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离净化初期降雨功能的雨水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与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分离净化初期降雨功能的雨水井。
技术介绍
雨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雨水的收集利用不仅可以减轻初期雨水的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城市内涝问题。雨水收集利用最关键的问题是将污染较重的初期降雨与后期降雨分开。目前普遍做法是将初期雨水弃掉,将水质较好的后期降雨收集,经过简单处理后再利用。这样的做法是初期降雨的环境污染没有很好的解决。为此开展了对一种具有分离净化初期降雨功能的雨水井的研究工作,目的是通过全面系统地试验、分析研究解决现有雨水井不能够将初期降雨与后期降雨分别收集,且不能通过沉淀、过滤、生物降解进行净化,而使得初期降雨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分离净化初期降雨功能的雨水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分离净化初期降雨功能的雨水井,雨水井分为内外两层,包括内井、外井、井盖、筛网、沉淀槽、返水圈、生物填料和雨水收集管道,所述内井和外井为具有高度差的内外两层管道结构,初期雨水落入外井,降雨后期比较干净的雨水落入内井;所述筛网连接在内井壁顶端和外井内壁上,拦截雨水中的漂浮物质;所述内井、外井与筛网之间形成空腔室;所述筛网下端沿外井内壁设有沉淀槽,截留初期雨水中的泥沙;所述沉淀槽出水边前设有与出水边平行的倾斜挡板,挡板固定在筛网上;所述返水圈固定在内井壁上,且低于沉淀槽的位置,在所述返水圈下端与井底的空腔室中设置生物填料,装有生物填料的空腔室外井壁底端开有孔道,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分离净化初期降雨功能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雨水井包括内井、外井、井盖、筛网、沉淀槽、返水圈和生物填料,所述内井和外井为具有高度差的内外两层管道结构,所述筛网连接在内井壁顶端和外井内壁上,所述内井、外井与筛网之间形成空腔室;所述筛网下端沿外井内壁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出水边前设有与出水边平行的倾斜挡板,挡板固定在筛网上;所述返水圈固定在内井壁上,且低于沉淀槽的位置,在所述返水圈下端与井底的空腔室中设置生物填料,装有生物填料的空腔室外井壁底端开有孔道,外井壁周边为粗砂层,粗砂层上为路面垫层;内井井底处连接有排水收集管道,延伸至市政排水管道或雨水利用系统;所述井盖置于外井顶端,周边铺设在路面垫层上;初期降雨落入外井,经筛网和沉淀槽阻隔漂浮物和泥沙,经生物填料层净化后的雨水通过孔道进入粗砂层回注至地下水;后期降雨直接落入内井,通过排水收集管道进入雨水收集系统排放或再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离净化初期降雨功能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雨水井包括内井、外井、井盖、筛网、沉淀槽、返水圈和生物填料,所述内井和外井为具有高度差的内外两层管道结构,所述筛网连接在内井壁顶端和外井内壁上,所述内井、外井与筛网之间形成空腔室;所述筛网下端沿外井内壁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出水边前设有与出水边平行的倾斜挡板,挡板固定在筛网上;所述返水圈固定在内井壁上,且低于沉淀槽的位置,在所述返水圈下端与井底的空腔室中设置生物填料,装有生物填料的空腔室外井壁底端开有孔道,外井壁周边为粗砂层,粗砂层上为路面垫层;内井井底处连接有排水收集管道,延伸至市政排水管道或雨水利用系统;所述井盖置于外井顶端,周边铺设在路面垫层上;初期降雨落入外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峰,张驰,马昆,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