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明仁专利>正文

任意倾倒连续出流的液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221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液体容器的改进。在液体容器的把手上端设一通气孔及液体出入口处装设一折叠状弯曲导管(或旋转导管),在其末端套有螺纹,与通气孔以小套管螺合;折叠状弯曲导管(或旋转导管)的圆形中空底盘和液体出入口以一大套管螺合。如此形成一种液体倒出时,不致使容器内真空而出现间歇性流出的缺点,并可任意调整折叠状弯曲导管(或旋转导管)方向倒出液体。且出入口与通气孔吻合后造成水位对流,倾斜时,疏散液体对出入口及通气孔的水压而使液体不致漏出。(*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对液体容器的改进。现有的液体容器,当倒出液体时,需将两端液体出入口盖打开,才不会出现间歇性流出之缺点,如只一处出入口的容器,则间歇性流出之缺点更甚。本技术对上述部分做了改进。在液体容器把手上设通气孔(12),液体出入口(11)处以螺合方式装置一折叠状弯曲导管(2)或旋转导管(3),以便当液体倒出时,不会使容器内真空致产生间歇性流出,而是可连续流出及可任意调整方向倒出液体。附图说明图1是液体容器的结构图。图2是液体容器的容器本体图。图3是液体容器的部件图。图4是液体容器的立体图。下面参照附图以一实施例叙述。在液体容器(1)的液体出入口(11)处,设置一折叠状弯曲导管(2)或旋转导管(3),其底部是一圆形中空底盘(21)或(31),以一大套管(4)与液体出入口(11)螺合,具有360°任意调整方向倒出液体的功能;在液体容器(1)把手处设有一通气孔(12)平衡气压,液体倒出时,不会出现间歇性流出的现象;另外在折叠状弯曲导管(2)或旋转导管(3)的末端设有螺纹(22)或(33)以一小套管(5)和通气孔(12)螺合,通气孔(12)端口伸入弯曲导管(2)或旋转导管(3)的末端端口,经小套管(5)螺合后二者密封连接。出入口与通气孔吻合后造成水位对流,倾斜时,疏散液体对出入口及通气孔的水压,而使液体不致漏出。注入液体时,只要将液体出入口(11)处的大套管(4)旋转开启,拉开折叠状弯曲导管(2)或旋转导管(3)的圆形中空底盘(21)或(31)即可,而不需旋转开启通气孔(12)与折叠状弯曲导管(2)或旋转导管(3)螺合小套管(5),故不用单独放置弯曲导管(2)或旋转导管(3)及大套管(4),不致遗失,更有利于卫生。本技术的液体容器可以塑料挤压成型,也可部分选用金属材料。液体容器本体形状不受局限。权利要求1.由容器本体(1)、折叠状弯曲导管(2)、大套管(4)、小套管(5)及通气孔(12)组成的任意倾倒连续出流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折叠弯曲导管(2)的底端连设一圆形中空底盘(21)装置于容器的液体出入口(11)处,以大套管(4)螺合。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通气孔(12)设置于液体容器(1)把手处。3.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折叠状弯曲导管(2)末端,套以螺纹与通气孔(12)以小套管(5)螺合。4.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折叠状弯曲导管可以以旋转导管(3)代替。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液体容器的改进。在液体容器的把手上端设一通气孔及液体出入口处装设一折叠状弯曲导管(或旋转导管),在其末端套有螺纹,与通气孔以小套管螺合;折叠状弯曲导管(或旋转导管)的圆形中空底盘和液体出入口以一大套管螺合。如此形成一种液体倒出时,不致使容器内真空而出现间歇性流出的缺点,并可任意调整折叠状弯曲导管(或旋转导管)方向倒出液体。且出入口与通气孔吻合后造成水位对流,倾斜时,疏散液体对出入口及通气孔的水压而使液体不致漏出。文档编号B65D83/00GK2058169SQ8921391公开日1990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庄明仁 申请人:庄明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容器本体(1)、折叠状弯曲导管(2)、大套管(4)、小套管(5)及通气孔(12)组成的任意倾倒连续出流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折叠弯曲导管(2)的底端连设一圆形中空底盘(21)装置于容器的液体出入口(11)处,以大套管(4)螺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明仁
申请(专利权)人:庄明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