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国栋专利>正文

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1539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由银离子抗菌层、导湿层、面料正面、面料反面以及整理剂化合物层组成,所述面料正面以及面料反面贴合在一起,所述面料正面位于上端位置,所述面料反面位于下端位置,所述面料正面的上端与整理剂化合物层贴合在一起,所述整理剂化合物层的上端贴合有导湿层,所述导湿层的上端与银离子抗菌层贴合在一起,所述面料反面的下端与整理剂化合物层贴合在一起,所述整理剂化合物层的下端与银离子抗菌层贴合在一起,通过添加银离子抗菌层来达到灭杀细菌的作用,而导湿层可以使面料快速脱水,且能抑制细菌滋养,因此面料正面不会产生明显的湿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属于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鞋服面料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处于炎热的夏季,人体极容易大量出汗;如果人体穿着的鞋服产品不具有良好的导湿速干功能,则容易使人体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十分容易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穿着舒适度;目前,导湿速干面料常用的生产方法是用涂层或印花技术在面料的内层印制一层具有一定图案、花纹的拒水层,外层则保留原来良好的亲水性。当人体出汗时,利用虹吸效应,内层贴肤面的汗液可以被迅速传递到外层,并快速扩散并蒸发,而面料贴皮肤的一面因其疏水性而带给穿着者干爽的舒适感。但是该种生产方法主要存在下列几个问题:(1)普通面料的虹吸效应传递汗液速度偏慢和彻底,如果遇到人体大量出汗,汗液也难以迅速传递到外层,且面料经过多次清洗后,面料导湿率很容易下降;(2)这种方法处理的面料不具抗菌功能,汗液在被传递到外层,仍然会在面料内层少量残留,滋生细菌;(3)在面料吸收人体汗液以后,面料正面会产生明显的湿痕,外表看上去不雅观,会带给穿着者带来视觉上的不悦感,所以需要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通过添加银离子抗菌层、导湿层以及整理剂化合物层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由银离子抗菌层、导湿层、面料正面、面料反面以及整理剂化合物层组成,所述面料正面以及面料反面贴合在一起,所述面料正面位于上端位置,所述面料反面位于下端位置,所述面料正面的上端与整理剂化合物层贴合在一起,所述整理剂化合物层的上端贴合有导湿层,所述导湿层的上端与银离子抗菌层贴合在一起,所述面料反面的下端与整理剂化合物层贴合在一起,所述整理剂化合物层的下端与银离子抗菌层贴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面料正面是经过印花滚筒压印形成菱形凸状的纺织面层。进一步地,所述面料反面是设有锥型小孔的纺织面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通过添加银离子抗菌层来达到灭杀细菌的作用,而导湿层可以使面料快速脱水,且能抑制细菌滋养,因此面料正面不会产生明显的湿痕,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的面料正面的部分表面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的面料反面的部分表面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的面料反面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中:1-银离子抗菌层、2-导湿层、3-面料正面、4-面料反面、5-整理剂化合物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由银离子抗菌层1、导湿层2、面料正面3、面料反面4以及整理剂化合物层5组成,面料正面3以及面料反面4贴合在一起,面料正面3位于上端位置,面料反面4位于下端位置,面料正面3的上端与整理剂化合物层5贴合在一起,整理剂化合物层5的上端贴合有导湿层2,通过添加银离子抗菌层I来达到灭杀细菌的作用,导湿层2的上端与银离子抗菌层I贴合在一起,导湿层2可以使面料快速脱水,且能抑制细菌滋养,因此面料正面3不会产生明显的湿痕,面料反面4的下端与整理剂化合物层5贴合在一起,整理剂化合物层5的下端与银离子抗菌层I贴合在一起。面料正面3是经过印花滚筒压印形成菱形凸状的纺织面层,面料反面4是设有锥型小孔的纺织面层。(一)【具体实施方式】:未经过处理前,面料结构特征如下: 1、面料正面3为较密的纺织面层,利于吸汗; 2、面料反面4设有许多锥型小孔的纺织面层,利于导湿速干。(二)将上述面料放入整理液体做吸湿排汗处理步骤如下: 1、配制吸湿排汗整理液。在一定量的去离子水(蒸馏水)中,添加3%体量的德国鲁道夫出品的吸湿排汗助剂FERAN ICE-C。2、将上述面料浸泡在吸湿排汗整理液中,时间为30秒。3、将浸泡好的面料放入滚筒中,压榨出多余的液体,其中滚筒的压力为3.5吨。4、再将面料放置在喷涂线的支撑架上,通过设置在药液槽中的八个喷枪喷出抗菌吸汗液,使抗菌吸汗液均匀覆盖至织布上;抗菌吸汗液在织布的分布量为100g/m2。5、处理后的面料放置烘干线上,烘焙时间为10分钟,烘焙温度为190度,线速为900-1000 转 / 分钟。6、将面料整理后,冷却定型。经过上述工序处理后,面料正反面形成整理剂化合物层5 (主要吸湿排汗)与银离子抗菌层I (主要用于抗菌),详见图1。(三)面料印花处理工序: 1、配制印花处理溶液,主要配方如下: (1)一定量单位去离子水(蒸馏水) (2)导湿剂(型号鲁道夫FWK)5g/L (3)防水剂(型号鲁道夫EEE)40 g/L (4)交联剂(型号鲁道夫WEB)5 g/L (5)增稠剂(型号鲁道夫TH5020)3 g/L 上述添加剂,一边添加,一边搅拌(其中搅拌机的设置转速为30-50转/分),直到上述溶液变成乳白色为止,在上述拒水浆料中,增稠剂能够起到增加涂层或印花处理液的粘度、减少印花图案的扩散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对增稠剂没有特殊限制,只要其能够与拒水剂相容,而不影响其拒水效果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增稠剂为丙烯酸酯类高聚物等。2、将上述溶液倒入网格状印花滚筒中心。(a)印花滚筒为中间空心,可以添加溶液;(b)印花滚筒滚壁上设有菱形网眼(网眼目数为80-100),当印花滚筒旋转时,放置在印花滚筒空心部分的溶液能够均匀的分布在面料表面。3、将面料放入印花滚筒中印压20-30秒。形成菱形凹凸点,菱形凹凸点表面没有沾染上述配置溶液,而是在菱形凹凸连接边缘,上述配置溶液。通过此种处理方式,能在面料正面3表面部分,形成菱形格网状的导湿层2。当人体大量出汗时,面料正面3的凸面部分,由于具有整理剂化合物层5,能将汗液大量吸入菱形凸面内部。然后,经过分布在各菱形凸面边缘的菱形格网状的导湿层2,导入面料反面3的锥型小孔的纺织面层,能使面料正面迅速的导湿速干。4、处理后的面料放置烘干线上,烘焙时间为2分钟,烘焙温度为170-200度,线速为800-900转/分钟。5、整理好处理的面料,包装完成产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面导湿速干功能面料,由银离子抗菌层、导湿层、面料正面、面料反面以及整理剂化合物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正面以及面料反面贴合在一起,所述面料正面位于上端位置,所述面料反面位于下端位置,所述面料正面的上端与整理剂化合物层贴合在一起,所述整理剂化合物层的上端贴合有导湿层,所述导湿层的上端与银离子抗菌层贴合在一起,所述面料反面的下端与整理剂化合物层贴合在一起,所述整理剂化合物层的下端与银离子抗菌层贴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林国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