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循环材料使用之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包括:建筑轻钢抗震结构;超低能耗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基材左右接点结构件;围护结构基材自动化生产与可再循环材料使用。解决整体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贡献率,仅需极少或不需暖气和空调,依然能保持宜居温度,比常规主动式节能建筑更低碳环保;采用可再循环使用复合材料,依据不同气候区使用调整配方,且可使用本身再回收材料再循环生产,降低建筑垃圾,符合绿色建筑评价;现场施工简化且无污染,制程为智能自动化无人工厂生产,结合网络异地协同建筑设计,物联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接轨工业4.0的被动式绿色建筑智能产业化。主要用于住宅、别墅、办公楼、冷藏仓储、建筑节能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采取被动措施节能技术的绿色建筑领域,涉及一种可再循环材料使用之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特别涉及一种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整体比例极高、有效降低建筑垃圾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技术介绍
欧盟为实现能效提升目标,各成员国都在积极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已出台的《建筑能效2010指令》(EPBD2010)规定,成员国从2020年12月31日起,所有的新建建筑都是近零能耗建筑;2018年12月31日起,政府使用或拥有的新建建筑均为零能耗建筑。欧洲对于超低能耗建筑的能耗限值规定及建筑的节能标准,高于中国目前现行标准,2014年7月7日,中国和德国正式签定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合作项目,该项目的规划代表中国将进入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是未来能效提升的目标及趋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体系的建立,将成为中国建筑节能标准规划和预期确立努力的目标,为建筑节能标准的逐步提高提供技术储备,带动建筑超低能耗产业智慧化的升级换代,结合讯息智能系统,装备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迈向工业4.0之大趋势,促进自动化施工工艺的精细化革命。
技术实现思路
建筑节能有“主动式节能”与“被动式节能”之分。现有常规主动式节能建筑,其采用的主动措施节能设备,常受制外部环境天候因素及内部环境设备本身因素,整体节能贡献率不高或不稳定,围护结构生产使用水泥制品或轻质砖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材料,将来拆除形成大量建筑垃圾,难以再循环生产使用,现场施工污染破坏环境,工期不稳定,质量难以标准化。为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再循环材料使用之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其核心关键在于解决:整体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贡献率,仅需极少或不需暖气和空调,依然能保持宜居温度,比常规主动式节能建筑更加低碳环保;采用可再循环使用复合材料,依据不同气候区使用调整配方,且可使用本身再回收材料再循环生产,整体建筑材料可再回收循环使用,降低建筑垃圾,符合绿色建筑评价;现场施工简化且无污染,制程为智能自动化无人工厂生产,结合网络异地协同建筑设计,物联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接轨工业4.0的被动式绿色建筑智能产业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再循环材料使用之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包括:建筑轻钢抗震结构;超低能耗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基材左右接点结构件;围护结构基材自动化生产与可再循环材料使用。建筑轻钢抗震结构,其设计是将自动化生产中之轻钢结构参数,整体结合屋面、墙面、楼面围护结构基材参数荷载及强度,制成且编号,结构板抗弯破荷载依要求易达到高抗震标准,且采用抗腐蚀镀铝锌高强度轻钢材质,整体建筑轻钢结构使用可再循环材料,符合绿色建筑评价。超低能耗围护结构,屋面、墙面、楼面系统集成部分设计使用保温性、耐火性、隔音性、防水性、抗冻性之超低能耗围护结构基材,以低热传导系数中空内膜腔高分子材料,配以高水密气密性的上下凹凸接点,两侧复合纳米耐火无机材料层。其中,所述的围护结构基材可依需求,设计为单腔层围护结构基材或双腔层围护结构基材,系统组成绿色建筑载体,降低整体建筑热传导率,可用于大楼、厂房、各类住宅的内外墙体、屋顶、楼层板,配合建筑结构、节能门窗,符合环保、降耗、低碳、节能的要求。围护结构基材左右接点结构件,其设计是以低热传导系数塑钢材料为内衬、配以纳米耐火无机材料夹层及铝合金结构护边,形成高强度、防冷桥、防火、防水之转角结构件、并接结构件、封边结构件。围护结构基材自动化生产与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采用可再循环复合材料专有技术配方,且可使用本身再回收材料,将再循环回收材料分类加入配方添加剂,在自动化生产下温度、压力、速度等可输入、调整,质量容易控制。将纳米耐火无机材料与中空内膜腔高分子材料,以自动化结合,将无机有机两种材料优势合二为一,制成围护结构基材及耐火防水复合基材,整体围护结构基材皆为可再循环材料使用,无建筑垃圾,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再循环材料使用之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整体采用可再循环材料以智能自动化无人工厂生产、结合全球网络异地协同建筑设计、物联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及自动化生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超低能耗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大幅超越现行国际及中国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使耗能比常规普通建筑低,节能近零能耗。2.抗震建筑主体轻钢结构及围护结构的设计,降低地震、飓风等灾害对居民的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的损害。3.符合环保、降耗、低碳、节能的生产要求,制程以智能自动化无人工厂生产、结合全球网络异地协同建筑设计、物联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自动化生产,形成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智能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接轨工业4.0之大趋势。4.符合环保、降耗、低碳、节能的使用要求,除地基外整体建筑物的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比重大幅提高达80 %?90 %,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无建筑垃圾,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温度、湿度在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5.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性能指标优异,以适合在温和气候地区使用、要求较不高的厚度仅16.5?20cm的超低能耗围护结构系统测试为例,经中国认证:传热系数K值为0.28?0.3w/(m2.k),抗弯破坏荷载(板自重倍数)为427?514kg/m2(ll.5?13.2),隔音量为55?57dB,抗冻性达到_30°C?_40°C,建筑材料中无放射性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在中国认证:安全防火要求达到国家标准一级(防火时效4?5小时)。经中国认证:蒲福风级为(±6000Pa),抗飓风超过17级标准(±3670Pa,374kgw/m2,风速 61 米 / 秒)。【附图说明】图1是建筑轻钢抗震结构不意图。图2是超低能耗围护结构示意图。图3是双腔层围护结构基材示意图。图4是单腔层围护结构基材示意图。图5是转角结构件示意图。图6是并接结构件示意图。图7是封边结构件示意图。图8是屋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楼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双腔层墙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单腔层墙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围护结构基材自动化生产与可再循环材料使用流程图。图中:2-1超低能耗围护结构的屋面,2-2超低能耗围护结构的墙面,2-3超低能耗围护结构的楼面,3-1双腔层纳米耐火无机材料层,3-2双腔层中空内膜腔高分子材料,3-3双腔层上下凹凸接点,4-1单腔层纳米耐火无机材料层,4-2单层中空内膜腔高分子材料,4-3单腔层上下凹凸接点,5-1转角围护结构基材,5-2转角纳米耐火无机材料夹层,5-3转角工程塑钢内衬,5-4转角招合金结构护边,6-1并接围护结构基材,6-2并接纳米耐火无机材料夹层,6-3并接铝合金结构护边,6-4并接工程塑钢内衬,7-1封边围护结构基材,7-2封边工程塑钢内衬,7-3封边铝合金结构护边,7-4封边纳米耐火无机材料夹层,8-1饰面瓦,8-2饰面瓦结构条,8-3屋面防水层,8-4屋面围护结构基材,8-5屋面天花板结构基材,8_6屋面镀铝锌高强度轻钢材质,9-1楼板饰面材,9-2楼面围护结构基材,9-3楼面防水层,9-4楼面镀铝锌高强度轻钢材质,9-5楼面天花板结构基材。10-1双腔层墙面围护结构基材,10-2双腔层墙面镀铝锌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再循环材料使用之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围护结构基材由自动化生产与可再循环材料使用而成,上下通过围护结构基材上下凹凸接点的设计连接,左右通过围护结构基材左右接点结构件连接,形成超低能耗围护结构,用螺丝固定于建筑轻钢抗震结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怡,王建智,
申请(专利权)人:杨怡,王建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