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1751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包括支撑座、L型挡块、3个V型板、固定卡箍、2对直线导轨、支撑底板、定位盘、移动台、滚珠丝杠副、4个支座、前轴承座、支撑板和后轴承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可将深海密封舱体和端盖分别安放在不同V型板上定位,利用L型挡块和固定卡箍固定,定位盘与深海密封舱体的端盖固连,通过转动滚珠丝杠驱动移动台带动定位盘和端盖朝向或者背离深海密封舱体移动,辅助完成深海密封舱端盖的拆、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在保证安装精度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地完成深海密封舱端盖的拆、装,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
技术介绍
深海观测系统是将各种观测传感器置于海底,来实现对海底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系统环境的原位分析。考虑到海底的高压极端环境,深海观测系统所包含的电子设备以及相关电路电子元器件往往置于一个耐高压且密封性良好的深海密封舱中布放在海底。深海密封舱的结构最常见的是圆筒形,通过两端端盖加密封圈的方式密封。为了实现良好的密封,两端端盖的密封圈与深海密封舱体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端盖在拆、装过程中,密封圈与舱体存在较大的摩擦力,目前所采用的拆装方法是多人配合螺纹连接装配,多个螺钉的装配进度的不协调可能导致端盖与舱体的对心失败,进而造成装配困难,强行装配甚至可能损伤密封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深海密封舱为对象的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以解决在现有深海密封舱的拆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包括支撑座、运动定位装置、用于固定深海密封舱的固定卡箍及依次固定于支撑座上表面的支撑底板、一对平行的第一直线导轨、用于支撑密封舱舱体的第一 V型板及第二 V型板、L型挡块;运动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撑底板上的底板、固定于底板上的4个支座、支撑板、移动台和定位盘,支撑板位于4个支座上方,四角分别与4个支座固连,在支撑板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第二直线导轨及位于两条第二直线导轨之间的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内部嵌套滚动轴承均与一滚珠丝杠副连接,滚珠丝杠副的法兰通过螺纹连接移动台中的移动块,移动块与两条第二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固连,移动台还包括连杆和圆盘,连杆两端分别与移动块和圆盘固定;定位盘包括盘体及圆环,二者平行并通过若干支杆固连形成筒状,盘体端与移动台的圆盘通过螺纹连接固连;两条第一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均与用于支撑密封舱端盖的第三V型板固定,第一、二、三V型板V型槽的开口高度及角度均分别相同,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滚珠丝杠副中的丝杠及连杆均平行。所述的支座上竖直地开有若干供支座与支撑板固连的调节孔。所述的支撑座底部安装有4只用于移动装置的万向轮和4只用于固定装置的地脚。本专利技术采用支撑座作为支撑机构,为整个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提供支撑,采用3个V型板和运动定位装置的定位盘组成定位机构,实现深海密封舱舱体与端盖的精确对心、定位山型挡块和固定卡箍组成固定机构,在深海密封舱拆装过程中,用于固定舱体,防止舱体发生位移;移动台、滚珠丝杠副、前轴承座、后轴承座、两对直线导轨组成运动机构,为深海密封舱端盖的拆、装提供稳定的驱动力。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针对不同大小的深海密封舱,通过改变支撑板与4个支座螺纹连接的位置实现调整运动机构的高度,并可更换相应的定位盘来实现适应不同尺寸的端盖与深海密封舱舱体的定位和对心,进而完成相应深海密封舱的辅助拆装。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在保证安装精度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地完成深海密封舱端盖的拆、装,节省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为运动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移动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包括支撑座1、运动定位装置8、用于固定深海密封舱的固定卡箍4及依次固定于支撑座I上表面的支撑底板9、一对平行的第一直线导轨6、用于支撑密封舱舱体的第一 V型板5及第二 V型板3、L型挡块2 ;所述的支撑座I用于支撑整个装置,底部可安装有4只万向轮和4只地脚,以方便装置的移动和固定。如图2所示,运动定位装置8包括固定于支撑底板9上的底板8-9、固定于底板8_9上的4个支座8-4、支撑板8-7、移动台8-2和定位盘8_1,支撑板8_7设于4个支座上方,四角分别与4个支座固连,所述的支座8-4上竖直地开有若干用于与支撑板8-7固连的调节孔,可通过改变支撑板与4个支座螺纹连接的位置实现调整运动机构的高度。在支撑板8-7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第二直线导轨8-6及位于两条第二直线导轨8-6之间的前轴承座8-5和后轴承座8-8,前轴承座8-5和后轴承座8-8内部嵌套滚动轴承,均与一滚珠丝杠副8-3连接,滚珠丝杠副8-3的法兰通过螺纹连接移动台8-2中的移动块8-2-1,移动块8-2-1与两条第二直线导轨8-6的导轨滑块固连,如图3所示,移动台8_2还包括连杆8-2-2和圆盘8-2-3,连杆8-2-2两端分别与移动块8_2_1和圆盘8_2_3固定;定位盘8-1包括盘体及圆环,二者平行并通过若干支杆连接形成筒状,盘体端与移动台8-2的圆盘8-2-3通过螺纹连接固连;两条第一直线导轨6的导轨滑块均与用于支撑密封舱端盖的第三V型板7固定,第一、二、三V型板V型槽的开口高度及角度均分别相同,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第一直线导轨6、第二直线导轨8-6、滚珠丝杠副8-3中的丝杠及连杆8-2-2均平行,以保证密封舱端盖与舱体可实现对心。对滚珠丝杠副中的丝杠施加外力使其转动,可带动移动台沿第二直线导轨滑动,从而带动定位盘前后直线运动,定位盘的圆环上可开有螺纹孔用于与密封舱端盖固定,密封舱端盖置于第三V型板上,在受到定位盘的施力后可沿第一直线导轨滑动。实际工作时,深海密封舱舱体安放在支撑舱体用的第一、二 V型板上,L型挡块挡在深海密封舱体的尾端为舱体提供轴向固定,固定卡箍与支撑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选用高摩擦的材料,将深海密封舱体固定在两个V型板上。深海密封舱的端盖安放在支撑端盖用的第三V型板上,端盖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定位盘固连,实现端盖的定位。通过外力转动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驱动移动台带动定位盘和端盖朝向或者背离深海密封舱移动,完成深海密封舱的端盖的拆、装。【主权项】1.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I)、运动定位装置(8)、用于固定深海密封舱的固定卡箍(4)及依次固定于支撑座I上表面的支撑底板(9)、一对平行的第一直线导轨(6)、用于支撑密封舱舱体的第一、二 V型板(3、5)、L型挡块⑵; 运动定位装置(8)包括固定于支撑底板(9)上的底板(8-9)、固定于底板(8-9)上的4个支座(8-4)、支撑板(8-7)、移动台(8-2)和定位盘(8-1),支撑板(8_7)位于4个支座上方,四角分别与4个支座固连,在支撑板(8-7)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第二直线导轨(8-6)及位于两条第二直线导轨(8-6)之间的前轴承座(8-5)和后轴承座(8-8),前轴承座(8-5)和后轴承座(8-8)内部嵌套滚动轴承,均与一滚珠丝杠副(8-3)连接,滚珠丝杠副(8-3)的法兰通过螺纹连接移动台(8-2)中的移动块(8-2-1),移动块(8-2-1)与两条第二直线导轨(8-6)的导轨滑块固连,移动台(8-2)还包括连杆(8-2-2)和圆盘(8_2_3),连杆(8_2_2)两端分别与移动块(8-2-1)和圆盘(8-2-3)固定; 定位盘(8-1)包括盘体及圆环,二者平行并通过若干支杆连接形成筒状,盘体端与移动台(8-2)的圆盘(8-2-3)通过螺纹连接固连; 两条第一直线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深海密封舱辅助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运动定位装置(8)、用于固定深海密封舱的固定卡箍(4)及依次固定于支撑座1上表面的支撑底板(9)、一对平行的第一直线导轨(6)、用于支撑密封舱舱体的第一、二V型板(3、5)、L型挡块(2);运动定位装置(8)包括固定于支撑底板(9)上的底板(8‑9)、固定于底板(8‑9)上的4个支座(8‑4)、支撑板(8‑7)、移动台(8‑2)和定位盘(8‑1),支撑板(8‑7)位于4个支座上方,四角分别与4个支座固连,在支撑板(8‑7)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第二直线导轨(8‑6)及位于两条第二直线导轨(8‑6)之间的前轴承座(8‑5)和后轴承座(8‑8),前轴承座(8‑5)和后轴承座(8‑8)内部嵌套滚动轴承,均与一滚珠丝杠副(8‑3)连接,滚珠丝杠副(8‑3)的法兰通过螺纹连接移动台(8‑2)中的移动块(8‑2‑1),移动块(8‑2‑1)与两条第二直线导轨(8‑6)的导轨滑块固连,移动台(8‑2)还包括连杆(8‑2‑2)和圆盘(8‑2‑3),连杆(8‑2‑2)两端分别与移动块(8‑2‑1)和圆盘(8‑2‑3)固定;定位盘(8‑1)包括盘体及圆环,二者平行并通过若干支杆连接形成筒状,盘体端与移动台(8‑2)的圆盘(8‑2‑3)通过螺纹连接固连;两条第一直线导轨(6)的导轨滑块均与用于支撑密封舱端盖的第三V型板(7)固定,第一、二、三V型板(3、5、7)V型槽的开口高度及角度均分别相同,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第一直线导轨(6)、第二直线导轨(8‑6)、滚珠丝杠副(8‑3)中的丝杠及连杆(8‑2‑2)均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峰张锋金波杨灿军严晟毅郁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