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套防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2872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衬套防松结构,属于防松结构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衬套、螺栓和螺母,衬套包括橡胶件、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件,橡胶件上套设有外套筒,内套筒内圆周面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凹槽,凹槽沿内套筒内圆周面轴向均匀分布;螺栓下端部设置有螺纹,上端部设置有螺帽,螺栓中间部位设置有凸台,凸台沿轴向均匀分布于螺栓的外周,凸台与凹槽间隙配合,螺栓穿过衬套使螺栓外周上的凸台与内套筒内圆周面的凹槽相配合,螺栓的螺纹段通过螺母紧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汽车长时间行驶下螺栓预紧力下降导致的螺栓松脱以及衬套打滑,或者较硬的铸件衬套安装支架导致的螺栓安装面打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松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衬套防松结构
技术介绍
衬套作为缓冲元件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底盘中的衬套无处不在,大多数是橡胶衬套,发动机悬置衬套或悬架衬套具有减震、隔噪等作用。衬套径向刚度远大于转动刚度,各个方向刚度的不同使得衬套能够较好的对载荷进行分配,合理的载荷传递能够提高结构的寿命。衬套的缓冲或载荷分配依靠的是衬套中的橡胶元件,也就是说,衬套在工作过程中,套筒是固定不动的,通过橡胶的变形来传递载荷。通常情况下,套筒通过螺栓与衬套安装支架进行连接,在螺栓预紧力的作用下,套筒与安装支架的摩擦力使得套筒在汽车运动过程中固定不动。这种衬套安装方式会带来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汽车在运动过程中,螺栓紧固力矩没有达到标准力矩时,套筒与支架的摩擦力不足已约束衬套的滑动,使得衬套转动刚度无法发挥作用;第二汽车在长时间的行驶中,衬套螺栓会慢慢的松脱,不及时检查的话也会造成衬套打滑的情况,甚至影响行车安全;第三衬套支架如果是铸件,较硬的支架使得衬套螺栓容易打滑。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410564387.3,申请公告日2015年3月25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微圆形防松结构,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微圆形防松结构,该结构包括插座壳体、插头壳体、密封圈、连接环、防松簧片、铆钉、卡簧等。所述插座壳体与连接环采用螺纹连接,插座壳体与插头壳体之间设计有导向结构,避免连接和分离过程中相对转动,连接环的圆环槽内装配防松簧片,防松簧片依靠铆钉铆接在连接环上,能够随连接环转动,插头相应位置加工有直纹滚花或类似的“V”型直槽结构。防松簧片两侧中间部位为“V”形结构,“V”形两侧为非对称结构,依靠簧片不同位置的不同强度,提供不同的转动力矩,防止连接器意外松脱。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微圆形螺纹连接机构的防松功能,避免微圆形螺纹连接结构在振动、冲击等力学环境条件下意外松脱,提高了连接可靠性,但此微圆形防松结构用途单一,仅能满足微圆形螺纹连接机构的防松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I.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衬套绕着套筒轴线滑动的情况,提供了一种衬套防松结构,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汽车长时间行驶下螺栓预紧力下降导致的螺栓松脱以及衬套打滑,或者较硬的铸件衬套安装支架导致的螺栓安装面打滑的现象。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衬套防松结构,包括衬套、螺栓和螺母,所述的衬套包括橡胶件、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的内套筒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件,所述的橡胶件上套设有外套筒,所述的内套筒的长度大于外套筒的长度,所述的内套筒内圆周面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凹槽,所述的凹槽沿内套筒内圆周面轴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螺栓下端部设置有螺纹,上端部设置有螺帽,所述的螺栓中间部位设置有凸台,所述的凸台沿轴向均匀分布于螺栓的外周,所述的凸台与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的螺栓穿过衬套使螺栓外周上的凸台与内套筒内圆周面的凹槽相配合,所述的螺栓的螺纹段通过螺母紧固。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槽与凸台之间间隙配合,间隙控制在1_以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套筒内圆周面设置有三个凹槽。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母与衬套之间设置有弹簧垫片,所述的弹簧垫片为球面垫片。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套筒和外套筒为钢质材料。3.有益效果 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I)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衬套防松结构,专利技术中在螺栓中间部位设置有凸台,凸台沿轴向均匀分布于螺栓的外周,内套筒内圆周面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凹槽,凹槽沿内套筒内圆周面轴向均匀分布;凸台与凹槽间隙配合,螺栓穿过衬套使螺栓外周上的凸台与内套筒内圆周面的凹槽相配合,螺栓与内套筒装配结构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防止衬套绕着轴线打滑,避免了汽车长时间行驶下螺栓预紧力下降导致的螺栓松脱,或者较硬的铸件衬套安装支架导致的螺栓安装面打滑。(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衬套防松结构,专利技术中弹簧垫片经过冲压、冷镦、渗碳渗氮等工艺,使得垫片具有变形回弹能力,以及此处弹簧垫片为球面垫片,球面垫片有止退作用,在紧固时其在螺栓轴向存在应力,加大了螺纹间的摩擦力,都能够有效的防止衬套安装时的螺栓松脱。(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衬套防松结构,专利技术中的衬套、螺栓以及弹簧垫片在汽车中的使用率高,作用效果明显,结构简单,可以作为通用件进行批量生产。(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衬套防松结构,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防松结构成本较低,生产上易于实现,且便于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衬套防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衬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衬套的左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弹簧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橡胶件;2、内套筒;3、外套筒;4、凹槽;5、凸台;6、螺栓;7、螺母;8、弹簧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衬套防松结构,包括衬套、螺栓6和螺母7,衬套是一种钢质材料,衬套包括橡胶件1、内套筒2和外套筒3,所述的内套筒2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件1,所述的橡胶件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衬套防松结构,包括衬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6)和螺母(7),所述的衬套包括橡胶件(1)、内套筒(2)和外套筒(3),所述的内套筒(2)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件(1),所述的橡胶件(1)上套设有外套筒(3),所述的内套筒(2)的长度大于外套筒(3)的长度,所述的内套筒(2)内圆周面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凹槽(4),所述的凹槽(4)沿内套筒(2)内圆周面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的螺栓(6)下端部设置有螺纹,上端部设置有螺帽,所述的螺栓(6)中间部位设置有凸台(5),所述的凸台(5)沿轴向均匀分布于螺栓(6)的外周,所述的凸台(5)与凹槽(4)间隙配合,所述的螺栓(6)穿过衬套使螺栓(6)外周上的凸台(5)与内套筒(2)内圆周面的凹槽(4)相配合,所述的螺栓(6)的螺纹段通过螺母(7)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秋红华玉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伯拉电子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