采血袋、贮血袋、转移袋、保存液袋在血袋灭菌工序中采用无重叠装载结构。所述采血袋通过止液夹1、软管与采血针连接相通,所述血液过滤器与采血袋连接相通,所述去白滤器通过三通管I与血液过滤器连接相通,所述贮血袋通过三通管II与去白滤器连接相通,所述转移袋、保存液袋通过三通管III与贮血袋连接相通,所述转移袋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定。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采血针I主要用来进行血液采集,止液夹I 2是用来对血液的流向进行控制,当需要采血时,止液夹I 2打开,血液通过软管3进入采血袋6,当不需要采血时,止液夹I 2关闭,可以将采血袋6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防止污染。输血插口 4的设置是供临床使用,医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对其进行控制,堵塞件I 5用来对采血袋6中血液的流向进行控制,在临床使用时,将堵塞件I 5打开,采血袋6的血液流向血液过滤器7,滤除掉血液中的凝结块物,防止后续去白虑器9发生堵塞。经过血液过滤器7处理过后的血液经三通管I 8进入去白虑器将白细胞过滤掉,然后再经过三通管II 12进入贮血袋13进行贮存。贮血袋中的血液经离心处理后,血浆和红细胞通过三通管III14分别进入转移袋16及保存液袋17。在去白滤器9与三通管II 12之间还设置有止液夹III 11,用来对去白虑器9的血液流向进行控制,三通管I 8与三通管II 12之间还设置有止液夹II 10,当血液需要经过去白虑器9时,止液夹II 10关闭,止液夹III 11打开。当血液不需要经过去白虑器9时,止液夹II 10打开,止液夹III 11关闭。三通管III14与转移袋16之间也设置有止液夹IV,用来对转移袋16内血浆的流向进行控制,三通管III14与贮血袋之间设置的堵塞件II 18及三通管III 14与保存液袋17之间设置的堵塞件III 19都是为了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对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向进行有效控制。在灭菌生产工艺中,将采血袋6、贮血袋13、转移袋16、保存液袋17及软管3等其它去白细胞采输血器组件无重叠的平放在灭菌车上进行灭菌。应当指明,此时采血袋6并没有血液,保存液袋17内装有保养液,贮血袋13及转移袋16为空。根据灭菌实验可知,采用本技术平放无重叠装载结构,可以将灭菌的升温及降温时间从35分钟缩短到20分钟,整个灭菌工序可以节约大约15分钟时间,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同时保存液袋17内的葡萄糖降解量从原来的40%降低到25%,葡萄糖的降解量降低了 15%左右;有害物质5-羟甲基糠醛的峰面积从原来的23000变为15000左右,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降低了 8000左右,本技术结构有效降低了葡萄糖降解量及有害物质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本技术去白细胞采输血器在灭菌工序中采用无重叠装载结构,作为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灭菌工序的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装载结构,包括采血针(1)、止液夹Ⅰ(2)、软管(3)、采血袋(6)、血液过滤器(7)、三通管Ⅰ(8)、去白滤器(9)、三通管Ⅱ(12)贮血袋(13)、三通管Ⅲ(14)、转移袋(16)及保存液袋(17),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6)、贮血袋(13)、转移袋(16)、保存液袋(17)在灭菌工序中采用无重叠装载结构,所述采血袋(6)通过止液夹Ⅰ(2)、软管(3)与采血针(1)连接相通,所述血液过滤器(7)与采血袋(6)连接相通,所述去白滤器(9)通过三通管Ⅰ(8)与血液过滤器(7)连接相通,所述贮血袋(13)通过三通管Ⅱ(12)与去白滤器(9)连接相通,所述转移袋(16)、保存液袋(17)通过三通管Ⅲ(14)与贮血袋(13)连接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