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1516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灌装机,包括进瓶机构、升降机构、灌装机构、出瓶机构、输瓶机构和机架,所述进瓶机构、升降机构、灌装机构、出瓶机构和输瓶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进瓶机构的进瓶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所述进瓶机构的出瓶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出瓶端与所述出瓶机构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出瓶机构的出瓶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灌装时装量准确、便于清洗、清洁和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和食品包装设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负压灌装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的负压灌装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件组成:灌装液体罐、真空罐、灌装头组件、灌装管、真空管、灌装液体罐与真空罐相连接管、进瓶机构、出瓶机构、升降机构及真空系统等组成。工作时,灌装头组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插入瓶内,并将瓶口密封,此时真空系统通过真空罐、真空管对瓶内抽真空,使瓶内形成负压,此时灌装液体罐通过灌装管、灌装头组件将灌装液体灌入瓶内,达到了灌装的目的。专利号CN201220164446.4,揭露了一种药液灌装设备,包括真空灌装室,所述真空灌装室与药液计量罐、真空源连通。所述真空灌装室包括两个真空灌装单元,所述两个真空灌装单元分别通过管路与药液计量罐连接,所述的管路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真空源包括真空栗,所述真空栗通过真空罐与真空灌装室连通。此专利的技术方案中仍旧采用真空灌装室与药液计量罐分开设计的结构。以上结构有如下不足之处:1、灌装时,真空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真空太大会出现药液倒吸;真空太小,灌装的装量不稳定,出现灌装量不够。2、灌装管太多,一个灌装头有一根灌装管、一根真空管,因而就有四个管接头,一旦灌装管、真空管出现老化、损伤,将会发生真空泄漏,这样直接影响装量的精度。3、灌装液体罐和真空罐分体设计,灌装液体罐、真空罐、灌装头组件、灌装管、真空管等均会与灌装液接触,要清洗、消毒的地方特多,由于其他结构的限制,许多死角无法清洗,从而给清洗、清洁等带来了很大因难。对此,如何提供一种将灌装液体罐和真空罐一体式设计的结构,以克服由于结构限制,导致死角无法清洗;实现清洗、清洁和消毒方便,此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负压灌装机,本专利技术将灌装液体罐和真空罐进行一体式设计,使得结构简单,灌装时装量准确,且便于清洗、清洁和消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灌装机,包括进瓶机构、升降机构、灌装机构、出瓶机构、输瓶机构和机架,所述进瓶机构、升降机构、灌装机构、出瓶机构和输瓶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进瓶机构的进瓶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所述进瓶机构的出瓶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出瓶端与所述出瓶机构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出瓶机构的出瓶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瓶机构包括分瓶绞龙、进瓶拨轮、进瓶底板和进瓶栏栅,所述分瓶绞龙的一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瓶拨轮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进瓶拨轮的出瓶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进瓶底板沿着所述进瓶拨轮的外圆弧设置,所述进瓶底板的一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进瓶栏栅沿着所述进瓶底板的外圆弧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凸轮、升降杆、导向套和定位块,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所述升降凸轮相连接,上端与所述定位块相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外壁套设所述导向套,且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向套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灌装头组件、灌装液体真空罐、真空管、进液管、旋转接头和进液阀门,所述灌装头组件安装在所述灌装液体真空罐的下方,所述真空管、进液管和进液阀门通过所述旋转接头安装于所述灌装液体真空罐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管与真空栗相连接,所述进液管与灌装液体管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瓶机构包括出瓶栏栅、出瓶底板和出瓶拨轮,所述出瓶拨轮的进瓶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出瓶端相连接,出瓶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所述出瓶底板沿着所述出瓶拨轮的外圆弧设置,所述出瓶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出瓶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所述出瓶栏栅沿着所述出瓶底板的外圆弧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灌装机构同步运行。进一步的,所述进瓶栏栅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进瓶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且另一端沿着所述进瓶底板的外圆弧线延伸至与所述输瓶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出瓶栏栅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出瓶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且另一端沿着所述出瓶底板的外圆弧线延伸至与所述输瓶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分瓶绞龙沿着所述输瓶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工作时,瓶子由输瓶机构输入,经分瓶绞龙分开并进入到进瓶拨轮上,进瓶拨轮带动瓶子经过进瓶底板到达升降机构的进瓶端。升降机构的升降杆在升降凸轮的作用下将瓶子送到灌装头组件上,灌装头组件对瓶子的瓶口进行密封。此时在真空栗的作用下,真空管对瓶子的瓶内抽真空。当瓶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药液经进液管、进液阀门和灌装头组件开始灌装。灌装完后,瓶子经升降机构的升降杆在升降凸轮的作用下往下降,从而脱开灌装头组件,到达升降机构的出瓶端,经过出瓶拨轮将其送到输瓶机构上,从而完成了瓶子的整个灌装动作,以此往复循环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克服了现有技术将灌装液体罐和真空罐分体设计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将灌装液体罐与真空罐设计成一个整体,即灌装液体真空罐,同时灌装头组件、真空管、进液管、进液阀门集体安装于灌装液体真空罐上,使得整机结构简单,具有灌装时装量准确,便于清洗、清洁和消毒等优点,完全符合GMP要求。2、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瓶子有序输入到一一灌装再到有序输出的整个过程,结构紧凑,功能性强,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进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灌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出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标记:I进瓶机构,101分瓶绞龙,102进瓶拨轮,103进瓶底板,104进瓶栏栅2升降机构,201升降凸轮,202升降杆,203导向套,204定位块3灌装机构,301灌装头组件,302灌装液体真空罐,303真空管,304进液管,305旋转接头4出瓶机构,401出瓶栏栅,402出瓶底板,403出瓶拨轮5输瓶机构6 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负压灌装机,包括进瓶机构1、升降机构2、灌装机构3、出瓶机构4、输瓶机构5和机架6,所述进瓶机构1、升降机构2、灌装机构3、出瓶机构4和输瓶机构5均安装于所述机架6上,所述进瓶机构I的进瓶端与所述输瓶机构5相连接,所述进瓶机构I的出瓶端与所述升降机构2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的出瓶端与所述出瓶机构4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出瓶机构4的出瓶端与所述输瓶机构5相连接。参见图3所示,所述进瓶机构I包括分瓶绞龙101、进瓶拨轮102、进瓶底板103和进瓶栏栅104,所述分瓶绞龙101的一端与所述输瓶机构5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瓶拨轮102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进瓶拨轮102的出瓶端与所述升降机构2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进瓶底板103沿着所述进瓶拨轮102的外圆弧设置,所述进瓶底板103的一端与所述输瓶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瓶机构、升降机构、灌装机构、出瓶机构、输瓶机构和机架,所述进瓶机构、升降机构、灌装机构、出瓶机构和输瓶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进瓶机构的进瓶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所述进瓶机构的出瓶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出瓶端与所述出瓶机构的进瓶端相连接,所述出瓶机构的出瓶端与所述输瓶机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小德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铭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