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晸镐专利>正文

加孔信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110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加孔信封,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交通运输分部,用于物体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纸板箱、板条箱、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包装件小类,用于邮政或其它目的,在结构上不考虑装入物厚的封套或类似的基本上成矩形的容器组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解决撕信不便,易把信内容撕坏的技术问题。它主要由邮编、信封、邮票、邮信地址、信封背面构成。其特征是:孔的前端位置穿透安装在信封的封信口位置,信封封头的前端位置粘连接在信封背面的封信口位置,具有广泛用途,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孔信封,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交通运输分部,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大类,用于物体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小类,用于邮政或其它目的,在结构上不考虑装入物厚的封套或类似的基本上成矩形的容器组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用于邮政或其它目的,在结构上不考虑装入物厚的封套或类似的基本上成矩形的容器组的技术对加孔信封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陈健明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4799Y,中国专利号(ZL)为95233885.8号的技术是《方便信封》的技术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用于邮政或其它目的,在结构上不考虑装入物厚的封套或类似的基本上成矩形的容器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信封邮信方便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撕信不便,易把信内容撕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孔信封。以解决撕信不便,易把信内容撕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加孔信封,主要由邮编、寄信地址、信封、邮票、邮信地址、邮编、孔、信封封头、信封背面构成。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加孔信封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邮编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的左上端位置,寄信地址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的左上端位置,结合成组合结构,功能是起写清地址,明确寄信地址的作用。邮编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的右下端位置,邮信地址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的右下端位置,结合成组合结构,功能是起退信,回信地址明确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加孔信封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孔的前端位置穿透安装在信封的封信口位置,结合成圆形状的“一”字结构,功能是起易撕开的作用。信封封头的前端位置粘连接在信封背面的封信口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封信保密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技术的加孔信封的解决撕信不便,易把信内容撕坏的技术问题的目的。技术的加孔信封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解决撕信不便,易把信内容撕坏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用于邮政或其它目的,在结构上不考虑装入物厚的封套或类似的基本上成矩形的容器组的技术相比有二处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技术的加孔信封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孔的前端位置穿透安装在信封的封信口位置,结合成圆形状的“一”字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易撕开的技术问题。第二,由于本技术的加孔信封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信封封头的前端位置粘连接在信封背面的封信口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组合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封信保密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加孔信封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技术的加孔信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加孔信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1邮编 2寄信地址 3信封 4邮票 5邮信地址6邮编 7孔8信封封头 9信封背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加孔信封为实现解决撕信不便,易把信内容撕坏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加孔信封,主要由邮编1、寄信地址2、信封3、邮票4、邮信地址5、邮编6、孔7、信封封头8、信封背面9构成。它的主要零件邮票4由市场选用。它的信封3是长方形形状,以纸为材料,经过粘贴加工制造。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加孔信封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邮编1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左上端位置,寄信地址2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左上端位置,结合成组合结构,功能是起写清地址,明确寄信地址的作用。邮编6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右下端位置,邮信地址5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右下端位置,结合成组合结构,功能是起退信,回信地址明确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加孔信封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孔7的前端位置穿透安装在信封3的封信口位置,结合成圆形状的“一”字结构,功能是起易撕开的作用。信封封头8的前端位置粘连接在信封背面9的封信口位置,结合成不规则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封信保密的作用。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加孔信封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看信的时候,根据力学原理,首先在孔7上方撕开小口,然后大力一撕,再然后取信,从而完成看信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技术的加孔信封的解决撕信不便,易把信内容撕坏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最佳方案是以纸为材料,利用信封加工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大批量生产,以供应各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加孔信封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权利要求1.加孔信封,它是由邮编(1)、寄信地址(2)、信封(3)、邮票(4)、邮信地址(5)、邮编(6)、孔(7)、信封封头(8)、信封背面(9)构成,它的邮编(1)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左上端位置;寄信地址(2)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左上端位置,邮编(6)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右下端位置,邮信地址(5)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右下端位置,其特征是孔(7)的前端位置穿透安装在信封(3)的封信口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孔信封,其特征是信封封头(8)的前端位置粘连接在信封背面(9)的封信口位置。专利摘要加孔信封,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交通运输分部,用于物体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纸板箱、板条箱、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包装件小类,用于邮政或其它目的,在结构上不考虑装入物厚的封套或类似的基本上成矩形的容器组的
其目的是解决撕信不便,易把信内容撕坏的技术问题。它主要由邮编、信封、邮票、邮信地址、信封背面构成。其特征是孔的前端位置穿透安装在信封的封信口位置,信封封头的前端位置粘连接在信封背面的封信口位置,具有广泛用途,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文档编号B65D27/34GK2769194SQ20042012026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孙晸镐 申请人:孙晸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加孔信封,它是由邮编(1)、寄信地址(2)、信封(3)、邮票(4)、邮信地址(5)、邮编(6)、孔(7)、信封封头(8)、信封背面(9)构成,它的邮编(1)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左上端位置;寄信地址(2)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左上端位置,邮编(6)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右下端位置,邮信地址(5)的整体位置印在信封(3)的右下端位置,其特征是:孔(7)的前端位置穿透安装在信封(3)的封信口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晸镐
申请(专利权)人:孙晸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