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富硒有机绿茶生产的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2414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1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富硒有机绿茶生产的新工艺,第一、二烘箱的结构相一致,第二烘箱内三个第一均流板上安装的第一电加热管的功率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第一喷洒输送带的卸料端和第二喷洒输送带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翻料机构,第二翻料机构包括倾斜布置的第二布料板,第二布料板为波浪板构成;滚筒杀青进行一级杀青用于茶叶香气成型和促进非酶性化学反应,提升茶汤品质,使得茶汤醇厚、鲜爽,同时使得茶叶发展成栗香;微波杀青进行二级杀青,用于茶叶提色和保色,使得成品茶叶的颜色碧绿、润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富砸有机绿茶生产的新工艺。
技术介绍
岳西盛产绿茶,其中以岳西翠兰最为出名,目前岳西翠兰生产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城镇化建设实施以及工业废气的排放,空气中迷漫有大量的灰尘和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沉降黏附在茶树嫩叶的表面,嫩叶被采摘后直接进行加工,而人们在进行饮用时一般是不进行清洗(专业品茶除外)的,因此大量有害物质被饮用。目前,岳西翠兰的加工新工艺中通过采用烫青进行操作,以洗去茶叶表面的有害物质,但是目前所用的烫青设备还无法实现茶叶的充分清洗以及茶叶进行均匀烫青。2、现代流水线茶叶生产系统中,一般采用滚筒对茶叶进行杀青,但是滚筒杀青容易存在杀青不均匀、红梗、焦边焦叶的现象,影响成品茶叶的品质,也有采用微波杀青进行替代滚筒杀青的工艺,虽然微波杀青均匀,但是其制得成品茶叶泡制的茶汤不如滚筒杀青的醇厚和鲜爽,亦即茶汤的品质差,因此有必要兼顾提高茶品和茶汤的两者提供一种新的杀青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富砸有机绿茶生产的新工艺,其至少可有效解决上述的一个问题,提升茶叶的品质。一种用于富砸有机绿茶生产的新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摊放:将采摘初展鲜叶放置于摊放装置上进行摊放直至茶叶颜色开始转暗,摊放过程中翻动鲜叶;烫青:将摊放后的茶叶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控制热水温度为95?98°C,烫青后将茶叶输送至晾干装置晾干;—级杀青:晾干后将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内130?140°C—级杀青处理1.5?2min ;摊凉:将一级杀青后的茶叶放入第一摊凉装置上,室温一级摊凉5?1min ;二级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二次杀青时间1.2?1.25min,二次杀青后将茶叶置于第二摊凉装置上室温二级摊凉5?Smin进行复苏;理条:二级摊凉后将茶叶置于第一理条机中进行一级理条,一级理条的温度为50?60°C,时间2?2.5min,一级理条结束后室温摊放于第三摊凉装置上进行三级摊凉,三级摊凉时间为5?8min,三级摊凉后将茶叶置于第二理条机中进行二级理条,二级理条的温度为40?50°C,时间I?1.5min,二级理条结束后室温摊放于第四摊凉装置上进行四级摊凉,四级摊凉时间为8?1min ;烘干:四级摊凉后将茶叶置于第一烘干装置中进行一级烘干,一级烘干的温度为100?105°C,一级烘干至茶叶含水率降为25%以下,一级烘干结束后通过喷洒装置向茶叶表面喷涂有机砸溶液至茶叶的含水率升为30?35%,然后将茶叶置于第二烘干装置中进行二级烘干处理,二级烘干处理结束后室温摊放于第六摊凉装置上进行六级摊凉,六级摊凉时间为30?35min ;二级烘干处理为:先100?105 °C烘干处理8?lOmin,然后85?90°C烘干至茶叶含水率降为5%以下;熟化:烘干后将茶叶置于冷藏室中I?3°C冷藏熟化I个月;提香:将冷藏熟化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内80?85°C提香30?35min,提香结束后冷却并真空包装;微波杀青装置包括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内设置有上下水平布置的上、下输送带,上、下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上输送带的卸料端和下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第三箱体的内部,上输送带的进料端和下输送带的出料端分别延伸至第三箱体两端部的外侧,上输送带卸料端延伸至下输送带进料端的内侧,第三箱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集风板和布风板,集风板位于上输送带的上侧,布风板位于下输送带的下侧,集风板和布风板均为孔板构成,上、下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微波发生器,第三箱体的上顶壁和下底壁上分别设置集风口和送风口,集风口和送风口之间通过风送管道相连接,风送管道上设置有除湿机和第三风机,上输送带卸料端的外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翻料板,翻料板靠近上输送带一端的高度小于另一端的高度,翻料板与茶叶在上输送带卸料端下落的路径相交布置;翻料板的倾斜角度为45?60°,翻料板的下端与下输送带的输送面之间的间距为2.5?3.5cm ;上输送带的卸料端还设置有风管,上输送带包括上输送带体和下输送带体,风管位于上、下输送带体之间且风管沿上输送带的宽度范围设置,风管与喷气装置相连接,风管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喷气的喷气嘴,喷气嘴的吹气方向为斜向下且指向靠近翻料板的一侧;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第一烘干箱体,第一烘干箱体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相对布置的用于输送茶叶的第一、二、三烘干输送带,第二烘干输送带的两端均位于第一烘干装置内,第一烘干输送带的卸料端和第三烘干输送带的进料端均位于第一烘干箱体的内部,第一烘干输送带的进料端和第三烘干输送带的出料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烘干装置两端部的外侧,第一烘干箱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集流板和第一布流板,第一集流板位于第一烘干输送带的上侧,第一布流板位于第三烘干输带的下侧,第一、二、三烘干输送带的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均流板,第一均流板的上板面上均匀设置第一电加热管,第一集流板、第一布流板、第一均流板均为孔板构成,第一、二烘干输送带卸料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对茶叶进行翻料的第一翻料机构,第一翻料机构包括倾斜布置的第一布料板,第一布料板的高度沿第一烘干输送带或第二烘干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增大,第一布料板的板面分别与茶叶在第一、二烘干输送带卸料端下落的路径相交布置;第一布料板的倾斜角度为45?60°,第一布料板的下端距其下侧相邻烘干输送带的输送面的间距为2.5?3.5cm,第一、二烘干输送带的卸料端还分别设置第一气管,第一气管分别沿第一、二烘干输送带的宽度范围布置,第一气管与第一鼓气装置相连接,第一气管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喷气的第一气嘴,第一气嘴的吹气方向为斜向下且指向靠近第一布料板下端的一侧,第一布料板为波浪板构成;第一、二烘干装置的结构相一致,第二烘干装置内三个第一均流板上安装的第一电加热管的功率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喷洒装置包括喷洒箱体,喷洒箱体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相对布置的用于输送茶叶的第一、二喷洒输送带,第一喷洒输送带的卸料端和第二喷洒输送带的进料端均位于喷洒箱体的内部,第一喷洒输送带的进料端和第二喷洒输送带的出料端分别延伸至喷洒烘干装置两端部的外侧,第一、二喷洒输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向茶叶表面喷洒有机砸溶液的喷雾机构,喷雾机构与有机砸溶液储罐相连接,喷雾机构包括安装支架上沿茶叶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喷洒管,喷洒管沿第一、二喷洒输送带的带宽范围布置,喷洒管上间隔设置有喷雾头,相邻喷洒管上的喷雾头呈间隔交错状布置,第一喷洒输送带的卸料端和第二喷洒输送带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翻料机构,第二翻料机构包括倾斜布置的第二布料板,第二布料板的高度沿第一喷洒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增大,第二布料板的板面与茶叶在第一喷洒输送带卸料端下落的路径相交布置;第二布料板的倾斜角度为45?60°,第二布料板的下端距第二喷洒输送带的输送面的间距为2.5?3.5cm ;第一喷洒输送带的卸料端还设置有第二气管,第二气管沿第一喷洒输送带的宽度范围布置,第二气管与第二鼓气装置相连接,第二气管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喷气的第二气嘴,第二气嘴的吹气方向为斜向下且指向靠近第二布料板下端的一侧,第二布料板为波浪板构成,波浪板的波纹方向与第一、二喷洒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一、二喷洒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一致。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富硒有机绿茶生产的新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摊放:将采摘初展鲜叶放置于摊放装置上进行摊放直至茶叶颜色开始转暗,摊放过程中翻动鲜叶;烫青:将摊放后的茶叶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控制热水温度为95~98℃,烫青后将茶叶输送至晾干装置晾干;一级杀青:晾干后将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内130~140℃一级杀青处理1.5~2min;摊凉:将一级杀青后的茶叶放入第一摊凉装置上,室温一级摊凉5~10min;二级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二次杀青时间1.2~1.25min,二次杀青后将茶叶置于第二摊凉装置上室温二级摊凉5~8min进行复苏;理条:二级摊凉后将茶叶置于第一理条机中进行一级理条,一级理条的温度为50~60℃,时间2~2.5min,一级理条结束后室温摊放于第三摊凉装置上进行三级摊凉,三级摊凉时间为5~8min,三级摊凉后将茶叶置于第二理条机中进行二级理条,二级理条的温度为40~50℃,时间1~1.5min,二级理条结束后室温摊放于第四摊凉装置上进行四级摊凉,四级摊凉时间为8~10min;烘干:四级摊凉后将茶叶置于第一烘干装置中进行一级烘干,一级烘干的温度为100~105℃,一级烘干至茶叶含水率降为25%以下,一级烘干结束后通过喷洒装置向茶叶表面喷涂有机硒溶液至茶叶的含水率升为30~35%,然后将茶叶置于第二烘干装置中进行二级烘干处理,二级烘干处理结束后室温摊放于第六摊凉装置上进行六级摊凉,六级摊凉时间为30~35min;二级烘干处理为:先100~105℃烘干处理8~10min,然后85~90℃烘干至茶叶含水率降为5%以下;熟化:烘干后将茶叶置于冷藏室中1~3℃冷藏熟化1个月;提香:将冷藏熟化后的茶叶放入提香机内80~85℃提香30~35min,提香结束后冷却并真空包装;微波杀青装置包括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内设置有上下水平布置的上、下输送带,上、下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上输送带的卸料端和下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第三箱体的内部,上输送带的进料端和下输送带的出料端分别延伸至第三箱体两端部的外侧,上输送带卸料端延伸至下输送带进料端的内侧,第三箱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集风板和布风板,集风板位于上输送带的上侧,布风板位于下输送带的下侧,集风板和布风板均为孔板构成,上、下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微波发生器,第三箱体的上顶壁和下底壁上分别设置集风口和送风口,集风口和送风口之间通过风送管道相连接,风送管道上设置有除湿机和第三风机,上输送带卸料端的外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翻料板,翻料板靠近上输送带一端的高度小于另一端的高度,翻料板与茶叶在上输送带卸料端下落的路径相交布置;翻料板的倾斜角度为45~60°,翻料板的下端与下输送带的输送面之间的间距为2.5~3.5cm;上输送带的卸料端还设置有风管,上输送带包括上输送带体和下输送带体,风管位于上、下输送带体之间且风管沿上输送带的宽度范围设置,风管与喷气装置相连接,风管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喷气的喷气嘴,喷气嘴的吹气方向为斜向下且指向靠近翻料板的一侧;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第一烘干箱体,第一烘干箱体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相对布置的用于输送茶叶的第一、二、三烘干输送带,第二烘干输送带的两端均位于第一烘干装置内,第一烘干输送带的卸料端和第三烘干输送带的进料端均位于第一烘干箱体的内部,第一烘干输送带的进料端和第三烘干输送带的出料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烘干装置两端部的外侧,第一烘干箱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集流板和第一布流板,第一集流板位于第一烘干输送带的上侧,第一布流板位于第三烘干输带的下侧,第一、二、三烘干输送带的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均流板,第一均流板的上板面上均匀设置第一电加热管,第一集流板、第一布流板、第一均流板均为孔板构成,第一、二烘干输送带卸料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对茶叶进行翻料的第一翻料机构,第一翻料机构包括倾斜布置的第一布料板,第一布料板的高度沿第一烘干输送带或第二烘干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增大,第一布料板的板面分别与茶叶在第一、二烘干输送带卸料端下落的路径相交布置;第一布料板的倾斜角度为45~60°,第一布料板的下端距其下侧相邻烘干输送带的输送面的间距为2.5~3.5cm,第一、二烘干输送带的卸料端还分别设置第一气管,第一气管分别沿第一、二烘干输送带的宽度范围布置,第一气管与第一鼓气装置相连接,第一气管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喷气的第一气嘴,第一气嘴的吹气方向为斜向下且指向靠近第一布料板下端的一侧,第一布料板为波浪板构成;第一、二烘干装置的结构相一致,第二烘干装置内三个第一均流板上安装的第一电加热管的功率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喷洒装置包括喷洒箱体,喷洒箱体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相对布置的用于输送茶叶的第一、二喷洒输送带,第一喷洒输送带的卸料端和第二喷洒输送带的进料端均位于喷洒箱体的内部,第一喷洒输送带的进料端和第二喷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财王业精
申请(专利权)人:岳西县弘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