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柱良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2531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1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陈皮6-10份、沉香4-8份、天竺黄8-12份、制半夏13-17份、代赭石28-32份、砂仁7-11份、茯苓28-32份、旋覆花18-22份、高良姜8-12份、党参18-22份、吴茱萸4-8份、紫苏梗10-14份、山药28-32份、竹茹18-22份、炙甘草6-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补脾养胃、理气化浊、健胃止呕的功效,是一种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有效成分使用率高,见效快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临床表现:一、上腹痛: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状。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常因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二、腹胀: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多有腹胀。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三、嗳气:患者有嗳气,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四、反复出血:为常见症状,出血原因为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五、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六、体征: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目前对该病采取的西医治疗主要手段是服抗生素,但西药治疗大多是暂时控制病情,而且服用太多抗生素对人体有害无益,因为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调,并会引起细菌抗药性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减退,致使病情反复难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它具有补脾养胃、理气化浊、健胃止呕的功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陈皮6-10份、沉香4-8份、天竺黄8-12份、制半夏13-17份、代赭石28-32份、砂仁7_11份、茯苓28-32份、旋覆花18-22份、高良姜8-12份、党参18-22份、吴茱萸4_8份、紫苏梗10-14份、山药28-32份、竹茹18-22份、炙甘草6-10份。优选的,各原料重量份是:陈皮8份、沉香6份、天竺黄10份、制半夏15份、代赭石30份、砂仁9份、茯苓30份、旋覆花20份、高良姜10份、党参20份、吴茱萸6份、紫苏梗12份、山药30份、竹茹20份、炙甘草8份。药理作用: 陈皮: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沉香:性味与归经: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天竺黄: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制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代赭石:性味归经:苦,寒;归肝、心经;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主治: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砂仁: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茯苓: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旋覆花:性味与归经: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高良姜: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党参: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经,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吴茱萸:性味与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紫苏梗: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山药: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竹茹: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炙甘草: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天竺黄、沉香、制半夏、砂仁、吴茱萸、炙甘草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2)取原料陈皮、茯苓、旋覆花、高良姜、党参、紫苏梗、山药、竹茹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3)取原料代赭石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4)将步骤(I)中粉碎后的天竺黄、沉香、制半夏、砂仁、吴茱萸、炙甘草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8-13倍的水,煎煮1-3小时,放出药液;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陈皮、茯苓、旋覆花、高良姜、党参、紫苏梗、山药、竹茹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6-12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将步骤(3)中粉碎后的代赭石加入原料重量6-12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三次药渣合并后加入其重量6-8倍的水煎煮1.5-2.5小时,放出药液;合并四次煎煮的药液,过滤,弃药渣,得滤液,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加入滤液重量1.5-2倍的95%的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20-24h,沉淀,回收乙醇,再通过离心过滤器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再送入板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膜孔径范围是0.8-2 μπι,在过滤的过程中压力范围是0.15-0.3MPa,膜面水流量是0.8-1.5T/h,得滤液,备用; (6 )将步骤(5 )中所得滤液送入板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膜孔径范围是0.6-0.8 μ m,在过滤的过程中压力范围是0.15-0.3MPa,膜面水流量是0.8-1.5T/h,得滤液,备用; (7)将步骤(6)中所得滤液送入中药浓缩机,在浓缩机中减压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度1.01-1.05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清膏在5-6°C的条件下静置于24-36小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8.0,过滤,将滤液灌封瓶中,用紫外线灭菌,紫外线波长240nm-270nm灭菌照射20-30min,包装得成品,即得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 优选的,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天竺黄、沉香、制半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陈皮6‑10份、沉香4‑8份、天竺黄8‑12份、制半夏13‑17份、代赭石28‑32份、砂仁7‑11份、茯苓28‑32份、旋覆花18‑22份、高良姜8‑12份、党参18‑22份、吴茱萸4‑8份、紫苏梗10‑14份、山药28‑32份、竹茹18‑22份、炙甘草6‑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柱良
申请(专利权)人:尹柱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