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窄间隙高速流体拖曳力送进高压软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2805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03:32
一种利用窄间隙高速流体拖曳力送进高压软管的方法,其系统组成主要包括:高压软管、窄间隙短节、配套转向器、高压软管限位接头。窄间隙短节通过高压软管限位接头与高压软管形成窄间隙,并与配套转向器坐封;通过油管打液,高压流体流经窄间隙形成高速流动,在高压软管外壁面的附面层内产生较大的拖曳力,克服高压软管通过转向器的阻力,从而实现高压软管的柔性送进,极大增加径向水平井技术的延伸极限;同时,可在作业管柱下入过程中,使高压软管处于伸直状态,便于管柱下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简单有效,经济可靠,可促进径向水平井技术的极大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石油开采领域,是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技术中一种能够。
技术介绍
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又称径向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指在垂直井眼内沿径向钻出呈辐射状分布的一口或多口水平井眼。该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油田增产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使死井复活,大幅度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且能降低钻井成本,是油田老井改造、油藏挖潜和稳产增产的有效手段,尤其适合于薄油层,垂直裂缝、稠油、低渗透等油藏的开发。但是该技术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四项问题亟待解决:1)形成一定直径的孔眼;2)具有一定的射流钻进速度;3)能够实现一定的延伸长度;4)钻出形状较为规则的孔眼。传统径向水平井技术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Bechtel投资公司和Petrophysics公司最早研制的径向水平井钻井系统,简称URRS系统,它能在一口垂直井的同一深度向四周钻24 口辐射状水平井,其钻井时间一般不超过64h。其工艺原理为:首先在油气井的预定深度对套管进行锻铣,再利用大直径的扩孔工具对锻铣后的井眼进行扩径,然后下入并锚定斜向器,通过液压或者机械的方式使斜向器沿预定的方位支起,柔性钻管在液压作用下,经斜向器90°弯曲后进入地层,高压射流破碎岩石并清洗井眼,最终形成径向水平井眼。由于扩孔工艺复杂,成功率不高,导致完井周期长,风险较大,成本过高,极大的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欠扩孔径向水平井技术(也称套管开窗侧钻径向水平井技术)是指不需要套管段铣和大直径扩孔等复杂的前期准备的径向水平井技术。该技术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径向水平井技术成本高、风险大、钻井效率低的难题。但在欠扩孔的条件下,受到最小转弯半径的限制,只能使用高压软管作为作业管线。由于高压软管无法传递轴向力,且在高压作业条件下,斜向器对管线的摩擦阻力较大,使得送进困难,极大的限制了水平孔眼的延伸。通过对钻进管柱受力分析发现,高压软管在通过转向器时受到较大的阻力,严重消耗了自进式射流破岩钻头提供的自进力。尽管国内外学者针对转向器结构及其内部轨道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室内实验研究表明,在正常工作压力条件下,高压软管通过转向器的摩擦阻力仍占自进力的一半左右;同时受到高压软管最小转弯半径的限制,所选用的高压软管尺寸较小,内径一般在10_左右,当高压流体通过时,其沿程压力损失较大,受高压软管承压能力限制,使所允许的使用的排量较小,而自进式射流破岩钻头需在小排量条件下同时完成高效破岩与强力自进,这严重限制了径向水平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压软管送进技术,克服高压软管通过转向器的阻力,并进一步送进地层,对于套管内转向径向水平井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实际中,任何流体都有粘性,当雷诺数较大时,流体速度较高,宏观上其粘性可以忽略,但对于某些问题则无法忽略,例如:绕过某流线型物体的流动,由于存在粘性,靠近物体表面的流速为零,在物体表面的极薄一层(附面层)内粘性极为显著,对流体或运动物体产生极大的运动阻力,有时可利用流体的这种性质产生拖曳力,利用流动带动物体运动。综合考虑以上径向水平井技术优势与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根据多年从高压水射流方面的实践和径向水平井技术研究的经验,以克服高压软管通过转向器通过阻力为目的,提出了一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欠扩孔径向水平井技术中高压软管在高压条件下通过转向器阻力较大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窄间隙高速流体拖曳力送进高压软管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在不改变现有工艺与设备的条件下实现高压软管的柔性送进,克服高压软管通过转向器的阻力,而且实现该方法的工具结构简单可靠,能够保证井下作业安全高效开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了一种窄间隙短节,高压软管能够穿过该短节,并与之形成窄间隙,该短节在下入高压软管时能够起到加重短节的作用使高压软管处于伸直状态;当高压软管下入到转向器时,该短节与转向器坐封,使油管与高压软管之间的流体仅能通过窄间隙到达转向器内部轨道而进入油套环空返回地面;地面开栗,通过油管打液,当高压流体通过窄间隙时,流体压能转化为流体的动能形成窄间隙高速流动;在高压软管外壁面形成较薄的附面层,由于垂直于流动方向速度梯度较大,流体粘性极为明显,产生较大的粘性轴向力,即拖曳力,从而可实现高压高速流体对高压软管的柔性送进;若产生的拖曳力足够大,则能克服高压软管在工作压力条件下通过转向器的阻力,大大增加径向水平井技术的延伸极限;甚至可改变现有自进式射流钻头结构,使其能够更加尚效的完成破岩。该技术方案思路极具创新性,工具结构简单可靠,能够在不改变现有技术设备的前提下,实现径向水平井技术的极大发展。主要有以下优点:1、工具结构较为简单。尤其在复杂的井下条件下,简单的结构能够保证工具的可靠性;2、下入作业管柱时,使得高压软管处于伸直状态便于管柱下入作业;3、柔性均布力送进高压软管,克服了高压软管无法承受轴向力的缺点;4、克服高压软管过转向器时的阻力,甚至可将高压软管送进地层一定距离,大大增加了径向水平井的延伸极限;5、充分利用起固定作用的生产油管,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不会引起作业成本的大幅增加。【附图说明】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工具的范围。图1A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窄间隙高速流体柔性送进高压软管装置示意图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窄间隙高速流体柔性送进高压软管装置示意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窄间隙高速流体柔性送进高压软管方法的窄间隙短节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窄间隙高速流体柔性送进高压软管方法的转向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窄间隙高速流体柔性送进高压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7/CN105201436.html" title="利用窄间隙高速流体拖曳力送进高压软管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利用窄间隙高速流体拖曳力送进高压软管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窄间隙高速流体拖曳力送进高压软管的方法,其系统组成主要包括:高压软管、窄间隙短节、配套转向器、高压软管限位接头,其特征是:窄间隙短节内壁与高压软管外壁形成窄间隙,并与配套转向器坐封,当高压流体流经窄间隙时高速,在高压软管外壁产生轴向拖曳力,实现高压软管的送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生李敬彬黄中伟牛继磊宋先知许争鸣刘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