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冲压生产线,该模具冲压生产线,包括:绳轮、绳轮轴、钢丝绳、压模、输送带、转轮、转轮轴、转轮端盖、支腿、换向齿轮A、齿轮连杆、换向齿轮B、右转轴、转向装置、传动轴、齿轮A、隔板、齿轮B、齿轮C、齿轮D、齿轮E、固定轴、左转轴、收绳轮和固定件,所述绳轮固定在所述绳轮轴上,所述钢丝绳绕在所述绳轮上,且一端与所述压模连接,一端与所述收绳轮连接,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转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针对性强,能够利用齿轮传动实现输送带和冲压件的逆向传输,实现模具的加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属于模具生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冲压生产线。。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改塑、迸也、—或皿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赳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针对性强,能够利用齿轮传动实现输送带和冲压件逆向传输的模具冲压生产线,实现模具的加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模具冲压生产线,包括:绳轮、绳轮轴、钢丝绳、压模、输送带、转轮、转轮轴、转轮端盖、支腿、换向齿轮A、齿轮连杆、换向齿轮B、右转轴、转向装置、传动轴、齿轮A、隔板、齿轮B、齿轮C、齿轮D、齿轮E、固定轴、左转轴、收绳轮和固定件,所述绳轮固定在所述绳轮轴上,所述钢丝绳绕在所述绳轮上,且一端与所述压模连接,一端与所述收绳轮连接,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转轮上,所述转轮固定在所述转轮轴上,所述转轮轴的右端设置有所述转轮端盖,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换向齿轮A,所述齿轮连杆一端与所述换向齿轮A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换向齿轮B,所述换向齿轮B固定在所述右转轴上,所述右转轴固定有所述齿轮C,所述齿轮A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齿轮C啮合,所述传动轴的左端设置有所述齿轮B,所述齿轮B与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所述齿轮E啮合,所述左转轴固定有所述齿轮D,所述齿轮D与所述齿轮E啮合,所述左转轴固定有所述收绳轮,所述收绳轮左侧设置有所述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模具冲压生产线,包括:绳轮、绳轮轴、钢丝绳、压模、输送带、转轮、转轮轴、转轮端盖、支腿、换向齿轮A、齿轮连杆、换向齿轮B、右转轴、转向装置、传动轴、齿轮A、隔板、齿轮B、齿轮C、齿轮D、齿轮E、固定轴、左转轴、收绳轮和固定件,所述绳轮固定在所述绳轮轴上,所述绳轮高度可以进行调节,改变所述绳轮高度能够获得不同大小的冲压力,保证加工质量,所述钢丝绳绕在所述绳轮上,且一端与所述压模连接,一端与所述收绳轮连接,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转轮上,所述转轮固定在所述转轮轴上,所述转轮轴的右端设置有所述转轮端盖,保证所述转轮轴能够稳定转动,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换向齿轮A,所述齿轮连杆一端与所述换向齿轮A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换向齿轮B,所述换向齿轮B固定在所述右转轴上,所述右转轴固定有所述齿轮C,所述齿轮A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齿轮C啮合,所述传动轴的左端设置有所述齿轮B,所述齿轮B与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所述齿轮E啮合,所述左转轴固定有所述齿轮D,所述齿轮D与所述齿轮E啮合,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以所述隔板分隔开,使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能够沿不同方向进行旋转,同时不会产生干涉,所述左转轴固定有所述收绳轮,所述收绳轮左侧设置有所述固定件,防止所述收绳轮发生滑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为所述输送带提供动力的电机为双向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所述输送带提供动力的电机为双向电机,电机正向旋转时,装置进行模具的冲压操作,电机反向旋转能够使模具回到初始位置实现更换操作,以及使所述压模回到初始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绳轮高度可以进行调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绳轮高度能够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改变所述绳轮高度能够获得不同大小的冲压力,保证加工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以所述隔板分隔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以所述隔板分隔开,使所述左转轴和所述右转轴能够沿不同方向进行旋转,同时不会产生干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采用的所有齿轮均经过正火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所有齿轮均经过正火处理,既能够提高齿轮强度,也能保证装置具有良好的安全使用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在所述钢丝绳末端的所述压模,其移动距离要略大于初始位置时与所述输送带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在所述钢丝绳末端的所述压模,其移动距离要略大于初始位置时与所述输送带的距离,以保证所述压模能够对模具进行有效地冲压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模具冲压生产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能够利用齿轮传动实现输送带和冲压件逆向传输,实现模具的加工操作;(2)本技术为输送带提供动力的电机为双向电机,电机的两向旋转可以实现模具的加工和填装;(3)本技术左转轴和右转轴能够沿不同方向进行旋转,同时不会产生干涉;(4)本技术采用的所有齿轮均经过正火处理,既能够提高齿轮强度,也能保证装置具有良好的安全使用性能;(5)本技术绳轮高度能够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改变绳轮高度能够获得不同大小的冲压力;(6)本技术压模移动距离要略大于其初始位置时与输送带的距离,以保证压模能够对模具进行有效地冲压操作;(7)本技术性价比高,针对性强,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I一绳轮,2—绳轮轴,3—钢丝绳,4一压模,5—输送带,6—转轮,7—转轮轴,8—转轮端盖,9一支腿,10一换向齿轮A,11一齿轮连杆,12一换向齿轮B,13一右转轴,14一转向装置,15—传动轴,16一齿轮A,17一隔板,18—齿轮B,19一齿轮C,20一齿轮D,21一齿轮E,22—固定轴,23一左转轴,24一收绳轮,25一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模具冲压生产线,包括:绳轮1、绳轮轴2、钢丝绳3、压模4、输送带5、转轮6、转轮轴7、转轮端盖8、支腿9、换向齿轮A10、齿轮连杆11、换向齿轮B12、右转轴13、转向装置14、传动轴15、齿轮A16、隔板17、齿轮B18、齿轮C19、齿轮D20、齿轮E21、固定轴22、左转轴23、收绳轮24和固定件25,绳轮I固定在绳轮轴2上,钢丝绳3绕在绳轮I上,且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冲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冲压生产线,包括:绳轮(1)、绳轮轴(2)、钢丝绳(3)、压模(4)、输送带(5)、转轮(6)、转轮轴(7)、转轮端盖(8)、支腿(9)、换向齿轮A(10)、齿轮连杆(11)、换向齿轮B(12)、右转轴(13)、转向装置(14)、传动轴(15)、齿轮A(16)、隔板(17)、齿轮B(18)、齿轮C(19)、齿轮D(20)、齿轮E(21)、固定轴(22)、左转轴(23)、收绳轮(24)和固定件(25),所述绳轮(1)固定在所述绳轮轴(2)上,所述钢丝绳(3)绕在所述绳轮(1)上,且一端与所述压模(4)连接,一端与所述收绳轮(24)连接,所述输送带(5)设置在所述转轮(6)上,所述转轮(6)固定在所述转轮轴(7)上,所述转轮轴(7)的右端设置有所述转轮端盖(8),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换向齿轮A(10),所述齿轮连杆(11)一端与所述换向齿轮A(10)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换向齿轮B(12),所述换向齿轮B(12)固定在所述右转轴(13)上,所述右转轴(13)固定有所述齿轮C(19),所述齿轮A(16)固定在所述传动轴(15)上,并与所述齿轮C(19)啮合,所述传动轴(15)的左端设置有所述齿轮B(18),所述齿轮B(18)与固定在所述固定轴(22)上的所述齿轮E(21)啮合,所述左转轴(23)固定有所述齿轮D(20),所述齿轮D(20)与所述齿轮E(21)啮合,所述左转轴(23)固定有所述收绳轮(24),所述收绳轮(24)左侧设置有所述固定件(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昭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鹏远翔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